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增清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
- 所在地区:福建省 福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相关作者
- 王晓杰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6被引量:185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晚期胃癌 紫杉醇 氟尿嘧啶 奥沙利铂 晚期结直肠癌
- 陈玲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43被引量:534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超声 氟尿嘧啶 奥沙利铂 超声诊断
- 陈誉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1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预后 胃肿瘤 化学疗法 紫杉醇 野生型
- 范南峰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63被引量:170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晚期胃癌 奥沙利铂 伊立替康 氟尿嘧啶 化疗
- 余家密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2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胃肿瘤 营养不良 胃癌根治术后 预后 药物疗法
- DC/CIK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评价树突状细胞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DC/CIK)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根据治疗情况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120例含铂方案化疗4~6个周期后疾病稳定的晚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 n=65)和研究组( n=55),仅研究组化疗后接受DC/CIK维持治疗。对两组进行生存随访并比较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FS)和总生存期( OS),同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中位PFS为5.0个月,高于对照组的3.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中位OS为8.5个月,与对照组(8.0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获不同疗效亚组中位PFS和O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发热、乏力和关节酸痛,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DC/CIK维持治疗可延长化疗后疾病稳定晚期NSCLC患者的进展时间,且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
- 吴标郭增清王丽莉陈淑萍叶韵斌黄诚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非小细胞肺癌
- 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用于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观察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用于蒽环类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B、C、D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75 mg/m2+氟尿嘧啶500 mg/m2+阿霉素60 mg/m2(CAF)方案化疗,ivgtt;B组患者在CAF方案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50 ml,qd,ivgtt;C组患者在CAF方案基础上给予右丙亚胺60mg/m2,化疗前30 min快速ivgtt;D组患者在CAF方案基础上给予等剂量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3周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观察化疗前后患者心电图变化、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肌钙蛋白T(cTnT)、B型利钠肽(BNP)及骨髓抑制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后,B、C、D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LVEF值、cTnT值、BNP值较A组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与B、C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骨髓抑制反应发生率D组
- 余炜郭增清谢瑞祥范芳
- 关键词:右丙亚胺参麦注射液乳腺癌心脏毒性
- 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背景与目的:治疗晚期胃癌目前尚无公认的金标准方案。Ⅱ期临床研究发现紫杉醇类药物对胃癌有较好疗效。本研究对比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CF/5-FU)联合顺铂(DDP)、紫杉醇(Taxol)联合CF/5-FU、紫杉醇联合草酸铂(Oxaliplatin,OXA)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在福建省6家医院进行前瞻性、开放、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号码分入CF/5-FU+DDP、CF/5-FU+Taxol及Taxol+OXA3个组,用双周方案进行全身化疗(CF0.2g/m2,静滴,d1、2;5-FU2.0/m2,持续静脉滴注48h;DDP50mg/m2,静滴,d1;Taxol100mg/m2,静滴,d1;OXA100mg/m2,静滴,d1),配合每周一次DDP40mg/m2腹腔灌注化疗。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入选180例合格病例,随机分入对照组(CF/5-FU+DDP组)60例,研究组120例(研究Ⅰ组:CF/5-FU+Taxol组及研究Ⅱ组:Taxol+OXA组各60例)。其中166例(92.22%)接受了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152例(84.44%)完成4个周期的化疗,103例(57.22%)完成了8个周期的化疗。166例可评价疗效,Taxol+OXA组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在术前初治患者中,研究组Ⅰ组和Ⅱ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50.00%、80.00%与20.75%,P<0.05);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65.96%、85.71%与36.36%,P<0.05);而在肝转移的患者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疗效近似(28.57%、39.13%与34.62%,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中任何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差、口腔炎及肾功能减退发生率均较低,但骨髓抑制及末梢神经损害相对较严重,并有7例(5.88%)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其中严重过敏反应3例(2.52%)。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含紫杉醇方案化疗虽然骨髓抑制较重,但总体疗效优于CF/5-FU+DDP方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本研究推荐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作为晚期胃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 杨建伟陈奕贵陈强范南峰郭增清蔡雄超吴晓安许慎吕霞张映红欧阳学农
- 关键词:药物疗法紫杉醇草酸铂毒副反应
- 紫杉醇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调查紫杉醇在进展期胃癌中的使用状况,分析其治疗价值。方法将多种方案(其他药物治疗进展期胃癌,单独紫杉醇治疗进展期胃癌及紫杉醇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进展期胃癌)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独使用紫杉醇和紫杉醇联合其他药物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药物。结论现阶段在治疗进展期胃癌方面紫杉醇的疗效优异。
- 林锦源郭增清王晓杰陈强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化学治疗紫杉醇
- "单孔+1孔"技术在右半结肠癌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单孔+1 孔”技术在右半结肠癌(Right colon cancer,RCC)关于加速康复外科的可行性和优势及比较分析围术期营养及炎症状态。方法 回顾性收集60 例可切除RCC 经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1:2...
- 郭增清魏丞肖军滕文浩臧卫东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术后康复右半结肠癌
- 癌性厌食的机制与治疗
- 癌性厌食是指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性消瘦的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厌食、早饱、肌力软弱、体重下降等,是多数进展期肿瘤患者的共性表现,最终形成恶病质状态,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研究发现,消化道肿瘤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由于梗阻而引起吞咽困难...
- 郭增清
- 关键词:病理机制
- NRS 2002和PG-SGA在晚期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NRS 2002和PG-SGA量表调查初治的晚期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并评估其对化疗后相关的毒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入组的方法,筛选初治的晚期胃癌患者,应用NRS 2002和PGSGA、实验室检测指标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比较2种工具在调查结果上的差异,分析营养风险与传统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71例患者完成营养调查。NRS 2002调查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7.61%;PG-SGA调查营养不良发生率为80.28%,两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NRS 2002评定结果分组,BMI在无营养风险组及有营养风险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根据PG-SGA评分结果分组,前白蛋白、白蛋白、CRP在无营养风险组及有营养风险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存在营养风险组的患者化疗后相关毒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I/II和疲乏I/II)发生率高于无营养风险组的患者。结论 NRS 2002和PG-SGA均适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但PG-SGA营养不良检出率更高,能更有效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初诊的晚期胃癌患者在化疗前推荐使用PG-SGA量表进行全面评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营养治疗。
- 杨眉陈誉王晓杰陈境鸿郭增清
- 关键词:晚期胃癌营养风险
- 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54例应用索拉非尼治疗3个月以上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分析其客观疗效、肿瘤进展时间(TTP)、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54例患者服药1.5月后疾病控制率(DCR)为88.9%,服药3月后DCR为72.2%,患者的中位TTP为6.0个月(1.5~11.5个月),中位OS为11.0个月(3.0~40.0个月)。单用索拉非尼和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位TTP和OS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索拉非尼治疗时间<4.5月的患者,中位TTP和OS均较索拉非尼治疗时间≥4.5月的患者显著缩短(P<0.01),治疗前血清AFP水平≥400 ng·mL-1患者TTP和OS均较治疗前血清AFP水平<400 ng·mL^(-1)患者显著缩短(P<0.05)。手足皮肤反应、腹泻、高血压是索拉非尼治疗所致的主要不良反应。结论索拉非尼可有效治疗中晚期肝癌,不良反应可耐受。单用或联合应用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预后相当,索拉非尼治疗时间及患者治疗前血清AFP水平与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预后有关。
- 余家密王晓杰郭增清陈誉陈玲
- 关键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索拉非尼预后甲胎蛋白
- 含雷替曲塞方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观察含有雷替曲塞的方案二线及多线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42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含有雷替曲塞的方案化疗.评价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和不良反应.结果 42例患者的ORR为16.67%,DCR为80.96%,mPFS为4.90个月(95% CI为2.99 ~6.81个月).大部分患者不良反应为Ⅰ~Ⅱ度,包括白细胞减少(30.95%)、血小板减少(2.38%)、血红蛋白减少(40.48%)、恶心呕吐(2.38%)、食欲减退(4.76%)、腹泻(2.38%)、转氨酶升高(47.62%)、乏力(11.90%).只有4.76%的患者出现Ⅲ~Ⅳ度转氨酶升高.结论 含有雷替曲塞的方案二线及多线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肯定,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上推荐使用.
- 陈玲郭增清王晓杰陈誉余家密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药物疗法雷替曲塞
- I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评价IF方案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1例晚期胃癌患者,以伊立替康80mg/m2静脉滴注半小时,随后亚叶酸500mg/m2静脉滴注2小时,接着开始持续静脉滴注氟脲嘧啶2000mg/m222个小时,每周1次,连用6周,休息1周后重复。结果:19例可评价患者中,没有CR病例,PR7例(36.8%),PR+SD78.9%。中位生存期10月。不良反应以血液学不良为主,多为I-Ⅱ度(87.0%)。结论:IF方案对晚期胃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王晓杰范南峰郭增清林榕波刘捷陈玲
- 关键词:胃癌伊立替康氟尿嘧啶化学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