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
作品数: 186被引量:1004H指数:16
  • 所属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 所在地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赵鹏武
作品数:143被引量:701H指数:14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大兴安岭南段 兴安落叶松 火烧迹地 冻土 碳储量
魏江生
作品数:61被引量:540H指数:14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冻土 兴安落叶松 大兴安岭南段 土壤 森林生态系统
舒洋
作品数:28被引量:103H指数:8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火烧迹地 大兴安岭南段 塞外 多样性 物种组成
王梓璇
作品数:19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火烧迹地 多样性 物种组成 火干扰 人工林
葛鹏
作品数:14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多样性 火烧迹地 物种组成 大兴安岭南段 兴安落叶松
不同年龄华北落叶松光合、蒸腾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2009年7月,在河北省围场县塞罕坝机械林场红水营林区运用LI-6400(Li-COR,Inc.,USA)光合测定系统,对不同年龄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的叶片光合作用和环境因子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1年生华北落叶松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15年生和6年生落叶松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在整体水平上15年生华北落叶松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大,31年生最小。随着年龄段的变化,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所受到的影响因子不同,且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大气相对湿度(RH)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气孔导度(Gs)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
翟洪波呼和牧仁周梅李良邵仁旭姚凯
关键词:不同年龄华北落叶松光合作用生理生态因子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造林密度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内蒙古和盛生态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赤峰赛罕乌拉综合防护林示范基地,以不同造林密度(1 407,1 675,2 680株/hm2)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3块标准地,对土壤进行分层采样,室内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密度为1 407株/hm2时,土壤容重最小(0. 97),总孔隙度(62. 6%)及含水量(14. 75%)最大。有机质的积累过程较慢,无显著改变,但表层土壤全N (110. 06g/kg)、有效P (0. 57g/kg)、有效K (29. 11g/kg)含量均在造林密度为1 407株/hm2时最高。
冯倩倩铁英周梅周梅乌艺恒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土壤理化性质
我国三北地区冻结滞水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那平山徐树林周梅方亮张明如张汝民李寒雪贾玉奎郝玉光高永斯琴包翔
该项研究于199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49662009。笔者在长期从事治理、土壤盐渍化防治及冻结土危害防治等教学科研过程中发现。三北地区沙化是生态水奇缺所致,土壤冻结过程中,固态水急聚增加是冻土和盐渍化危害的...
关键词: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对群落中植被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群落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群落各层α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群落恢复12年后,草本层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小于对照样地并呈现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的趋势,而在灌木层则各指数均大于对照样地并呈现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的趋势。
王鼎周梅赵鹏武王梓璇冯倩倩葛鹏张波舒洋
关键词:火烧迹地物种组成多样性
塞罕坝地区几种林下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本文对河北省塞罕坝地区4种不同林分下枯落物的储量、持水量、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储量最大(63.42 t.hm-2),其次为桦树林(32.63 t.hm-2)、云杉林(28.25 t.hm-2)、柞树林最小(17.66 t.hm-2)。4种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均是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是其风干重的161%倍~380%倍,半分解层是其风干重的241%倍~386%倍;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的顺序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桦树林>柞树林>云杉林,半分解层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柞树林>桦树林>云杉林。各林分不同层次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按对数方程W=alnt+b增加,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按幂函数S=ktn递减,表现为0 h^1/2 h吸水速率较快,2 h^4 h之后吸水速率明显减慢趋于平缓,另外还反映出半分解层枯落物吸水更为持久的特性。
魏晓霞李良孙旭周梅翟洪波黄跃新
关键词: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
寒温带大兴安岭渐伐林森林土壤CH_4通量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寒温带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渐伐林生长盛季的地表CH4通量进行原位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盛季该地区森林土壤总体表现为大气CH4的吸收汇,CH4日平均通量为(Mean±SE)-0.05±0.01 mg.m-2.h-1,且峰值出现在0:00和16:00左右。在生长盛季整体上原状林地土壤和无凋落物覆盖不同处理对土壤CH4通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在变化幅度和时间分布上有一定差异,无凋落物处理下土壤的CH4吸收通量变化幅度大于原状林地土壤。观测期间土壤CH4通量与温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线性相关系数较小,而与湿度相关性不显著,表明该地区在生长盛季土壤温度在控制土壤CH4通量中表现出重要性。
杨小丹马秀枝周梅海龙呼和牧仁赵鹏武张慧东王树森宋彩玲
关键词:CH4通量凋落物寒温带
基于Landsat影像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遥感影像分类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土地利用信息。选择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以1995年、2006年Landsat-5 TM影像和2014年Landsat-8 OLI影像为数据源。使用ENVI 5.1软件对三期的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监督分类,通过人工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提取相结合的手段,获取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对分类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95年—2014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有明显的变化,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大。林地、草地所占面积相对较高,耕地、裸地的面积逐渐减少。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在-2.61%~5.05%之间,1995年—2006年、2006年—2014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0.36%、0.23%。
王琸鑫孙紫英周梅李孟臻舒洋赵鹏武
关键词:土地利用
内蒙古赤峰市森林火险等级评价及火灾危险性评估被引量:9
2019年
以内蒙古赤峰市森林火险为研究对象,依据《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LY/T 1063—2008),选取树种燃烧类别、人口密度、路网密度、防火期月平均降水量、气温、以及风速6项火险因子,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得出赤峰市各个旗县的森林火险等级并完成火灾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喀喇沁旗、宁城县、敖汉旗和红山区各自拥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险等级提高1级为Ⅰ级;元宝山拥有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其火险等级提升1级为Ⅱ级;其他地区为Ⅱ级。由聚类分析可知,将火险程度由高到低分为4类,红山区为危险等级Ⅰ级;阿鲁科尔沁旗为危险等级Ⅱ级;巴林左旗、元宝山、宁城县、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为危险等级Ⅲ级;而其他地区为危险等级Ⅳ级。研究结果可为林火预测预报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张恒王轩张鑫于宏洲周梅王玉霞
关键词:火险等级火灾危险性聚类分析
氮沉降对大兴安岭南段白桦林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导致全球范围内大气氮沉降量开始增加,竟而改变了陆地生态系统氮的输入,并影响到了土壤碳排放。为揭示氮沉降对土壤呼吸的影响,2013年5月至9月在大兴安岭南段的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站白桦林内进行模拟氮沉降试验,使用便携式土壤CO2通量观测仪LI-8100测定不同人工添加氮浓度[CK(0)、LN(10kg·hm^(-2)·a^(-1))、MN(25kg·hm^(-2)·a^(-1))和HN(50kg·hm^(-2)·a^(-1))]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沉降处理未显著改变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规律;2氮沉降显著促进了白桦林土壤呼吸速率,与CK相比,HN、MN和LN处理分别使7月中旬土壤日平均呼吸速率提高了17.93%、11.67%和3.50%,使生长季土壤平均呼吸速率提高了42.48%、30.09%和16.52%;3土壤呼吸与温度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P<0.01),CK、HN、MN和LN处理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10分别为2.43、2.13、2.52和2.31。
邱睿魏江生周梅赵鹏武颜学佳刘星岑
关键词:氮沉降土壤呼吸Q10值白桦林
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麓5种典型树种燃烧性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为比较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麓5种典型树种的燃烧性质差异,对防火林带的选择和配置等基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麓5种典型树种(兴安落叶松、白桦、黑桦、山杨、蒙古栎)为研究对象,每个树种选择胸径≤5 cm、6~10 cm、11~15 cm、≥16 cm各3株标准木,测定各个树种的3个部位(叶、小枝、皮)的4项指标(含水率、燃点、热值、粗灰分),运用主要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燃烧性大小的排序,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其抗火性等级分类,筛选抗火树种。【结果】5种典型树种中白桦具有高含水率、高燃点、高热值的特性,兴安落叶松具有低燃点、低灰分的特性,蒙古栎具有高灰分、低热值的特性,黑桦含水率最低。5种典型树种燃烧性最强为白桦(6~10),最低为山杨(6~10)。【结论】白桦(11~15、≥16)、蒙古栎(6~10、11~15、≥16)、山杨(≤5、11~15、≥16)可作为阻火优先筛选树种,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麓森林着火、蔓延及火灾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张今奇周梅赵鹏武赵鹏武郭娇宇李威管立娟
关键词:理化性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