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辉
作品数: 77被引量:452H指数:11
  • 所属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郑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相关作者

宋学勤
作品数:91被引量:514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首发精神分裂症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牛琪惠
作品数:26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 家庭环境 首发 强迫性障碍
郭慧荣
作品数:48被引量:251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 米氮平 局部脑血流 抑郁症
杨磊
作品数:31被引量:131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 首发 抑郁症 舍曲林
张力方
作品数:13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 首发 强迫性障碍 舍曲林治疗
首发抑郁症与复发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首发、复发抑郁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变化。方法对63例首发、55例复发抑郁症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结果①首发与复发组血清FT3、FT4较对照组高(P〈0.01),首发与复发组血清TSH较对照组低(P〈0.01);②复发组患者FT4高于首发组患者(P〈0.05)。结论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血清FT3、FT4较对照组高,TSH较对照组低;复发患者中血清FT4较首发患者高,存在更为明显的甲状腺系统代谢异常。
蒋珊陈岩阎琳卢妍妍李幼辉
关键词:首发抑郁症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
初中生网络成瘾症情绪障碍共存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了解网络成瘾症(IAD)初中生焦虑抑郁共存现象的现状,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700例初中生进行IAD诊断问卷(YDQ)调查及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测试。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64例(94.9%),IAD患者47例(IAD组),非ISD患者617例(对照组)。SAS和SDS评分,IA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焦虑抑郁障碍中轻、中、重度患者的例数IAD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其中仅存在焦虑情感障碍3例(6.4%);抑郁障碍12例(32.4%);而有焦虑抑郁共存的患者22例(59.5%)。结论:IAD初中生焦虑抑郁障碍比较明显,且抑郁焦虑共存的发病比例较高,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郎艳杜云红元峥贾福军李恒芬李幼辉
关键词:网络成瘾初中生焦虑抑郁
强迫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脑功能活动的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其静息状态时脑功能活动的关系。方法:选取首次发作未服药的强迫症患者26例,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使用SPM8、DPARSFA和REST软件处理磁共振数据,以年龄作为协变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患者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与其全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相关关系。结果: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其全脑ReHo值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双侧额下回、双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其全脑ReHo值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双侧尾状核、左侧丘脑、双侧扣带回、左侧楔前叶。结论:额叶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的功能活动失衡的趋势及环路外的其他脑区如颞叶和楔前叶的功能紊乱与强迫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牛琪惠李幼辉程敬亮宋学勤杨磊初从颖刘浩张力方李妍
关键词:强迫症症状严重程度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难治性强迫症患者人格特征与家庭环境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家庭环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87例符合《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其中难治性患者36例和非难治性患者51例,进行艾森克人格测验、家庭环境量表及Yale-Brown强迫症量表测试.结果 难治性强迫症组精神质评分、家庭矛盾性评分和控制性评分高于非难治性强迫症组(P〈0.05或P〈0.01);难治性强迫症组家庭亲密度评分低于非难治性强迫症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亲密度(OR=0.74)是强迫症治疗预后的保护因素,控制性(OR=1.38)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家庭环境与预后密切相关.
周俊超李幼辉李妍牛琪惠杨磊
关键词:家庭环境人格特征难治性强迫症
球囊扩张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 观察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抑郁、焦虑病情的改善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及对照组(1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导尿管球囊扩张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不超过5周,如治疗过程中患者恢复正常经口进食则终止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洼田饮水试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结束时发现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VFSS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分别为(7.92±0.45)分和(5.92±0.39)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1.42±0.47)分和(2.71±0.55)分]、HAMD评分[分别为(7.5±1.8)分和(8.8±2.1)分]及HAMA评分[分别为(8.3±1.9)分和(9.8±2.4)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辅以球囊扩张治疗,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对缓解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均有明显促进作用。
冯娟娟尚小平何予工李幼辉
关键词:球囊扩张术脑卒中吞咽障碍抑郁
网络成瘾初中生焦虑和抑郁及其共存的现状调查被引量:1
2008年
随着网络使用经验的增加,网络成瘾症(IAD)已成为近年网络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虽然国内外研究表明网络成瘾青少年与其他精神障碍有较高的共病率及存在广泛的身心症状,但对初中生IAD者的焦虑、抑郁、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涉及不多。本研究旨在研究初中生IAD者的抑郁与焦虑障碍的比例及抑郁焦虑共存现象,以便通过研究网络成瘾情绪的特点,能有效干预和促进网络成瘾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郎艳贾福军李恒芬李幼辉
关键词:网络成瘾症焦虑抑郁初中生网络心理学身心症状
综合医院脊柱外科门诊患者心理状况调查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脊柱外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通过分组探讨患者术前心理情况,为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了综合医院104例脊柱外科门诊患者,并将其中确诊准备手术的患者纳入准备手术组,其余为非准备手术组。结果被调查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状态、抑郁、焦虑、敌对5个因子分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而其中准备手术组的躯体化、强迫状态、抑郁、焦虑、恐怖5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准备手术组(P〈0.01)。结论脊柱外科患者伴发心理障碍并不少见,尤其是准备手术治疗的患者,建议在传统药物及手术治疗疾病的同时合并心理治疗。
陆刚李幼辉王利民郭慧荣李峥
关键词:脊柱外科症状自评量表术前心理
焦虑障碍发病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通过评价焦虑障碍患者个性倾向、自我效能感及焦虑特质等影响因素,设计并分析焦虑障碍发病模型。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44例焦虑障碍患者和144名健康人利用贝克焦虑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中国人个性量表-情感量表(CPAI2-E)、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及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测评。以CPAI2-E个性倾向各因子、焦虑特质及自我效能感为预测因素,建立焦虑障碍的发病模型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状态影响的途径中,焦虑紧张因子、焦虑特质是"直接"影响因素,而抑郁因子、自卑-自信因子、自我效能感、性适应不良因子、躯体化因子和躯体症状因子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通过影响焦虑紧张因子、焦虑特质在焦虑障碍发病中发挥作用,各路径系数在0.072~0.652,均有统计学意义(t在2.101~8.807,P均<0.05);该模式中,对焦虑产生的原因,尚有0.815的残差不能为以上因素所解释。结论:焦虑特质、抑郁、焦虑紧张、躯体症状、躯体化、性适应不良及自卑倾向等诸多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可能是焦虑障碍发生的病理心理学基础;除个性倾向等因素外,焦虑障碍的发生尚涉及其他心理、社会及生物学因素。
曹素霞谢光荣李恒芬李幼辉
关键词:焦虑障碍
首发精神分裂症在校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在校学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应用利培酮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106例在校学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进行一般资料采集。入组后单一应用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症状及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和实验室监测等进行安全性评定,并分析各因素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患儿起病年龄、病程、受教育情况及阳性家族史均无性别差异(Pa>0.05),首次住院或就诊年龄在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Pa<0.05),女性患儿多表现为阳性症状,而男性患儿则多表现为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及总分无性别差异(Pa>0.05)。利培酮治疗总有效率为58.5%,不良反应少;利培酮疗效在性别、文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a<0.05),病程长短对疗效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校学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存在性别差异。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存在性别及文化程度差异,安全性高。
庞礼娟宋学勤李幼辉李雪高金松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利培酮疗效
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舍曲林治疗对首发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辅助舍曲林治疗对首发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的首发强迫症患者,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联合组(服用舍曲林片并接受高频rTMS治疗,51例)和舍曲林组(服用舍曲林片治疗并接受伪刺激,48例),两组均治疗8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MATRICS共识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定患者认知功能,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注意/警觉性(CPT-IP)、推理和问题解决(NAB)、视觉学习(BVMT)、语言学习(HVLT)、信息处理速度(SOP)、工作记忆(WMS-Ⅲ)、社会认知(MSEI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CPT-IP、BVMT、HVLT、WMS-Ⅲ评分[(47.71±6.21)、(54.95±12.61)、(48.88±9.13)、(51.47±10.75)分]高于舍曲林组[(40.66±8.49)、(45.95±11.58)、(43.72±9.00)、(46.26±7.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恶心、心悸、疲倦等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能够辅助舍曲林进一步改善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不良反应未增加。
杨磊牛琪惠连楠张力方李幼辉
关键词:强迫症重复经颅磁刺激舍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