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学军
作品数: 10被引量:11H指数:2
  • 所属机构: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赵艳茹
作品数:17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卒中 卒中后 小卒中 神经元烯醇化酶 依达拉奉
崔其福
作品数:41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血红素加氧酶-1 卒中 神经保护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颅内
赵艳丽
作品数:15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卒中 动脉 综合征 丘脑梗死
王金刚
作品数:4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性脑出血 老年患者 脑出血患者 硝普钠 尼莫地平治疗
吴锦峰
作品数:13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病因 首发症状 癫痫 低血糖脑病 心理干预
溶血磷脂酸预测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进展性脑梗死与溶血性磷脂酸的关系。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分别于发病24、48、72、2周测定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组间及两组内各时间点进行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的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高于非进展者,差异有显著性,能预测进展性脑梗死。结论:进展性脑梗死。
崔其福赵艳茹赵艳丽张志华王金刚吴锦峰李强解学军乔小东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
幽门螺旋杆菌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消化科门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进行分析,探讨幽门螺旋杆菌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浓度的关系.方法:将随机入组的75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75例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和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测定.结果:不稳定斑块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无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患者斑块不稳定性高于Hp阴性组患者的不稳定性,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患者Lp-PLA2浓度高于Hp阴性组患者Lp-PLA2浓度,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反映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否影响斑块的稳定性;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否影响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
张冰解学军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颈动脉粥样硬化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血清NSE含量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小卒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银杏达莫、胞二磷胆碱基础治疗,研究组研究对象基础治疗再加用依达拉奉(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l,2次/d)。所有患者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NSE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后血清NSE浓度的降低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能有效降低血清NSE浓度,但在治疗急性缺血小卒中过程中非临床必用药物。
解学军赵艳茹
关键词:依达拉奉小卒中神经元烯醇化酶
CD40-CD40L与缺血性脑卒中
2008年
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不稳定性斑块脱落是造成颈动脉及脑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最主要的因素。白细胞分化抗原40及其配体(CD40-CD40L)的高度表达,会激发免疫及炎症反应,导致动脉粥样斑块内局部炎症细胞浸润,促发斑块破裂,进而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因此及时了解颈动脉内膜和斑块的稳定情况,探索预测斑块破损的指标,进行及时干预,对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解学军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CD40CD40L
“模拟病人”在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为探讨模拟病人教学法在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和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两组学生采用模拟病人教学法和传统病例讨论法进行实验教学,并采用模拟病人法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在与病人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能力测试中,实验组的病史采集正确性、体检正确性、和辅助检查正确性、诊断及处理正确性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室检查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病人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并可作为评价学生临床能力的一种方法。
解学军
关键词:神经病学实践教学
脑钠肽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清钠浓度,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BNP的浓度。结果 125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并发低钠血症32例,占25.60%;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占41.67%。基底节区脑血管病病人并发低钠血症最多,占72.00%。脑血管病病人急性期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病人血浆BNP水平最高,且血钠浓度与血浆BNP水平呈正相关(r=0.675,P<0.01)。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增高。结论脑钠肽参与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病理进程,低钠血症能够加重脑血管病病人的病情。
解建军解学军李东芳
关键词:脑钠肽低钠血症急性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小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内皮素-1浓度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在治疗及预防缺血性小卒中过程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口服辛伐他汀、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浓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ET-1、NSE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6个月后上述指标的降低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血清ET-1、NSE浓度,有效改善脑组织缺血损伤。
解学军崔其福赵艳茹赵艳丽
关键词:卒中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内皮素-1神经元烯醇化酶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吞咽康复治疗和综合电刺激与吞咽康复治疗相结合,观察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肺炎的发生率。结论:综合康复组更能提高疗效,有效减少肺炎等并发症,提高其生存质量。
崔其福赵艳茹赵艳丽张志华王金刚吴锦峰周姗晗李强乔栋解学军
关键词:脑卒中
2型糖尿病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浓度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合并糖尿病33例),无卒中病史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8例)。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将本部分研究对象分为无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无斑块组、斑块组)、梗死组(无斑块组、斑块组),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无斑块组、斑块组)、梗死组(无斑块组、斑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清中sCD40L浓度。结果:1、组间:伴有2型糖尿病研究对象血清sCD40L浓度均显著高于无2型糖尿病研究对象血清浓度(P<0.05)。2、组内:斑块梗死组血清sCD40L浓度最高,无斑块对照组血清sCD40L浓度最低,且两组内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糖尿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及血液的高凝状态,能够上调CD40L表达,继发脑血管病的过程中可能启动或者介导了CD40/CD40L信号途径。
解学军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可溶性CD40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