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源培
-

-

- 所属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相关作者
- 姜庆五

- 作品数:794被引量:6,037H指数:3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流行病学 湖北钉螺 农村
- 周艺彪

- 作品数:182被引量:946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湖北钉螺 洞庭湖区 钉螺分布
- 何明祯

- 作品数:49被引量:27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钉螺 血吸虫病 碘缺乏病 疟疾 灭螺
- 赵飞

- 作品数:146被引量:759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肺炎支原体 结核 幽门螺杆菌 结核病 血吸虫病
- 赵根明

- 作品数:386被引量:3,655H指数:2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流行病学 儿童 钉螺 肺炎链球菌
- 基于CBERS—02B星CCD影像的洞庭湖区钉螺孳生地探测
-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其孳生繁殖与血吸虫病的流行密切相关,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人畜化疗方面已得到相对较多的关注,而螺情调查仍采用相对粗糙简单的传统查螺方法,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准确...
- 李源培何明祯周艺彪姜庆五
- 关键词:钉螺孳生繁殖
- 文献传递
- 基于CBERS-02B卫星CCD影像的东洞庭湖区洲滩钉螺孳生地探测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CBERS-02B)卫星CCD影像,结合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关技术,快速确定东洞庭湖区洲滩的可能钉螺孳生地。方法结合湖区洲滩钉螺适宜孳生地的两个典型特征:“冬陆夏水”的季节性淹水和“无草不见螺”,利用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分别计算出“冬陆夏水”区域和有植被覆盖区域,再将两区域叠加确定钉螺孳生地。最后与钉螺洲滩资料进行空间叠加对比验证。结果在东洞庭湖区,以水体差异指数(NDWI)〉0.01确定“冬陆夏水”区域,以植被指数(NDVI)〉0.36确定有植被覆盖区域,两区域叠加即为可能的钉螺孳生地区域。该区域与钉螺点空间资料的叠加对比验证显示符合率高达93.55%,提示预测结果良好。结论CBERS-02B卫星影像可以发现钉螺区域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钉螺指数法(判别式1和2)适合用于湖沼地区洲滩钉螺孳生地的探测。
- 李源培李林瀚何明祯赵飞何忠万卫李君祥姜杰周艺彪姜庆五
- 关键词:钉螺孳生地湖沼地区植被指数
- 湖区钉螺孳生地的微生态环境对钉螺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索微生态环境因素与钉螺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选择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洞庭湖区的草滩为现场,系统抽样查螺并测量部分框的植被盖度、土壤温度,同时采集约30g土壤样本。实验室压螺鉴定死活并分框记数,测量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首先描述钉螺及各影响因素的分布情况,再用广义相加模型拟合分析多种环境因素与钉螺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微生态环境因素共查104框,pH值为4.70。7.92,植被盖度为1%~96%,土壤温度为14.5~32.7℃,土壤含水量为0.07~2.00。环境相关因素的广义相加模型拟合发现湖区植被盖度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微环境因素与钉螺密度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结论各微环境因素与钉螺密度间为平滑函数关系,应考虑用广义相加模型对钉螺分布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采取适宜策略来改变钉螺生态,进而遏制钉螺的繁殖和扩散。
- 李源培王海银周艺彪何忠万伟姜杰姜庆五
- 关键词:湖区钉螺孳生地微生态环境钉螺分布广义相加模型
- 上海市大气污染与某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被引量:4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上海市大气污染物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短期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2年10月31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每日门诊量统计资料和同期上海市大气及气象监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假期效应及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大气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为76~382人次。单污染模型中,二氧化硫(SO2)滞后4 d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最明显,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滞后6 d的影响最明显;SO2、NO2、PM10浓度每增加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上升0.69%(RR=1.006 9,95%CI:1.003 5~1.010 3)、0.54%(RR=1.005 4,95%CI:1.002 8~1.007 9)和0.20%(RR=1.002 0,95%CI:1.001 1~1.002 8)。多污染模型中,调整其他污染物后,所有污染物健康效应估计值均较单污染模型降低,并不改变各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存在正相关。
- 张江华郭常义许慧慧李源培张莉君东春阳施烨闻钱海雷金奇昂
- 关键词:大气污染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
- 山区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世代交替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索自然生态环境下山区钉螺的世代交替情况.方法 2008年2月至2009年7月选择四川省普格县境内的一块典型钉螺孳生地为现场,随机抽样查螺,并观察钉螺交配情况.在实验室条件下测量钉螺体型指标,经压螺鉴定死活后分框计数,随机抽样解剖钉螺确定性别构成.绘制活螺密度、钉螺体型均值、性别构成和交配对数的时间分布图,成螺和幼螺的时间分布图.结果 全年均有活螺存在,其密度呈现高和低的波动变化.三种体型均值表现出一致的时间变化趋势,呈现动态更替现象.幼螺全年存在,幼螺所占的比例从5月开始持续上升,在10月超过成螺成为优势螺.成幼螺存在循环往复的新老交替过程.钉螺各月性别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年4-6月钉螺交配对数较多,为其主要的繁衍期.结论 山区钉螺幼螺全年存在,除10月外的其他各月,成螺均为优势螺.山区钉螺存在一个循环往复的世代交替过程,该过程从5月开始,于10月完成,钉螺种群呈现动态平衡.
- 李源培王海银周艺彪依火伍力刘刚明姜庆五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钉螺
- 血吸虫病传播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数学模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血吸虫病传播过程的描述及防治策略的预测和选择,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代表性的数学模型,概述了血吸虫病传播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 李源培周艺彪姜庆五
- 关键词:血吸虫病数学模型
- 中国碘缺乏病(IDD)监测方案评估的定性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的管理、实施、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完善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监测方案、最终消除IDD提出建议和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山东省、河北省、广东省、吉林省、四川省以及云南省为研究现场,对不同工作层面的IDD防治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IDD监测方案的实施促进了我国IDD监测体系的完善,为消除IDD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监测单位基本能够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但监测过程中重点抽样监测与随机抽样监测的时间间隔短、重点抽样监测抽样范围规定死板、高危监测范围扩大化、各部门间缺乏配合以及全国碘盐监测管理信息平台不稳定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结论我国IDD监测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监测体系,《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是可行、有效的,但是实施细则有待进一步完善。
- 姚保栋赵琦赵根明周艺彪周颖赵飞王和兴何明祯李源培姜庆五
- 关键词:个人深入访谈
- 湖沼地区水位变化对钉螺消长影响的广义相加模型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 探索湖沼地区水位变化对钉螺消长的影响及其规律.方法 选择湖南省岳阳市长江村典型钉螺孳生地为现场,收集2001-2009年间的水位资料和螺情资料,包括平均水位、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及活螺密度、阳性螺密度、有螺框出现率和阳性螺框出现率等.描述水位指标和螺情指标的时间分布情况,用广义相加模型(GAM)拟合分析水位变化与钉螺消长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1-2009年度中当年的平均水位和现场水淹天数对活螺密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二次曲线关系,活螺密度在平均水位为25.0m,水淹天数为120 d时最低.当年的平均水位和上一年的现场水淹天数对阳性螺密度和阳性螺框出现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二次曲线或三次及更复杂分段样曲线关系;对有螺框出现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接近0.05),表现为二次曲线关系.阳性螺密度和阳性螺框出现率在平均水位为25.0 m,上一年水淹天数为110 d时最低;而有螺框出现率在平均水位为25.0 m,上一年水淹天数为160 d时最低.结论 水位变化对钉螺消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非线性的光滑函数关系.水淹天数对有螺框出现率、阳性螺密度和阳性螺框出现率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用GAM拟合水位变化对钉螺消长的影响可能更贴近实际而便于解释,容易发现两者之间的潜在关系和规律.
- 李源培何忠何明祯姜杰李君祥周艺彪张志杰姜庆五
- 关键词:钉螺水位广义相加模型湖沼地区
- 中国湖区五省血吸虫病聚集区域地理信息系统综合探测分析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 综合探测2008年中国湖区5省血吸虫病传播的聚集区域,为血吸虫病防治提供依据,也为相关疾病聚集区域探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县级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上构建空间数据库,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局部空间自相关Getis-Ord Gj与SaTScarn软件综合探测血吸虫病聚集区域,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提示从整体研究区域来看,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布呈现空间聚集性(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提示有50个县(区)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z值均>0,提示存在高值聚集;SaTScan统计结果探测出5个聚集区域,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结果较为吻合.结论 湖区5省沿江地区仍然是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的重点,尤以湖北、湖南两省交界地带空间聚集性最高、范围最大.
- 赵飞朱蓉张丽娟张志杰李源培何明祯周艺彪郭家钢赵根明姜庆五
- 关键词:血吸虫病地理信息系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同期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0年7月26日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患病情况。结果应调查898例,实查866例,实查率96.44%,患者现患率和感染例次现患率分别为3.00%和3.23%;logistic回归显示,在排除混杂因素后,年龄、动静脉插管、化疗和住院天数是医院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控制工作应重点关注年龄>60岁、有动静脉插管、化疗以及住院天数较长的患者。
- 陈翠芳李源培尹明敏陈春燕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