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干
作品数: 120被引量:281H指数:8
  • 所属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冯文莉
作品数:214被引量:736H指数:1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 K562细胞 BCR-ABL BCR/ABL
陈建斌
作品数:161被引量:633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多发性骨髓瘤 苦参碱 病毒性心肌炎 细胞增殖 白血病
曾建明
作品数:84被引量:19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K562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 髓样 BCR-ABL
王小中
作品数:214被引量:527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K562细胞 白血病 STAT5 选择性剪接
曹唯希
作品数:40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K562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K562 BCR/ABL 重组腺病毒
bcr-abl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样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构建bcr-abl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样模型,为深入研究CML发病机制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bcr-abl逆转录病毒Mig210载体经Phoenix-Ampo细胞包装后,取上清液感染5-FU处理后的BALB/c雄性小鼠骨髓细胞,再经尾静脉移植入经致死剂量γ射线(900cGy)照射的同种雌性受体鼠中.用形态学、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小鼠成模情况.结果:小鼠移植8-9 wk后,外周血白细胞达2×10^10-3×10^10/L(为对照鼠的5-8倍),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达到0.10-0.20;骨髓粒系细胞显著增高,易见幼稚细胞,肝脾也可见白血病细胞浸润;移植4-5 wk后在受体鼠骨髓和脾脏检出bcr-abl融合基因,8-9 wk后在肝脏亦检测出bcr-abl融合基因,同时在骨髓和脾脏也检测到bcr-abl融合蛋白.建模成功的小鼠3-5 mo后相继死亡.结论:成功建立bcr-abl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CML模型,可用于后续CML信号通路和治疗机制的研究.
张文萍冯文莉黄世峰史梦王雅珍曾建明李惠温健萍陈新敏曹唯希黄宗干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逆转录病毒载体动物模型
IL-6和TNF对白血病细胞的调控作用及意义被引量:10
1996年
通过诱导急性白血病肿瘤细胞自分泌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利用急性白血病原代肿瘤细胞和肿瘤细胞系HL-60和K562,分别观察了IL-6和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急性白血病细胞存在着IL-6和TNFα的自分泌作用,而TNFα和IL-6对白血病细胞则有诱导分化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株还可呈现生长抑制作用;而IL-6则可表现为生长促进作用。IL-6和TNFα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这种凋控在白血病的发病和免疫调控治疗中将有意义。
罗云萍黄宗干
关键词:白血病白血病细胞肿瘤坏死因子IL-6
苦参碱诱导Raji细胞凋亡及其对Bcl-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体外人淋巴瘤Raji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Mat诱导Raji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Mat对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Mat对Raji细胞株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RT-PCR法检测Bcl-2 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Mat对Raji细胞均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和时效关系;Mat能明显诱导Raji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Bcl-2在实验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RT-PCR显示Bcl-2 mRNA表达明显减弱,且随剂量增加越明显。结论:Mat能抑制人淋巴瘤Raji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有关。
黄曦陈建斌郭启帅杨泽松刘占术黄宗干
关键词:苦参碱RAJI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体外诱导脐血造血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2003年
目的 探讨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脐血造血细胞向粒系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 从新鲜的脐血标本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脐血血清和造血生长因子的IMDM培养液中悬浮培养 5周 ,采用有核细胞计数、免疫荧光染色计数和祖细胞集落测定对有核细胞总数、CD3 4+ 细胞和粒单系祖细胞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干细胞因子、白介素 3和白介素 6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 3周 ,可以显著扩增有核细胞总数和CFU GM ,扩增倍数分别为培养前的 5 8 3倍和 12 2倍 ,且培养后的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而CD3 4+ 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则从 0 97%下降到 0 0 5 %。按照此培养条件 ,可以使单份新鲜脐血样本中有核细胞总数增加 ( 5 1± 2 3 )倍 ,CFU GM增加 ( 2 2± 0 95 )倍。结论 本培养体系在体外可以诱导脐血造血细胞向粒系定向诱导分化 。
张伶李维黄宗干
关键词:胎血造血细胞诱导分化
抑制VEGF表达对白血病来源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白血病来源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反义寡核苷酸下调K562白血病细胞VEGF表达,K562细胞经细胞因子作用诱生白血病DC。利用MTT法检测DC刺激正常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能力及DC激发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IL-12及D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共同培养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K562细胞经5μmol/LVEGF反义寡核苷酸处理24h后VEGF蛋白分泌下降59%,其诱生的DC与正常K562来源的DC相比,实验组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CTL杀伤活性以及DC分泌IL-12和协同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γ的能力明显增强。结论:抑制VEGF表达可促进白血病来源DC免疫功能的成熟。
张伶涂植光黄宗干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树突状细胞白血病
重组逆转录病毒RV-40AS对K56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通过重组逆转录病毒RV-40AS表达bcr-abl反义RNA,激活蛋白激酶PKR引起靶细胞表型改变的策略,研究RV-40AS对K562致瘤裸鼠的抗肿瘤效应。方法建立K56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瘤体注射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观察裸鼠瘤体生长状况,于实验终点处死小鼠检测瘤体大小,用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PKR、真核细胞蛋白合成启动因子eIF2α及其磷酸化(p-PKR、p-eIF2α)蛋白质水平。3H-亮氨酸掺入实验检测细胞总蛋白质合成水平。结果RV-40AS作用组裸鼠的瘤体明显小于对照组,瘤重抑制率为61.9%(P<0.05);p-PKR和p-eIF2α蛋白质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上调(88%和53%)。3H-亮氨酸掺入实验显示RV-40AS组细胞总蛋白质合成受抑。结论逆转录病毒RV-40AS能激活PKR从而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的瘤体生长,激活PKR可作为白血病治疗的又一策略。
曾建明冯文莉赵世巧白卫君王小中温健萍曹唯希罗云萍涂植光黄宗干
关键词:动物实验逆转录病毒载体K562细胞
CTP-OD-HA融合蛋白的制备及其对BCR-ABL阳性CML细胞增殖的作用
<正>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制备CTP-OD-HA融合蛋白,研究其在体外培养的CML细胞株中的抑增殖效应。方法:通过重组质粒pCTP-OD-HA的克隆、转化与鉴定,CTP-OD-HA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经Weste...
黄世峰刘钉宾曾建明罗红伟彭智王东黄宗干冯文莉
文献传递
COTP方案治疗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疗效分析
2001年
目的:为了观察吡柔吡星(THP)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疗效。方法:用THP代替CHOP中的阿霉素 (ADM)组成了COTP方案治疗23例NHL。结果:缓解率高达78.2%,而出现毒副反应极小。结论: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王建渝黄宗干
关键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化疗吡柔吡星
经扩增的脐血细胞在小鼠体内短期造血重建的研究
2001年
目的 探讨体外扩增后人脐血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短期造血重建能力。方法 采用脾结节形成法和祖细胞培养等技术,观察受体小鼠外周血、脾脏和骨髓的短期造血恢复情况。结果 照射小鼠脐血移植后其生存时间延长,外周血象恢复加速。脾脏有多系细胞组成的造血结节(CFU-S-13d),移植后d30骨髓中培养出粒单系(CFU-GM)和红系祖细胞(CFU-E),且CFU-S、CFU-GM和CFU-E计数较新鲜脐血细胞组无明显差异。从30d活存的小鼠外周血液中检出了人核型血细胞。结论 经扩增的人脐血造血细胞同新鲜细胞一样能够在致死性照射小鼠体内短期造血重建。
张伶黄宗干刘国卿
关键词:脐血细胞细胞培养技术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MRD)的监测方法和指标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白血病微量残留病 (MRD)被认为是白血病复发的主要根源 ,近年来 ,PCR ,FISH ,流式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 ,及对MRD新标记物的探索 。
徐凯红黄宗干唐宗山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髓细胞性微量残留病M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