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军
-

-

- 所属机构:青岛大学
- 所在地区:山东省 青岛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
相关作者
- 蒋艳霞

- 作品数:75被引量:3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肾肿瘤 预后 肾细胞癌 膀胱肿瘤
- 于文娟

- 作品数:52被引量:190H指数:9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肾肿瘤 肾细胞癌 预后 临床病理
- 纪祥瑞

- 作品数:136被引量:469H指数:1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胰腺癌 P53 胰腺肿瘤 胃肿瘤
- 张伟

- 作品数:4,840被引量:15,945H指数:4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纤维化 肺间质纤维化 免疫组织化学 香菇
- 张毅

- 作品数:195被引量:394H指数:1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超声诊断 超声 临床病理学 三阴性乳腺癌 梗阻性病变
- 非小细胞肺癌阳性胸水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分析BRAFV600E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阳性胸水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胸水内查见肺腺癌细胞的病例24例其阳性胸水离心沉渣制作细胞块。分离细胞块样品DNA,使用扩增突变系统(ARMS)方法进行PCR扩增,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检测成功率为100%,突变检出率为8%,检出突变2例,男性及女性各1例,FAM信号Ct值分别为18.7及17.8,STD的FAM信号Ct值为18。结论可以应用非小细胞肺癌阳性胸水代替肺癌肿瘤组织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对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靶向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张建李玉军路敏敏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胸水
- PRSS3-mRNA与长链非编码RNA-PRSS3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检测PRSS3-mRNA及lncRNA-PRSS3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探讨二者在PTC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7至10月本院55例PTC及癌旁甲状腺组织的新鲜手术标本,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PRSS3-mRNA及lncRNA-PRSS3P2在PTC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R SS3-mRNA及lncRNA-PR SS3P2在PTC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织;PRSS3P2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相关(P<0.05),而PRSS3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PTC组织中,PRSS3-mRNA和lncRNA-PRSS3P2的表达均明显升高,这提示二者可能参与了PTC的发病过程;PRSS3-mRNA和lncRNA-PRSS3P2可以作为PTC的诊断标志物进行进一步研究。
- 何冰王继纲李玉军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长链非编码RNA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细胞癌及其 TNM分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诊断肾细胞癌(RCC)及其 TNM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5例 RCC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04年 WHO 病理类型的分类和2003年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六版)》肾癌分期标准,采用 CDU 对 RCC 进行 TNM分期,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该组265例 RCC 中,右肾136例(51.32%),左肾129例(48.68%);肿瘤直径1.5~12.8 cm;组织病理学诊断肾透明细胞癌226例(85.28%),肾乳头状细胞癌28例(10.57%),肾嫌色细胞癌5例(1.89%),多房囊性肾细胞癌4例(1.51%),Bellini 集合管癌2例(0.75%)。CDU 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250例(94.34%),CDU 漏、误诊15例(5.66%)。CDU 显示肾脏内低回声或等高回声以及混合回声的肿块,并向周围组织或脏器浸润性生长;各型血流信号均以肾透明细胞癌为主。CDU 与手术病理 TNM分期符合率为90.40%(226/250),T1 N0-1 M0、T2 N0-1 M0、T3 N0-2 M0-1和 T4 N0-2 M0-1符合率分别为92.12%(152/165)、85.71%(36/42)、82.14%(23/28)和100.00%(15/15)。结论CDU 可作为临床诊断RCC 的首选方法,对 TNM分期可提供重要信息。
- 张毅袁梅刘薇王伟王正滨孙立江李玉军
- 关键词:肾肿瘤
- CD147和CK19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诱导因子(CD147)和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47和CK19在272例HCC组织和81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47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53%(200/272),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3.58%(1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19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34%(39/272),CK19在癌旁组织中无表达。在HCC中,CD147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术后无瘤生存时间、肿瘤直径、脉管或门静脉癌栓相关,与性别、年龄、肝硬化、AFP水平、HBV感染、淋巴结转移、病灶数目、肝被膜浸润及卫星灶无关(P>0.05);CK19在HCC中的表达与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肝硬化、卫星灶、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病灶数目、肝被膜浸润、AFP水平、HBV感染及脉管或门静脉癌栓无关(P>0.05)。在HCC中,CD147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的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13个月和48个月(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4个月和60个月(P<0.05);CK19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的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7个月和31个月(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和42个月(P<0.05)。CD147的表达和CK19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61,P=0.317)。结论 HCC中CD147和CK19的表达与预后密切相关,且两者均可作为HCC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
- 王为东李玉军
- 关键词:肝细胞癌CD147CK19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
- 甲状腺钙化性病变超声分型诊断与临床病理学特点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钙化性病变(thyroid calcification lesions,TCL)超声分型诊断与临床病理学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手术及病理证实198例TCL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分析甲状腺钙化性病变超声分型诊断与临床病理学特点及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相关性。结果本组198例TCL中,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者178例(90.40%)。119例(60.10%)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TC)中,乳头状癌101例(84.87%),滤泡状癌11例(9.24%),髓样癌5例(4.20%),未分化癌2例(1.68%);79例(39.90%)良性病变中,腺瘤34例(43.04%),结节性甲状腺肿27例(34.18%),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18例(22.78%)。钙化分型:Ia型74例(37.37%)及Ib型4例(2.02%)均为TC;Ic型20例(10.10%)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9例,TC1例。Ⅱ型37例(23.74%),TC28例,良性病变19例。Ⅲ型20例(10.10%)中,TC8例,良性病变12例。Ⅳ型22例(11.11%)中,TC2例,良性病变20例。V型“例(5.56%)中,TC2例,良性病变9}例。TC并颈淋巴结转移率41.18%(49/119)。68.91%(82/119)癌结节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Ⅱ~Ⅲ级;0-Ⅰ级多为良性结节;Ⅲ级杂乱血流为HT。结论Ia型及Ib型微钙化是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病理学基础,与DTC密切相关;孤立性结节Ⅱ型和Ⅲ型钙化伴Ⅱ,Ⅲ级血流是TC的危险因素;而IC型、Ⅲ型、Ⅳ型和V型钙化则与良性TCL密切相关。CDFI对鉴别良恶性TCL有重要参考价值。
- 张毅袁梅郑淑芳房世保李玉军孙文海
- 关键词: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
- Epo及其受体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0例宫颈癌组织Epo、EpoR mRNA含量,用免疫组化PV-6000方法检测50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Epo、EpoR蛋白表达,并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结果Epo、EpoR mRNA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1.83、173.73,q=4.83、10.86,P<0.05)。Epo、EpoR蛋白表达均为阳性,各组间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78、15.88,P<0.05),Epo、EpoR蛋白表达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明显增加;EpoR蛋白表达与Epo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1)。结论Epo/EpoR的表达可能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
- 王崇娟崔竹梅孙显路李玉军吕振华刘相萍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
- 甲状腺转移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甲状腺转移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8年6月诊断的14例甲状腺转移癌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学表现。结果2010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共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11085例,其中转移性恶性肿瘤14例(均为转移癌),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0.14%。结合临床病史、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定14例转移癌的原发灶分别为肺腺癌5例、肺小细胞癌4例、乳癌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例。13例出现颈部包块,1例查体偶然发现甲状腺结节。有3例病人首发症状为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病理均诊断为肺腺癌转移。结论甲状腺转移癌临床罕见,确诊需要结合临床病史、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肺癌是甲状腺转移癌最常见的原发灶。临床症状以颈部包块为主,甲状腺结节常为肺腺癌所致甲状腺转移癌的首发症状。
- 李玉静何冰王继纲李玉军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肿瘤转移疾病特征病理学
- 肺炎性假瘤6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王敏茹李玉军苏万增徐博
-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临床病理
- 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检测胃下部癌患者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微转移的情况,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连续切片法和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方法检测43例胃下部痛常规病理阴性的43枚第11P组淋巴结,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43例胃下部癌患者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经连续切片法检出有4例4枚淋巴结发生微转移,微转移发生率为9%;应用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法检测微转移发生率为44%,其中包括应用连续切片法检测出有微转移的4枚淋巴结。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法微转移检出率明显高于连续切片法(X^2=13.07,P〈0.05)。胃下部癌第11P组淋巴结微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X^2=8.488,P〈0.05)、浸润深度(X^2=6.473,P〈0.05)及临床分期(X^2=12.022,P〈0.05)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分型、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中存在较高的微转移发生率,其微转移发生率与原发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
- 李宇周岩冰李玉军刘相萍孙琦李世宽徐克锋
-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转移临床病理学淋巴结
- 转移性三阴乳腺癌中CD36的表达与血胆固醇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 武杰丁晓燕张丽陈云庆王丽丽赵涵张翔雁李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