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章
作品数: 164被引量:1470H指数:24
  • 所属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董小刚
作品数:31被引量:355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狼毒 叶性状 高寒退化草地 退耕地 叶面积
殷翠琴
作品数:20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除草剂 草地蝗虫 蝗虫 退化草地 天然草地
高福元
作品数:24被引量:270H指数:1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斑块 祁连山北坡 高寒退化草地 石羊河上游 土壤水分
任珩
作品数:30被引量:27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祁连山北坡 狼毒 斑块 退化草地 高寒退化草地
盛亚萍
作品数:17被引量:223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祁连山北坡 斑块 混播草地 苕子 高寒退化草地
甘肃臭草型退化草地优势种群空间格局及其关联性被引量:14
2012年
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是研究种群扩散和群落演替的重要方法。在石羊河上游高寒退化草地,运用点格局分析法,对不同演替阶段甘肃臭草和阿尔泰针茅的格局及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臭草在没有形成斑块(CK)和斑块形成阶段(A),所有尺度上为聚集分布,在斑块扩散(B)、稳定(C)和衰退阶段(D)分别在0—90 cm、0—70 cm和0—40 cm上为聚集分布,90—100 cm、70—150 cm和40—150 cm为随机分布;阿尔泰针茅在CK阶段所有尺度上为随机分布,在A、B、C阶段分别在0—47 cm、0—75 cm、0—130 cm上为聚集分布,在47—50 cm、75—100 cm和130—150 cm上为随机分布,D阶段在所有尺度上为聚集分布;从CK—D阶段,甘肃臭草和阿尔泰针茅之间的关联性由显著负关联向关联性不显著转变,负关联显著程度先增强,后减弱;甘肃臭草种群从CK到D样地,种群领地密度先增大后减小,阿尔泰针茅种群领地密度逐渐减小。优势种替代过程中,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的相互转化影响格局的分布类型,竞争的不对称性影响关联性程度的强弱。
高福元赵成章
关键词:石羊河上游
黑河上游天然草地蝗虫物种丰富度与地形关系的GAM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地形差异性导致的环境异质性为小尺度范围内生物空间格局的形成与维持提供了一种重要机制,是形成物种丰富度差异性的前提条件。借助GIS和S-PLUS软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于7-8月对影响蝗虫分布的地形因子进行了研究,在定量分析黑河上游祁连山区北坡地形的海拔分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区域蝗虫的丰富度与地形复杂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6个样方中共采集蝗虫3149头,隶属于3科10属13种;蝗虫丰富度受地形因子影响的顺序为海拔>坡向>坡度>剖面曲率>平面曲率>坡位;蝗虫的分布在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各个梯度上的分布比较均衡,在海拔、坡向以及坡位的每个梯度上呈二次抛物线分布,坡度上呈递减趋势;从分布的区域上来看,蝗虫在整个区域都有较高的丰富度,但主要分布在海拔2600~2700m区域,坡向上则主要集中在西北坡和西坡,与实际观测情况相一致。蝗虫丰富度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分布状态,反映了地形因子对水热条件的重分配使蝗虫分布格局出现多元化以及破碎化。
李丽丽赵成章殷翠琴王大为张军霞
关键词:草地蝗虫物种多样性地形因子
黄河源区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现状及绩效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实地调查等方式对2004-2006年黄河源区果洛州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果洛州草地生态环境状况,促进了当地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但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项目区没有形成具有市场规模的替代产业,牧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政策上的不合理性。建议通过加强移民教育、发展特色替代产业、提高草地资源管理水平、完善补偿体系等方面对退牧还草政策加以改进,从而使退牧还草工程成为真正的长效工程。
聂学敏赵成章张国辉杨路存
关键词:退牧还草黄河源区绩效
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山丹马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及评价被引量:18
2013年
基于格局、特征和过程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对于科学地制定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策略,维持和改善草地生态系统,提高环境资源有价意识十分重要。利用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费用替代法等方法对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山丹马场草地生态系统提供的8类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山丹马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58.024×107元/年,其中产品提供功能价值、调节功能价值、文化功能价值分别为1.840×107元/年、56.160×107元/年、0.024×107元/年;在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之中,涵养水源、气候调节占有的价值最大,分别占到了所有价值的45.481%和39.277%。因此,保护山丹马场草地生态系统对于遏制祁连山北坡生态环境恶化和保护河西走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焦亮赵成章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价值评估
秦王川土壤酸碱度及盐离子对不同植物的响应被引量:3
2021年
湿地土壤盐分含量既反映了土壤盐渍化程度,也与区域内植物类型相关.以兰州市秦王川湿地为研究对象,采集6种植物下的表层土壤(0-20 cm),即碱蓬(Suaeda glauca Bunge)、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 L.)、紫菀(Aster tataricus L.f.)、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Gaertn.)和早熟禾(Poa annua L.),通过分析土壤pH值、全盐量和可溶性盐离子浓度,探究该区域土壤酸碱性质及盐离子对不同植物的响应.结果表明:秦王川湿地土壤酸碱度总体表现为中性,其中紫菀和早熟禾土壤呈弱碱性;植物与土壤盐渍化的对应关系分别为盐角草和碱蓬—轻盐土,柽柳—盐渍化土,冰草、早熟禾和紫菀非盐渍化土;土壤盐分类型为Ca^(2+)+Mg^(2+)—SO^(2-)_(4)+Cl^(-)型,以硫酸盐为主;土壤离子的对应分布特征为SO^(2-)_(4)盐角草、Cl^(-)碱蓬、HCO-3碱蓬、紫菀和早熟禾,所有阳离子的最高浓度均在盐角草土壤中.因此植物的分布存在酸碱性和盐分的依赖性,且对盐分的依赖性更强,随着SO^(2-)_(4)和Cl^(-)浓度的增加,耐盐植物显现出了生长优势.
段凯祥赵保卫张松林赵成章
关键词:土壤酸碱性植物
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2
2013年
从不同生态功能区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助于认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异质性。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甘州区和民勤县为例,分别计算了河西走廊南部山地、中部绿洲、北部荒漠区2002年和2009年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功能区人类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基本服务价值和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都呈北部荒漠>中部绿洲>南部山地的空间梯度分异;在研究期内,不同生态功能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都呈增长趋势,其中北部荒漠区增加了1.83×108元、中部绿洲增加了0.70×108元、南部山地增加了0.13×108元;农田生态系统基本服务价值,北部荒漠区年均增加0.16×108元、中部绿洲年均增加0.11×108元、南部山地年均增加0.02×108元;使用化肥等导致农田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农业耗水损失价值方面,下游荒漠区年均减少0.11×108元,而中部绿洲年均增加0.03×108元,南部山地变化较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河西走廊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主要是由种植业结构调整引起的,不同生态功能区所受影响程度具有一定差异性。
石福习宋长春赵成章张静史丽丽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河西走廊
基于参与性调查的退牧还草政策可持续性分析——以黄河源区为例被引量:6
2010年
牧户是牧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是退牧还草工程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经济行为和认知响应将会对工程的实施产生重要影响。研究采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就牧户对退牧还草工程的态度,退牧还草工程对牧户的经济影响等问题展开调查,结果表明,黄河源区的牧民已经认识到了天然草地退化的严重性,能够顾全大局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并取得了阶段性生态效益。然而,由于缺乏牧民的广泛参与,政府的移民安置方案缺乏灵活性,移民区产业结构调整水平较低,牧民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大部分牧民认为他们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并影响到退牧还草政策的持续执行。建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牧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整合到工程实施中,将会有利于工程目标的实现。
聂学敏石红霄赵成章
关键词:黄河源区退牧还草可持续发展牧户
黄河源区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绩效与问题被引量:27
2009年
采用实地调查和参与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源区退牧还草政策的生态效益、当地居民对政策的响应以及牧民生计的研究发现,黄河源区的牧民已经认识到了天然草地退化的严重性,能够顾全大局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然而,由于缺乏牧民的广泛参与,政府的补偿政策缺乏灵活性、补助标准低,移民安置和替代产业方案实施效果不理想.虽然退牧还草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生态效益,却影响了牧民的生存和发展,大部分牧民认为他们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希望返回草原生活.因此,为保证黄河源区退牧还草政策的持续性,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的必然选择.
赵成章贾亮红
关键词:黄河源区退牧还草生态效益牧民生计
退牧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被引量:25
2008年
退牧还草是国家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促进牧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退牧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对国家生态政策调整及其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运用AHP方法,构建了以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生态补偿、参与式监测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融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西北退牧还草生态工程的综合评价体系,并确定了指标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高寒草原区、山地干旱草原区、山地荒漠草原区和农牧交错区的退牧还草工程综合效益。
赵成章贾亮红
关键词:退牧还草工程实证研究
狼毒种群小尺度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4
2011年
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关联性对尺度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种群在不同的尺度上往往表现出多种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在黑河上游高寒退化草地,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小尺度上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小尺度上随着种群的发育,狼毒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逐渐向随机分布过渡;两个形体大小程度越接近的种群之间,空间关联性越有可能表现为正关联,随着种群的共同发育,空间关联性逐渐向不显著过渡,形体大小差异程度越大,则越有可能表现为负关联,而较大尺度上空间关联性趋于复杂化。种群个体之间的相互庇护促使狼毒个体的数量不断增长,并通过种内竞争使斑块不断扩张,狼毒种群合作与竞争机制的相互转变实现了种群的扩散。
赵成章高福元盛亚萍董小刚周伟
关键词: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