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福林
作品数: 35被引量:207H指数:8
  • 所属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相关作者

苏自强
作品数:19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选育 杂交粳稻 粳稻 制种
吕川根
作品数:197被引量:1,541H指数:24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两优培九 两系法杂交稻 杂交稻 两系杂交稻
邹江石
作品数:126被引量:1,240H指数:24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两优培九 两系杂交稻 两系法 两系法杂交稻
陆曼丽
作品数:8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杂种优势 籼粳杂种 栽培 水稻籼粳
张美娟
作品数:16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杂交粳稻 粳稻 水稻 杂种优势 选育
水稻雄性不育的发展现状及杂种优势利用被引量:4
2005年
介绍了各类水稻雄性不育的遗传基础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并对我国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分类、利用和细胞质的作用进行探讨,对解决现存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黄胜东谷福林苏自强张美娟
关键词:水稻雄性不育杂种优势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亚优二号的育种方法
一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具体包括选育广系和品种02428,及其利用02428作父本,通过化学杀雄法与其它籼稻种杂交,配制高产组合的方法。已配制出的杂种——亚优2号,经两年试种,表现出优势强、产量高、米质优、熟...
邹江石谷福林王才林潘启民吕川根李传国许恒道王子明李和标王君
文献传递
五个水稻籼粳杂种一代与其双亲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7
1993年
1990年和1991年,在13.3m^2群体条件下,5个水稻籼粳杂种一代稻谷产量为7.61~10.61t/hm^2,具明显的杂种优势,超中亲值13.96%~84.26%。籼粳杂种在生物学特性上主要表现为:由于每穗颖花量大而使库容量超中亲值27.68%~71.15%;叶面积指数大和叶面积延续时间长导致作物生长率较高,而使得生物学产量超中亲值11.79%~41.27%;经济系数不表现优势。在栽培和育种上宜将高而稳的结实率作为高产主要目标,稳定经济系数,保持适宜群体叶面积。
吕川根谷福林陆曼丽邹江石
关键词:生物学杂种一代杂种优势水稻
高异交率粳稻不育系4260A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9
2002年
苏自强谷福林
关键词:高异交率粳稻选育
短日、低温粳稻不育新种质8608S的育性遗传初析被引量:1
2006年
迄今,国内外水稻科研工作者已发现多个籼型短日、低温诱导不育系和长日、高温诱导不育系,而粳型短日、低温不育系却少见报道。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联合选育出粳稻短日低温敏核不育新种质8608S,其在长日高温条件正常结实,在短日低温条件下不育;遗传分析表明:8608S的不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且与农垦58S和培矮64S中的长日、高温不育基因存在非等位关系;该两用核不育系可降低长日、高温不育系的育性起点温度,对增强两系杂交稻田间制种安全性和提高杂种结实率有重大生产意义。
翟虎渠谷福林万向元
关键词:水稻
江苏省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主要性状比较被引量:8
2007年
根据2004-2005年江苏省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区域试验结果,比较了它们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与常规粳稻相比,杂粳组合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为在产量和穗粒结构上优势明显,穗大粒多,增产优势明显,但存在结实率偏低的问题;主要品质性状表现为整体水平低于常规品种,但杂交粳稻籽粒较长、较宽,具有一定的粒型优势。根据分析结果,对江苏省杂交粳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杨娟谷福林苏自强黄胜东张美娟
关键词: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农艺性状品质性状
江苏省杂交中粳与常规中粳产量要素比较被引量:10
2005年
通过对2003年和2004年江苏省常规中粳和杂交中粳区域试验产量前三位品种产量要素的比较可知,杂交中粳的大穗大粒优势明显,杂种优势主要体现在穗粒等穗型指标上,而穗数等群体指标和结实率低于常规稻。利用常规粳稻的稳产性和丰产性,发挥杂交中粳的杂种优势,是提高江苏省粳稻产量的一个发展方向。
黄胜东谷福林苏自强吉建安张美娟
关键词:杂交中粳
籼稻褐稻虱抗源在籼粳杂交后代中的抗性表现与利用
1990年
籼稻褐稻虱抗源与不同籼、粳稻杂交,后代的抗性反应明显不同。ASD7携带的bph2及Baba-wee携带的bph4两个隐性基因,在与南京11杂交时呈显性表达,杂种F_2代分离为3R:1S。籼稻抗源与粳稻杂交,抗虱性普遍增强,杂种后代呈双基因分离,这种增强作用在与广亲和或有籼稻血缘粳稻杂交时表现明显。转育的粳稻抗源与盐粳2号、南京11、02428杂交,杂种后代的遗传方式与原籼稻同基因抗源基本一致,说明籼稻抗褐稻虱基因导入粳稻后的基因表达具有稳定性,可以在后代中遗传。
阳体冰徐锁顺谷福林
关键词:籼稻基因粳稻
三个籼粳杂种水稻的磷钾营养特性分析
1992年
磷钾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一般常规水稻品种每生产500千克稻谷需吸收五氧化二磷4.0~7.5千克,氧化钾9.1~19.1千克。对磷的吸收量以拔节孕穗期为最多,对钾的吸收量则以分蘖期到拔节期达最大值。磷钾吸收比例最高在幼穗分化至齐穗期,吸收磷素占全生育期47.4~57.0%,钾素占51.8~61.9%。三系杂交籼稻的磷素营养规律与高产常规品种大体一致,只是每生产500千克稻谷需磷量稍低于常规品种,而对钾的吸收量则远较常规品种为高。
吕川根谷福林陆曼丽邹江石
关键词:籼粳杂种
高异交率粳稻不育系选育研究 I高柱头外露率粳稻品系4260的选取育被引量:6
2002年
介绍了高柱头外露率粳稻品系 42 60的选育经过。
苏自强谷福林
关键词:柱头外露率粳稻异交率不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