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锦祥
作品数: 80被引量:328H指数:12
  • 所属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所在地区:福建省 厦门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相关作者

李荣冠
作品数:85被引量:395H指数:14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多样性 软体动物 潮间带 群落结构 生态研究
黄雅琴
作品数:52被引量:160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多样性 群落结构 大型底栖动物 滨海湿地 红树林
郑凤武
作品数:49被引量:281H指数:11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群落结构 多样性 生态 多毛类 潮间带生物
郑成兴
作品数:64被引量:396H指数:16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群落结构 生态研究 污损生物 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王建军
作品数:72被引量:335H指数:1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群落结构 污损生物 生态研究 多样性 红树林
洛阳江红树林保护区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研究
本研究对洛阳江红树林保护区中不同生境的断面进行了调查,就红树植物群落对潮间带生物空间分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共获得潮间带生物125种,隶属于8门86科。4务断面的生物种数比较结果显示:米草区(Qch4)(74种)...
黄雅琴李荣冠王建军郑成兴郑凤武林俊辉林和山江锦祥
关键词:红树林森林生态系统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近年来安海湾及邻近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根据2008、2010、2013年3个年度春季在安海湾及邻近海域7个站位的生态调查数据,对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其群落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共计198种,种类组成上以多毛类和甲壳动物为主,不同年度的物种数由2008年的98种逐次增至2013年的118种,且软体动物比例呈上升趋势.单因素相似性分析表明3个年度的群落结构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历年调查的优势种组成已有所变化,尤其是2013年的优势种明显不同于前2个年度.3个年度的平均密度介于369∽780个/m2,平均生物量介于23.22~40.10 g/m2,物种丰富度指数 d 介于3.693~4.265,多样性指数 H′介于3.076~3.782,密度逐次降低,生物量2010年最低,而物种丰富度指数 d 和多样性指数 H′呈现2010年最高,前后年度低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安海湾外的站位平均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 H′高于湾内.聚类结果表明,安海湾内外的群落相似性低,且优势种组成明显差异.与1989年相比,安海湾底栖动物群落发生明显改变.迹象表明,较之前2个年度,2013年安海湾底栖动物群落出现新变化.
林俊辉林和山王建军何雪宝黄雅琴郑凤武李荣冠郑成兴江锦祥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大型底栖动物春季
大亚湾核电站邻近埔渔洲红树林区软体动物生态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本文研究了大亚湾埔渔洲红树林区软体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点,报道软体动物已鉴定有35种,主要由樱蛤科、帘蛤科和汇螺科组成;按种类性质,大多属于广温广盐广布种。平均生物量为51.15g/m^2,平均栖息密度为58个/m^2,群落可划分高、中、低3个分布带,同时简要地分析了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荣冠江锦祥
关键词:红树林软体动物生态学
中国红树林湿地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本文自根据1987—1990年与英国约克大学热带海洋研究所合作研究'红树林生态系统资源保护和管理'项目、1992—1995年'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一中国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子专题:'海南清澜港红树林生...
江锦祥李荣冠黄雅琴
关键词:红树林软体动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台湾海峡西部及台湾浅滩附近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根据1984~1985年台湾海峡底栖生物4次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峡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文中使用了聚类分析方法和群落结构指数,把调查海域分为7个群落分布区,讨论了各群落的分布、结构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首次报道在台湾海峡南部大面积深水区发现短刀偏文昌鱼为代表的底栖生物群落,为资源开发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吴启泉江锦祥徐惠州蔡尔西林双淡郑凤武李荣冠何明海黄心光
关键词:台湾海峡底栖生物多毛纲
厦门西港底栖生物的生态被引量:21
1988年
本文根据1980年11月和1981年2,5,8月在厦门西港调查的底栖生物资料,研究了本区底栖生物的生态特点。结果表明,本区底栖生物333种,主要由多毛类、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组成;其平均生物量46.53g/m^2;平均栖息密度699个/m^2,这两者分布很不均匀,季节变化明显;环境质量和水动力是影响本区底栖生物分布的主要因子。
何明海蔡尔西吴启泉江锦祥林双淡徐惠州刘泉顺郑凤武李荣冠
关键词:底栖生物水生生物软体动物多毛类栖息密度
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生态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报道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109种,其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总种数的89.90%,三者构成潮间带生物主要类群.断面间比较,Sch1断面的种数最少(42种),Sch3断面的种数最多(73种).种类季节变化,以春季种数(83种)大于秋季(59种).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平均生物量12.45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68个/m2.生物量以软体动物居第一位(7.34g/m2),甲壳动物居第二位(2.55g/m2);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第一位(196个/m2),多毛类居第二位(154个/m2).数量垂直分布,生物量以中潮区(15.20g/m2)大于高潮区(12.37g/m2)大于低潮区(9.78g/m2);栖息密度以低潮区(563个/m2)大于中潮区(483个/m2)大于高潮区(56个/m2).数量季节变化,生物量以春季(16.69g/m2)大于秋季(8.21g/m2);栖息密度以春季(677个/m2)大于秋季(58个/m2).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按断面和所处的位置可分为3个群落:Sch1泥沙滩群落,高潮区:黑口滨螺-粗糙滨螺带;中潮区:中蚓虫-鸭嘴蛤-秀丽长方蟹带;低潮区:似蛰虫-焦河篮蛤-鸭嘴蛤带.Sch2泥沙滩群落,高潮区:黑口滨螺-粗糙滨螺带;中潮区:才女虫-鸭嘴蛤-淡水泥蟹带;低潮区:似蛰虫-侧底理蛤-鸭嘴蛤带.Sch3泥沙滩群落,高潮区:黑口滨螺-粗糙滨螺带;中潮区:才女虫-鸭嘴蛤-短拟沼螺-弧边招潮带;低潮区:不倒翁虫-侧底理蛤-齿腕拟盲蟹带.结果分析表明:春季Sch1和Sch2群落不稳定,秋季Sch1、Sch2群落和Sch3群落相对稳定,总体显示,三沙湾西北部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群落发生扰动,初步分析认为与优势种鸭嘴蛤和优势种才女虫季节演替有关.
黄雅琴李荣冠郑成兴郑凤武王建军林俊辉李淑珠江锦祥
关键词: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物种多样性生态
印尼北苏拉威西省红树林湿地的底栖生物多样性初步研究
珊瑚礁三角区(Coral Triangle)孕育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被认为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地带。印尼北苏拉威西省就位于三角区的中部,这里除了有世界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珊瑚礁资源,同时也存在其它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如红树...
林俊辉王建军黄雅琴林和山何雪宝郑成兴郑凤武江锦祥李荣冠
关键词:红树林底栖生物多样性
诏安湾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生态研究
本文报道了诏安湾滨海湿地潮间带生物299种,其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总种数的74.92%,三者构成潮间带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断面间比较,Zch3西屿断面的种数最多(136种),Zch2浮塘断面的种数最少(102种...
李荣冠王建军郑成兴郑凤武林俊辉黄雅琴李淑珠江锦祥
关键词: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特征
文献传递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及其数量分布研究
本文根据2009 年4 月至2010 年1 月按春、夏、秋、冬四个季度在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进行大型底栖生物生态调查获得的资料撰写而成.在漳江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布设了三条断面(ZJ1,ZJ2,ZJ3 断面).另外,...
江锦祥王建军黄雅琴林俊辉林和山李荣冠郑成兴郑凤武刘坤张舒怡李众
关键词:红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