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尚
作品数: 131被引量:1167H指数:23
  • 所属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相关作者

王安建
作品数:218被引量:2,559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矿产资源 白云鄂博 历史数据 物理模型 能源
陈其慎
作品数:151被引量:1,282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矿产资源 铁矿石 矿业 铜 中国矿业
于汶加
作品数:93被引量:95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矿产资源 矿业 铀矿 能源消费 铝
闫强
作品数:81被引量:57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晚中生代 花岗岩 能源需求 铀矿 煤炭
代涛
作品数:60被引量:36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物质流分析 物质流 铁 矿产资源 铜
中国矿产资源全球战略研究
黄宗理张新安王高尚曹新元杨学军孙宝亮魏铁军吴荣庆
该报告明确提出矿产资源是工业化的重要保证,全面、准确、客观地分析了未来20年中国需要多少矿产资源,以及未来20年国内矿产资源的供应能力,评价了当前实施矿产资源全球战略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提出了“高度重视矿产资源在国家现...
关键词:
关键词:矿产资源
中国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初探
在分析国际资源供应局势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资源供应的特点,提出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量化各种资源安全指标并综合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综合铁矿石、精炼铜的经济、社会等数十年的数...
牛建英王高尚
关键词:资源安全评价指标矿产资源
文献传递
铝物质流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综述了铝物质流研究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国内外铝物质流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现阶段铝物质流研究多与产业生态学相结合,而忽视了模型的动态模拟,研究区域多集中于国家层面,而对区域、企业和产品层面的研究较少,研究内容主要关注铝生命周期代谢过程和铝使用存量,而忽略了驱动铝物质流动背后的因素。未来铝物质流分析要与产业生态学、产业经济学及其他领域的方法相融合,构建铝物质流量化分析和动态模拟模型;健全区域/企业统计体系,加强基础性调研,完善中微观层次的铝物质流基础数据库;建立铝物质流、能源流和环境流的研究体系,设别影响驱动铝物质流动的因素,模拟其代谢过程等,以弥补现阶段物质流研究的不足。
高天明代涛代涛王高尚
关键词:物质流分析
基于“S”形模型的锌需求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形模型的锌需求预测方法,以人均锌消费与人均GDP的“S”形物理模型为基础,以人均GDP为自变量,运用双曲正切数学方法,结合不同国家或区域历史数据建立锌需求预测方程,从而实现对国家、区域或行业锌中长...
王高尚代涛王安建
文献传递
中国能源效率问题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文章通过对宏观领域的能源消费强度和微观领域的单位产品能耗两个指标的纵向历史变化以及横向国际对比,结合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对中国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40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的三阶段特征与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密切相关;②中国的能源消费强度处于中等水平,峰值尚未到来;③技术、管理节能,尤其是树立全民节约能源观念是当前节能降耗的重点。
耿诺王高尚
关键词: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效率节能产业结构工业化
我国区域性矿产资源需求差异与趋势分析
本文测算了我国各地区的粗钢消费量,计算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以及我国中、东、西部三种矿产资源消费总量以及人均消费量,对比分析了各地区以及发达国家在同一人均GDP水平下的三种矿产资源消费差异,分析了各地区能源、水泥、粗钢...
张晓佳王高尚陈其慎彭颖
关键词:能源水泥粗钢三大经济圈
文献传递
乐安江流域底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乐安江是江西五大河系之一,全长279km,发源于婺源境内的障公山,流经婺源县、德兴市、乐平市、万年县、鄱阳县,在鄱阳以南约10km处与昌江汇合成饶河后流入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图1)。乐安江上游的德兴矿集区在德兴铜厂-银山-金山长约20km、宽约10km的三角地域内,已发现3个大型矿田、十多个矿床,尤以超大型铜厂斑岩铜(金)矿床、银山铜金多金属矿床和金山金矿床最为著名,
李瑞萍王安建王高尚耿诺曹殿华李以科
关键词:铜金多金属矿床底泥沉积物金山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中国能源效率及节能潜力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本文对比了中国、发达国家及全球平均的主要能源效率指标,明确了中国当前的总体能源效率水平。通过对比产业和部门能源效率指标,分析产生指标差距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找出了能源效率差距所在,并运用相关规律对一些能效指标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判断,进而确定了我国节能的潜力和主要领域。研究表明,我国节能工作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仍有很大潜力。不同部门节能空间不同,不同部门的能效指标会有不同表现。因此,节能措施选择和目标设定要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李建武王安建王高尚
关键词:能源效率节能
典型工业化国家SO_2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10
2010年
通过美国100年来SO2排放趋势分析,对比日本、英国的相关数据资料,发现SO2的排放与能源消费、经济发展、环境政策以及环保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经济结构的转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是SO2减排的关键因素,环保政策和技术进步是SO2减排的主要驱动力。典型国家SO2排放强度曲线均呈倒"U"型,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SO2排放的拐点美国在人均GDP15000美元,日本和英国在人均GDP9000~10000美元;三个国家人均SO2排放强度的拐点在人均GDP5000~7000美元,目前中国已经越过人均SO2排放的顶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进一步减排SO2的建议。
李瑞萍王高尚王安建骆建华耿诺
关键词:二氧化硫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环保政策脱硫技术
我国新能源发展障碍与应对:全球现状评述被引量:45
2010年
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发展环境友好、地域分布相对均衡且潜力无限的新能源成为各国共识。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种类型。由于种类繁多、资源禀赋和物化特征差异悬殊,开发利用新能源需要面对比化石能源复杂得多的规划、管理和技术问题。如果措施不当,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可能会威胁到人类安全。在全面深入了解全球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各国经验教训,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先行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新能源资源情况、技术水平、总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新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闫强陈毓川王安建王高尚于汶加陈其慎
关键词: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