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彬林
-

-

- 所属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所在地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闫素梅

- 作品数:364被引量:1,533H指数:18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奶牛 维生素A 肉鸡 肉仔鸡 壳聚糖
- 郭晓宇

- 作品数:144被引量:4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维生素A 绒山羊 奶牛乳腺 肉鸡 奶牛
- 徐元庆

- 作品数:78被引量:44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肉仔鸡 黑沙蒿 免疫 抗氧化 壳聚糖
- 金晓

- 作品数:68被引量:30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黑沙蒿 肉仔鸡 抗氧化 免疫 水提物
- 赵艳丽

- 作品数:88被引量:238H指数:9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奶牛乳腺 上皮细胞内 绒山羊 乳腺上皮细胞 奶牛
- 北方农牧交错区奶牛场舍内外温热环境指标的监测与评价
- 本试验选择内蒙古西部农牧交错区某奶牛场作为试验地点,对泌乳牛舍一年四季空气温热环境指标进行了监测与评价,以供牛舍设计与管理者参考。测定结果显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建造封闭式牛舍,夏季应考虑增加通风降温措施,而冬季则应考虑如...
- 郭祎玮史彬林崔玉铭赵育国刘晓静于萍魏天盛
-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温热环境
- 文献传递
- 冷暴露下下丘脑调节脂肪组织褐变产热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冷暴露是导致畜禽生产力低下的应激源之一,是负责非颤抖性产热的棕色脂肪组织(BAT)和诱导性棕色脂肪(iBAT)主要生理激活因子。下丘脑是机体脂肪储存和消耗中的主要控制中心。文章综述下丘脑不同区域和神经元参与调节白色脂肪组织(WAT)褐变和BAT产热的研究进展、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作用于脂肪细胞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调控脂肪细胞褐变及产热机理,旨在深入了解冷暴露下畜禽产热机制,为在生产中降低其维持能量、提高生产性能和动物福利水平提供参考。
- 韩志鹏徐元庆苏日古嘎邢媛媛史彬林金晓
- 关键词:脂肪组织褐变产热下丘脑冷暴露
- 壳聚糖对断奶仔猪免疫器官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研究旨在探讨壳聚糖对断奶仔猪免疫器官和肠道发育的影响,为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壳聚糖提供理论依据。选择28日龄断奶、体重为(11.56±1.61)kg、体型外貌接近、健康无病的180头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日粮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5种日粮分别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0、500、1 000和2 000 mg/kg的壳聚糖配制而成。试验期为28 d,分前、后两期,每期14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壳聚糖对断奶仔猪免疫器官指数没有显著影响。随着壳聚糖添加量的增加,在14 d时,空肠的体重校正长度呈现显著的二次曲线升高趋势(P=0.016)。28 d时,十二指肠相对重量和体重校正长度均呈现一定的二次曲线升高趋势(P=0.063,P=0.064)。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的相对重量和体重校正长度以及空肠的体重校正长度,对断奶仔猪的肠道发育,特别是小肠的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徐元庆史彬林郭祎玮李倜宇李俊良于萍郭晓宇
- 关键词:壳聚糖断奶仔猪免疫器官指数肠道发育
- 饲粮NDF/NFC对泌乳驴产乳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DF/NFC)对泌乳驴产乳性能、泌乳期失重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为泌乳期母驴饲粮的合理配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6头年龄(6.73±1.16)岁...
- 梁晓帅岳远西辉芳张婧佟满满李丽郭晓宇赵艳丽郭咏梅史彬林闫素梅
- 关键词:精粗比泌乳性能营养物质消化
-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稀土壳糖胺螯合盐(RECC)是由稀土离子和壳糖胺分子经过电化学工艺螯合而成,能够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提高机体内酶活,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适宜剂量的RECC可以提高家禽产蛋量、反刍动物采食量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促进水产动物生长。文章对稀土壳糖胺螯合盐(RECC)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稀土壳糖胺螯合盐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谢祎金晓徐元庆史彬林
- 关键词: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动物生产
- 维生素A、D对肉鸡钙、磷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0
- 2007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A、D对肉鸡钙、磷代谢的影响。采用4×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384只8日龄健康艾维茵雄性肉鸡称重后随机分为1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其中,VA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500、3000、15000和45000IU/kg日粮;VD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500、1250、2500和5000IU/kg日粮,共构成16个处理组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日粮VA水平对肉鸡钙、磷代谢有显著的影响,日粮VA为45000IU/kg时,肉鸡胫骨灰分含量、胫骨矿化度及血清AKP活性相对于1500、3000IU/kgVA组显著下降(P<0.01或P<0.05),胫骨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胫骨钙含量趋于增加(P>0.05);日粮VA水平为15000IU/kg时,胫骨钙含量、血清AKP活性有降低的趋势,胫骨磷含量趋升高。日粮VD水平在500~5000IU/kg范围内,对肉鸡的胫骨灰分含量、胫骨钙、磷含量、胫骨矿化度及血清AKP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VD添加剂量的增加,血清钙、磷含量呈一次线性增加,胫骨钙含量呈二次曲线上升趋势。日粮VA为15000IU/kg时,肉鸡VA临界过量;日粮VA为45000IU/kg时,肉鸡VA过量。日粮VD水平在500~5000IU/kg范围内,对肉鸡的钙、磷代谢无显著影响。
- 闫素梅冯永淼张海琴史彬林敖力
- 关键词:维生素A维生素D钙磷肉鸡
- 有机硒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通过饲养试验研究日粮有机硒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为合理地确定奶牛日粮中有机硒的适宜添加量及有机硒在奶牛养殖业上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将16头体质量、泌乳期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分成4组,每组4头牛。其中1组为对照组,日粮添加无机硒(亚硒酸钠)0.3mg/kg干物质(DM),其他3组为有机硒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3、0.6和0.9mg/kgDM的有机硒(酵母硒)。预饲期15d,正饲期60d。试验结束时,在奶牛采食6和12h后,通过口腔采集瘤胃液,以测定pH、氨态氮质量浓度、菌体蛋白(BCP)质量浓度及挥发性脂肪酸(VFA)和硒的含量,研究有机硒对奶牛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与无机硒组相比,所有有机硒组采食12 h后的瘤胃液氨态氮质量浓度显著降低(P<0.05),BCP、丙酸及硒质量浓度显著升高(P<0.05),尤以0.6mg/kgDM有机硒组的氨态氮质量浓度最低及BCP质量浓度最高,0.9mg/kgDM有机硒组的丙酸质量浓度和硒质量浓度最高。瘤胃液内的硒含量随着日粮有机硒质量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日粮添加有机硒与无机硒相比对奶牛瘤胃液pH、乙酸、丁酸、VFA产量及乙酸/丙酸无显著影响(P>0.05)。与无机硒相比,日粮添加有机硒可以显著促进奶牛瘤胃发酵功能,尤以有机硒0.6mg/kgDM效果最好。
- 孙国平闫素梅倪丽丽史彬林刘晓芳弓剑
- 关键词:奶牛有机硒无机硒硒水平瘤胃发酵
- 低蛋白日粮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4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对肉仔鸡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清尿素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健康1日龄AA肉仔鸡18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饲养期42 d。对照组前、后期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别为21%和19%,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前、后期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5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肉仔鸡血清中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试验Ⅱ组肉仔鸡血清中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随日粮粗蛋白水平的降低有下降的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显著减少,21 d时试验Ⅰ、Ⅱ组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有下降趋势。试验结果提示,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1.5个百分点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且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 田丽新崔玉铭史彬林李倜宇徐元庆郭祎玮
- 关键词:低蛋白日粮血液生化指标肉仔鸡
- 有机硒与无机硒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8年
- 本试验主要研究有机硒和无机硒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按照3×4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无机硒源为亚硒酸钠(SS),有机硒源为硒代蛋氨酸(SM)和酵母硒(SY),硒浓度分别为0μg/mL、0.1μg/mL、0.2μg/mL和0.3μg/mL 4个剂量,共12个处理组,0剂量为对照组。各处理组均进行3h、6h、9h、12h和24h的体外批次培养,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与无机硒源SS相比,有机硒源SM和SY可显著增加发酵24h体外培养液中的BCP浓度(P=0.000 6),尤以SY最好;体外培养液中添加0.3μg/mL硒,可显著提高氨氮(NH_3-N)、菌体蛋白(BCP)、硒、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浓度(P <0.05),并显著降低乙酸丙酸比(P <0.05),且添加0.1μg/mL和0.2μg/mL的硒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的硒源对体外培养液中的pH、NH_3-N、硒、乙酸、丙酸、丁酸、TVFA浓度以及乙酸丙酸比均无显著影响(P> 0.05),但SY组的pH有下降趋势,NH_3-N、BCP、乙酸、丙酸、丁酸、TVFA浓度有升高趋势。说明适宜浓度的硒可促进奶牛的体外瘤胃发酵,且当硒源为SY、添加剂量为0.3μg/mL时,促进效果较好。
- 张清月武霞霞赵艳丽郭晓宇史彬林闫素梅
- 关键词:奶牛有机硒无机硒瘤胃发酵
- 乳牛耐热性研究(综述)被引量:3
- 1994年
- 乳牛耐热性研究(综述)史彬林(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系呼和浩特010018)热应激严重影响欧洲品种乳牛的生产性能。在实际生产中,缓和热应激的途径很多,但从长远的观点看,进行耐热品种和品系的选育才是最根本的途径。为此,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就乳牛的耐热性...
- 史彬林
- 关键词:乳牛耐热性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