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铁刚
-

-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所在地区:山东省 青岛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常凤鸣

- 作品数:89被引量:27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冲绳海槽北部 底栖有孔虫 冲绳海槽 浮游有孔虫 热带西太平洋
- 李安春

- 作品数:187被引量:1,508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东海内陆架 冲绳海槽 表层沉积物 粒度 沉积物
- 类彦立

- 作品数:61被引量:14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底栖有孔虫 有孔虫 潮间带 AMMONIA 环境限制
- 徐兆凯

- 作品数:57被引量:35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东菲律宾海 沉积物 西菲律宾海 碳循环 沉积物来源
- 南青云

- 作品数:41被引量:28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东亚季风 天然气 地球化学 冲绳海槽 塔河油田
- 东菲律宾海新型富铁锰结壳的古海洋环境记录被引量:6
- 2006年
- 尝试恢复东菲律宾海新型深水水成富铁锰结壳典型样品生长过程中所记录的古海洋环境.通过对其微间距取样样品的地球化学和铀系年代学综合研究,得到了该结壳的3个主要生长阶段及其对应的古海洋环境.第一阶段为晚中新世晚期-早上新世的结壳快速生长期,壳层结构疏松并含有较多的火山碎屑物质,对应着中中新世初期-上新世早期的南极底流活跃和降温;第二阶段为早、中上新世的结壳生长间断期,形成深海粘土沉积,表明此时南极底流的减弱和升温;第三阶段为中上新世以来的结壳缓慢生长期,指示着南极底流的再次活跃和强降温,其强度和范围均超过第一阶段,更利于致密和高纯壳层的发育.研究区的这段古海洋学历史在以往研究中一直不甚明了.
- 徐兆凯李安春蒋富清李铁刚
- 关键词:古海洋环境地球化学
- 南黄海EY02-2孔碳酸盐含量特征与沉积物来源被引量:7
- 2004年
- 南黄海中部泥质区EY02 -2孔柱样碳酸盐含量在0~34、55 %之间变化 ,呈现为大西洋型CaCO3 溶解旋回 ;冰后期以来碳酸盐高含量与高碳酸盐的现代黄河和废黄河物质有关 ;
- 庄丽华阎军常凤鸣李铁刚
- 关键词:南黄海碳酸盐含量沉积物来源
- 青岛湾潮间带活体底栖有孔虫Ammonia aomoriensis(Asano,1951)壳体δ^18O值的季节变化被引量:2
- 2016年
- 近岸浅水底栖有孔虫是陆架海区古环境重建的重要手段,但是至今对其活体的研究非常缺乏。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对青岛湾潮间带活体底栖有孔虫Ammonia aomoriensis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采样,用虎红染色以确认活体。对壳径范围在200-550μm的活体壳体,以每增加50μm壳径为一组,进行δ^18测试。结果显示,A. aomoriensis壳体δ^18的月平均值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温度和盐度一致,与温度反相关,与盐度正相关,即青岛湾A. aomoriensis壳体δ^18值受温度和海水δ^18的影响,其壳体δ^18值表现出了很好的季节性波动。但是A. aomoriensis壳体δ^18的变化滞后于所测温度和盐度约2个月,其记录的是虫体在生长周期内在真实钙化温度下分馏所得的δ^18值。
- 俞宙菲类彦立李铁刚
- 关键词:潮间带
- 深海有孔虫的微体标本定量纯化和制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生物群落结构比对分析、不同种类的鉴定研究,具体的说是一种深海有孔虫的微体标本定量纯化和制作方法。将采集深海沉积物经固定染色,而后取沉积物样品烘干,然后进行浸泡和分散,将样品转移至孔径为300目的筛绢中制成“沙包...
- 类彦立李铁刚
- 文献传递
- 25万年来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作为海水[CO3-2]替代性指标,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对海洋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热带西太平洋WP7 孔和MD06-3054孔浮游有孔虫壳体重量的测定,分析传统壳体重量清洗方法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揭示了250 ka ...
- 秦秉斌李铁刚常凤鸣熊志方郝鹏
- 冲绳海槽晚第四纪千年尺度的古海洋学研究被引量:27
- 1999年
- 对位于冲绳海槽中段近槽底岩芯DGKS96 0 3有孔虫分析、AMS14 C年龄测试和FP 1 2E转换函数计算 ,获得冬季和夏季海水表面古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曲线 .整个岩芯可见 7个冷期和 8个暖期 .全新世中晚期的低温事件、YD、H1、H2、H3和H4事件 ,以及末次冰期中的小冷期均有明显反映 ,说明 5 0kaBP以来的短周期变冷事件很可能具有全球性意义 .冷期时的沉积速率普遍大于暖期 ,全新世为最低 ,可能与海面上升 ,黑潮主轴西移有关 .冲绳海槽是第四纪火山活动高发区 ,可见多次火山活动留下的火山玻璃和浮岩 .
- 刘振夏Y.Saito李铁刚S.Berne程振波李培英李珍F.GuichardG.Floch
- 关键词:冲绳海槽晚第四纪古海洋学
- 西菲律宾海150ka BP以来的有孔虫稳定同位素记录及其古环境意义
- 仇晓华李铁刚
- 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探测体系创新及应用
- 孙松李铁刚于建军吴刚张鑫栾振东颜芳沙忠利张东升胡燕平
- 深海探测与研究需要高技术装备和强大的国力支持,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具备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探测研究能力。经过10余年不懈努力,该项目建成国际一流的我国深海探测与研究体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先进与创新性主要体现在: ...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命探测科学考察船
-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磁化率的环境意义被引量:6
- 2011年
- 对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磁化率的影响因素及其蕴含的古环境信息进行了探讨。对位于浙闽沿岸泥质沉积中心附近的EC2005孔沉积物磁化率、岩性、粒度、常量元素、矿物以及AMS14C测年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EC2005孔沉积物磁化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同层位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60.20~28.06 m层主要受岩性控制,28.06~8.40 m层主要受早期成岩还原作用的影响,8.40 m以上层位可能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岩心底部60.20~41.00 m层磁化率的逐渐降低对应气候暖湿化、湖泊逐渐扩张的过程,这与以往磁化率高值对应于暖湿气候条件的观点不符,说明由于研究区不同,其蕴含的信息也会有所不同;对不同研究区磁化率作为气候代用指标进行应用时要慎重,应该对其指示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 徐方建李安春李铁刚孟庆勇陈世悦林承焰操应长
- 关键词:东海内陆架末次冰消期磁化率成岩作用
- 海底深部生物圈微生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 2005年
- 由于极端环境条件和有限有机碳输入及长期埋藏和矿化,大洋海底深部沉积物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荒漠,根本无法支持任何生命活动。DSDP(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和ODP(OceanDrilling Program)计划的实施对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海底深部生物圈微生物区系在世界大洋沉积物和上部洋壳中的普遍存在是ODP计划的重大发现之一。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在海底深部沉积物中蕴藏着巨大的微生物生物量、生物和分子多样性以及复杂多样的生理生态功能过程。海底深部生物圈微生物正成为生命起源和进化、地球系统进化和演化、全球变化和海洋生物技术开发利用的研究焦点。
- 党宏月宋林生李铁刚秦蕴珊
- 关键词:极端环境生命起源全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