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华
作品数: 115被引量:718H指数:15
  • 所属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济南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彤
作品数:92被引量:466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穴位埋线 验案 督灸 针灸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
任丽丽
作品数:16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心房颤动患者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药干预
宋宪波
作品数:23被引量:134H指数:8
供职机构:济宁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血心肌 血管新生 益气活血中药 大鼠骨髓
刘宁
作品数:50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血心肌 益气活血中药 血管新生 心肌梗死
赵雪
作品数:17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中医药 辨证论治 矮身材
中医药干预心肌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队列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干预心肌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真实世界疗效.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住院期间以应用中药注射剂≥7d为暴露组.随访期间以应用中成药和中药汤剂≥28d为暴露组.收集患者住院和随访期间的一般资料(姓名、年龄、性...
高武霖戴国华吴彬管慧宋超毕冬雪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队列研究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西医预后模型构建及验证被引量:12
2023年
目的运用决策树算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西医预后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性能。方法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符合研究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信息、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等预后信息,通过病案调查或随访获得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线性诊断并结合医理确定最终的建模变量,将纳入病例按照94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运用训练集数据构建决策树模型,测试集数据计算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模型性能评估。结果(1)共纳入患者383例,发生复合终点事件者56例(14.6%),未发生复合终点事件327例(85.4%);(2)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线性诊断并结合医理,最终确定年龄、收缩压、心率、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NT-pro BNP)、血红蛋白、D-二聚体、冠心病病史、高血压型心脏病病史、气虚血瘀证、阳气亏虚血瘀证等共25项建模变量;(3)建立了包含高血压型心脏病病史、收缩压、NT-pro BNP及阳气亏虚血瘀证在内的决策树预后模型,经验证模型的分类准确度为85.0%,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86.5%。结论基于中西医预后因素并采用决策树算法,对于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西医预后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为中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孙聪戴国华管慧高武霖李珏刘馨付浩然赵泽鹏
关键词:决策树算法预后模型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队列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评价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真实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随访出院后口服中成药、中药汤剂的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暴露定义为使用中药注射剂≥7 d,或使用口服中成药或中药汤剂≥28 d。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住院和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59例,其中院内死亡51例,完成随访92例。住院期间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心源性死亡(28.16%对比39.29%,P<0.05)发生率明显降低。随访期间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心源性死亡(18.75%对比28.57%,P<0.05)、急性心力衰竭(14.06%对比21.43%,P<0.05)和心血管再住院(28.13%对比42.86%,P<0.05)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结论:真实世界条件下中医药治疗能够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和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急性心力衰竭和心血管再入院的发生。
管慧戴国华高武霖孙聪侯晓铭任丽丽刘璋
关键词:中医药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队列研究多元LOGISTIC回归
基于随机森林与Logistic回归的723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源性死亡中西医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采用随机森林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中西医预后因素。方法运用队列研究方法,选择山东省6家中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潍坊市中医院、日照市中医院、淄博市中医院、青岛市中医院、济南市中医院)符合研究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收集其入院时基线资料、合并疾病、中医证素、心脏彩超、实验室检查及中西医药物治疗情况的72项原始数据,出院后每6个月随访1次,获得患者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按照是否发生心源性死亡将纳入病例分为终点组及非终点组,运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并依次纳入随机森林模型,将袋外估算误差率最小的变量集作为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预后因素,根据平均基尼指数减少量对预后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并进一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因素的作用性质。结果共纳入病例723例,其中发生心源性死亡99例。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25项变量,逐步随机森林模型结果显示纳入变量数为11时模型的袋外估算误差率最小,最终将平均基尼指数减少量排名前11的变量作为心源性死亡的预后因素,依次为心功能分级、主动脉瓣狭窄、抗凝类药物、益气类中药注射剂、心率、胆红素、舒张压、阳虚证、周围血管疾病、降血脂类药物和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增高(OR=2.204)、合并主动脉瓣狭窄(OR=12.852)、心率增快(OR=1.008)、胆红素增高(OR=1.025)、舒张压增高(OR=1.029)、合并周围血管疾病(OR=8.751)、NT-ProBNP升高(OR=1.922)是患者心源性死亡的西医危险因素,使用抗凝类药物(OR=0.437)、使用降血脂类药物(OR=0.366)是患者心源性死亡的西医保护因素;阳虚证(OR=1.127)是患者心源性死亡的中医危险因�
孙聪戴国华高武霖管慧任丽丽李润民刘鑫李珏赵泽鹏付浩然
关键词:LOGISTIC回归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预后因素阳虚证
心肌梗死患者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亚组分析:回顾性队列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中医药干预心肌梗死不同亚组患者的真实世界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使用中医药及使用时间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暴露组包括高强度暴露组(出院后应用中医药治疗时间≥6个月者)、中强度暴露组(3个月≤出院后应用中医药治疗时间<6个月者)和低强度暴露组(1个月≤出院后应用中医药治疗时间<3个月者)。非暴露组为出院后应用中医药治疗时间<1个月,或未服用中药者。共收集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高暴露组246例、中暴露组150例、低暴露组69例、非暴露组166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高暴露组165例、中暴露组118例、低暴露组124例、非暴露组157例;心肌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高暴露组160例、中暴露组81例、低暴露组96例、非暴露组105例。随访患者出院后的中药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随访期间中医药干预与心肌梗死不同亚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随访期间中成药应用前3位的依次为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和速效救心丸。中药汤剂应用前3位的依次为生脉散、桃红四物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干预、降脂治疗是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心源性死亡终点事件的正相关因素(P<0.05);中医药干预是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再梗死和脑卒中复合终点事件的正相关因素(P<0.05);中医药干预、降脂治疗是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终点事件的正相关因素(P<0.05)。中医药干预是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源性死亡终点事件的正相关因素(P<0.05);中医药干预是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再梗死和脑卒中复合终点事件的正相关因素(P<0.05);中医药干预、降脂治疗是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终点事件的正相关
王宁杨旭戴国华马婷张成博
关键词:心肌梗死亚组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疗效评价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评价指标文献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检索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文献,了解疗效评价指标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局限性,以期为临床疗效指标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3个数据库2010~2019年收录的中医药治疗CHF的随机对照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其基本信息及疗效评价指标的应用情况,填写中医药治疗CHF疗效评价指标文献调查表,对各项指标及指标组合应用的频数及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17篇文献,涉及疗效评价指标51项,按应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实验室相关指标、症状体征指标、安全性指标、生存质量指标、终点指标,应用频次前3位的指标是分别是左室射血分数(LVEF)、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B型利钠肽(BNP),最常用的评价指标组合是“症状体征指标+实验室相关指标+安全性指标”,而终点指标和生存质量指标应用率较低。结论:①CHF对终点指标和生存质量指标的关注有待加强。②CHF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多样,但各研究间指标选择缺乏一致性,有待进一步规范以便于研究结果的横向合并。
姚久秀戴国华赵雪
关键词:中医药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疗效评价指标
素食与高血压:循证与中医药研究思路被引量:1
2016年
循证医学研究表明,素食可降低血压。中医学认为,嗜食膏粱厚味易生痰浊,痰浊可导致眩晕。本研究基于素食探讨了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研究的思路,首先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明确素食与高血压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拟定中医素食疗法开展临床研究;其次依据素食降压的营养学基础,探讨中医素食疗法防治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提供新思路。
刘小翠戴国华李晓春杨传华
关键词:高血压素食循证医学中医药
基于Cox和Logistic回归模型优选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替代指标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基于Cox、Logistic回归模型优选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主要替代指标(1个)和次要替代指标(2~3个)。方法前期通过文献调查法结合临床实际建立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替代指标集;收集6家三级甲等中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情况、中医药使用情况、替代指标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运用Cox回归模型计算替代指标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替代指标改善与中医药干预的相关性,依据相关性强度优选替代指标。结果共收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700例,其中院内死亡42例,完成随访2357例,失访301例,失访率11.32%。替代指标与终点指标的RR值大小依次是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LVEF、E/A。替代指标改善与中医药干预的OR值大小依次是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LVEF、SV。结论 NYHA心功能分级是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主要替代指标,NT-proBNP、LVEF是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次要替代指标。
管慧戴国华高武霖宋超赵雪蔡贞浩姚久秀张嘉禛
关键词:LOGISTIC回归模型COX回归模型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提升数字化研究示范性病种的选择思路与方法被引量:16
2021年
辨证论治因其主观性、个体化特点限制了中医临床诊疗的发展,数字化研究是提高中医诊疗能力的重要研究方向。在中医优势病种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与现代化数字处理技术,提出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提升数字化研究示范性病种概念,从中医优势、辨证论治特色和数字化研究3个角度提出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提升数字化研究示范性病种选择思路;归纳总结临床常用示范性病种选择方法及适用情况,提出文献计量结合德尔菲法的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提升数字化研究示范性病种选择方法,为提高中医临床诊疗能力提供参考。
付浩然戴国华高武霖管慧
关键词:优势病种辨证论治数字化
中医院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亚组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中医药干预心肌梗死不同亚组患者的真实世界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8家中医院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中药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住院期间中医药干预与心肌梗死不同亚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 596例患者,其中合并高血压的有964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有744例,合并血脂异常的有584例。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相关因素是暴露强度(中医药干预)、年龄、抗栓治疗、抗心肌缺血治疗和ACEI/ARB;心源性休克的相关因素是暴露强度(中医药干预)、年龄和血脂异常;严重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是暴露强度(中医药干预)和降脂治疗。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相关因素是暴露强度(中医药干预)、年龄、高血压和ACEI/ARB。心肌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相关因素是暴露强度(中医药干预)、年龄和抗心肌缺血治疗;心源性休克的相关因素是暴露强度(中医药干预)、年龄和抗心肌缺血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是暴露强度(中医药干预)和糖尿病。结论:住院期间中医药干预能够降低心肌梗死不同亚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
王宁戴国华马婷徐常珂王俊蕾张成博
关键词:亚组分析临床疗效评价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