李京涛
作品数: 62被引量:359H指数:11
  • 所属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陕西省 咸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常占杰
作品数:88被引量:363H指数:10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柔木丹颗粒 疗效观察
闫曙光
作品数:247被引量:1,334H指数:20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溃疡性结肠炎 乌梅丸 拆方 功能性便秘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刘亚珠
作品数:28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乙型肝炎 健脾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硬化腹水
席奇
作品数:27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合剂 瘀毒 脾虚 健脾
魏海梁
作品数:39被引量:180H指数:8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医药疗法 药物疗法 中医药治疗 腹股沟疝
常占杰教授应用“健脾泄痰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经验被引量:8
2016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并且年龄分布日趋年轻化。脂肪肝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
刘亚珠席奇宋粉莉宋春荣李京涛李日向常占杰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乌梅丸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乌梅丸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用TNBS/乙醇灌肠诱导形成溃疡性结肠炎,灌胃乌梅丸水煎剂,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上皮组织Fas、FasL表达,ELISA法检测结肠上皮组织Caspase-3的表达,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Fas、FasLmRNA表达、Caspase-3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乌梅丸大、中、小剂量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Fas、FasLmRNA表达、Caspase-3含量显著降低;与乌梅丸大剂量组比较,乌梅丸中、小剂量组大鼠结肠上皮细胞Fas、FasLmRNA表达、Caspase-3含量显著升高。结论:乌梅丸可通过抑制结肠上皮细胞的过度凋亡对溃疡性结肠炎起治疗作用,以大剂量组疗效最佳。
闫曙光惠毅李京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乌梅丸细胞凋亡
常占杰教授用健脾益气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肾炎的经验被引量:6
2015年
常占杰教授认为脾虚贯穿本病始终,临床善用健脾益气法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重视顾护中焦,主张健脾扶正,肝脾同调,使机体正气得以恢复,临证善用六君子汤为基本方加减。
何超席奇常占杰李京涛闫润娟
关键词:乙肝病毒乙肝相关性肾炎健脾益气
柴葛解肌汤化裁治疗干扰素致流感样症候群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干扰素作为抗病毒的首选药物,作用于机体后,大多数人会出现不同的副反应,如流感样症候群、一过性外周血细胞减少、精神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其中以流感样症候群为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常规解热镇痛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柴葛解肌汤治疗此类症状效果较好,现将有关认识和体会报道如下。
陈晓婷常占杰李京涛武聪位书林
关键词:柴葛解肌汤干扰素流感样症状
益气养肝方联合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益气养肝方联合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并探讨其机理,同时观察中药对干扰素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丙型肝炎气虚毒瘀型患者65例,随机分为益气养肝方联合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组32例和干扰素、利巴韦林对照组33例,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6个月时随访一次。观察症状、体征、生化指标、血清HCVRNA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抗病毒疗效比较,持续病毒学应答(SVR)、24周和48周时生化应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体重减轻程度均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热、肌肉关节酸痛、头痛、脱发等在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气养肝方联合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血清ALT、AST、TBil改善以及持续病毒学应答均优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且对干扰素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和体重减轻的发生有一定缓解作用。
常占杰李京涛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利巴韦林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功能HCVRNA及基因分型的关系
2015年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中医证型与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HCVRNA及基因分型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73例CH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ALT、AST、ALB、GLO、TBIL)、HCV RNA、基因分型,Spss19.0软件分析各数据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73例CHC中医证型中,正虚邪恋型最多(45.2%),中医证型与年龄和球蛋白有关(P<0.05),肝郁脾虚型多见于年轻患者,瘀血阻络型和脾肾阳虚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中医证型与HCV RNA及基因分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C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李京涛魏海梁席奇刘亚珠闫曙光惠毅宋春荣宁春茜常占杰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基因分型HCV
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和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给予中药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及3DCRT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TACE和3DCRT治疗。两组疗程35~42 d(根据3DCRT治疗时间而变化)。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实体瘤大小、细胞免疫功能、肝功能、生存率等方面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88.0%,对照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3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改善,CD3+、CD3+CD4+变化,降低ALT、AST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实体瘤大小改变、生存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脾养肝方联合TACE和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刘亚珠席奇闫瑞娟李京涛宋春荣南然宋粉莉常占杰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HCV 1b亚型NS5A aa变异、IL28B SNP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中医证型与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HCV RNA、NS5A aa变异及IL28B SNP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58例CH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ALT、AST、ALB、GLO、TBIL)、HCV RNA、NS5A aa变异及IL28B SNP,Spss 19.0软件分析各数据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58例CHC中医证型中,正虚邪恋型最多(43.1%),中医证型与年龄和球蛋白有关(P<0.05),肝郁脾虚型多见于年轻患者,瘀血阻络型和肝肾阴虚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中医证型与HCV RNA、NS5A aa变异及IL28B SNP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C中医证型中,正虚邪恋型最多,中医证型与年龄和球蛋白有关,与HCV RNA、NS5A aa变异以及IL28B SNP无关。
李京涛魏海梁席奇刘亚珠闫曙光惠毅宋春荣宁春茜常占杰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型HCV
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上皮组织MUC2和TFF3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杯状细胞分泌MUC2和TFF3蛋白的影响,揭示该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TNBS/乙醇灌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形成,采用不同剂量的乌梅丸灌胃给药,ELISA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上皮组织MUC2、TFF3的含量和表达。结果:乌梅丸能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上皮组织MUC2、TFF3的含量,促进其在上皮组织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乌梅丸有修复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屏障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剂量成正比关系,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杯状细胞分泌MUC2和TFF3有关。
惠毅闫曙光李京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乌梅丸杯状细胞M
降黄合剂Ⅱ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黄疸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降黄合剂Ⅱ号对慢性乙型肝炎所致轻中度黄疸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3例慢性乙型肝炎所致轻中度黄疸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脱落3例,30例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降黄合剂Ⅱ号,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西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ALT、AST、TBIL、DBIL)优于对照组。结论:降黄合剂Ⅱ号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所致轻中黄疸患者主要症状及肝功能情况,提高疗效。
席奇杨蒋伟宋春荣刘亚珠李京涛李日向常占杰李晓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