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政
作品数: 257被引量:2368H指数:23
  • 所属机构:南京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相关作者

刘志红
作品数:1,224被引量:11,576H指数:49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狼疮性肾炎 肾活检 预后 IGA肾病
黎磊石
作品数:870被引量:10,508H指数:5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狼疮性肾炎 糖尿病肾病 肾移植 肾功能衰竭 IGA肾病
胡伟新
作品数:350被引量:2,937H指数:28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狼疮性肾炎 霉酚酸酯 预后 环磷酰胺 肾脏损害
陈惠萍
作品数:437被引量:3,773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肾活检 肾移植 病理 狼疮性肾炎 肾损害
俞雨生
作品数:226被引量:2,362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患者 IGA肾病 腹膜 残余肾功能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新月体型IgA肾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新月体型IgA肾病(IgA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肾活检诊断为新月体型IgAN37例,男女比例为21∶16,年龄在12~50岁之间,随机分为MMF组19例,CTX组1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后口服泼尼松(起始剂量0.8mg/(kg.d))治疗。MMF剂量1.5或2.0g/d,6个月后减量;CTX剂量为0.75g/m2 BSA,每月静脉滴注一次,6个月后改为每3个月一次。两组患者基础临床病理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12个月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MMF组缓解率显著高于CTX组(P<0.05),两组中位缓解时间分别为5个月和8个月。MMF组12个月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均显著高于CTX组(66.7%vs25.0%,P<0.05;94.4%vs64.4%,P<0.05)。(2)MMF组12月时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CTX组[(0.52±0.47)g/dvs(1.03±0.70)g/d,P<0.05],血浆白蛋白显著高于CTX组[(42.2±3.2)g/Lvs(38.9±5.4)g/L,P<0.05]。两组12月时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和血肌酐增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CTX组1例患者在治疗9个月时出现肌酐倍增。(3)MMF组不良反应包括2例胃肠道不适、1例白细胞低下、1例上呼吸道感染和1例带状疱疹。MMF治疗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CTX治疗组。治疗期间CTX组1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退出治疗。结论:MMF治疗新月体型IgAN的近期疗效优于CTX冲击治疗,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鲍浩唐政俞雨生王金泉王庆文陈惠萍胡伟新刘志红黎磊石
关键词:IGA肾病霉酚酸酯环磷酰胺疗效安全性
构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探讨肾组织中肥大细胞的作用
<正>目的: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由于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机制仍不是很清楚,目前对于糖尿病肾病也没有特别有效的防治方法。在前面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组织肥大细胞显著增加...
王荣郑敬民朱晓东张明超徐效如王晓唐政刘志红
文献传递
霉酚酸酯治疗寡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寡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肾炎(pauci-im- mune 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PICGN)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至...
程明唐政杨光胡伟新陈惠萍曾彩虹刘志红黎磊石
文献传递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病理分型及免疫抑制治疗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由多种病因导致、以肾小球节段硬化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并逐步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本文就FSGS的病理分型及免疫抑制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唐政
关键词: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免疫抑制治疗蛋白尿
文献传递
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2006年
王金泉唐政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丙肝病毒冷球蛋白血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的新观点被引量:4
1997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的新观点宦红娣唐政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程序化死亡发病机理中图法分类号R593.24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南京,210021)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简称狼...
宦红娣唐政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
血管紧张素Ⅱ与肾脏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1996年
血管紧张素Ⅱ与肾脏硬化的研究进展唐政宦红娣关键词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脏疾病中图法分类号Q516,R692.3近年来肾脏局部血管活性因子在慢性肾脏病变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血管紧张素这种肾脏局部缩血管活性多肽...
唐政宦红娣
关键词:肾疾病肾硬化病理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降低尿蛋白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基因A116 6 /C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M2 35T多态性是否影响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阻断剂 (ARB)治疗IgA肾病 (IgAN)患者尿蛋白的疗效。  方法 :6 4例原发性IgAN患者 ,符合以下条件 :尿蛋白 1~ 3 5g/d ,尿RBC <5 0 0万 /ml,SCr<133μmol/L ,血清白蛋白 >30g/L ;肾活检示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或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无新月体及袢坏死 ,小管间质病变轻。治疗方法 :口服缬沙坦 80mg/d 8周。PCR法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AT1R基因A116 6 /C多态性和AGT基因M2 35T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血压及肾功能变化。 结果 :缬沙坦治疗 8周后 ,患者血压由 (119± 8 10 ) / (78 7± 8 71)mmHg降至 (113± 13 5 ) / (73 0± 10 7)mmHg ,尿蛋白由 (2 0 8± 0 72 )g/d降至 (1 5 8± 0 70 )g/d ,血清白蛋白相应上升 ,但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本试验未观察到AT1R基因型为CC型者。AT1R基因AA型、AC型患者尿蛋白较治疗前分别下降了 (2 4 5± 2 0 1) %,(2 8 5±2 0 0 ) %;ACE基因II型、DI型、DD型患者尿蛋白分别下降了 (2 7 5± 18 4 ) %,(2 3 8± 2 2 6 ) %,(2 2 4± 12 6 ) %;
程震刘志红唐政胡伟新陈朝红俞雨生陈惠萍黎磊石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尿蛋白疗效IGA肾病
重症肾脏病患者冲击治疗的临床应用
本文作者重点研究了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对重症肾脏病患者进行冲击治疗的临床应用情况,该方法疗效快,作用强。
唐政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霉酚酸酯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肾组织病理的变化被引量:25
2000年
目的 :进一步阐明霉酚酸酯 (MMF)对难治性Ⅳ型狼疮性肾炎 (LN)患者肾组织学改变的影响 ,探讨MMF作用机制。  方法 :对 15例接受MMF治疗 (0 .75~ 1.5 g/d)的难治性Ⅳ LN患者进行重复肾活检 ,穿刺组织分别作常规光镜、免疫荧光检查。肾小球系膜区基质增生及肾小管间质半定量分析借助MAPIS 5 0 0多媒体病理彩色分析系统。肾组织CD4+ 与CD8+ 细胞染色、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表达采用PAP四层法。观察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的改变。  结果 :①MMF治疗后肾组织活动性指数明显减少(P <0 .0 1) ,平均肾小球细胞计数 (P <0 .0 1)、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发生率 (P <0 .0 5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发生率 (P <0 .0 1)和细胞性新月体发生率 (P <0 .0 1)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肾小球系膜区基质增生较治疗前增加 (P <0 .0 5 ) ,肾小球硬化、慢性化指数与治疗前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MMF治疗后肾小球内浸润的CD6 8+ 、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 (PCNA+ )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肾间质CD4+ 细胞、CD8+ 细胞、CD6 8+ 细胞和PCNA+ 细胞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③MMF治疗后肾小球ICAM 1和VCAM 1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均为P <0 .0 1) ,肾间质除平均ICAM
王金泉刘志红胡伟新陈惠萍周虹唐政黎磊石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霉酚酸酯病理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