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利华
-

-

- 所属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秋菊

-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艺术性 教学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 石义彬

- 作品数:102被引量:722H指数:1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媒介 新媒体 互联网 受众 网络
- 王雅莉

-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外国文学 大学生 教育对策 网络素养教育 网络素养
- 高英波

- 作品数:3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省人民政府
- 研究主题:公共理性 个案 激情 网络舆论 网络
- 杨丹

-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突发事件 应急联动 党建 城市社区治理 学科建设
- 女性主义视域中的大众传媒批判被引量:6
- 2009年
- 大众传媒在社会性别角色观念和女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大众传媒领域的性别偏见和歧视加以揭示和批评,主要就大众传媒对传统男性统治的"权力"关系体系的再现,以及大众传媒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对女性价值的物化进行分析,笔者以为应当减少大众传媒对传统性别歧视的建构与影响。
- 严利华石义彬
- 关键词:大众传媒女性主义刻板印象
- 公共领域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思考被引量:2
- 2010年
- 公共领域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极大关注。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发生、发展及转型的研究为我们探讨公共领域理论提供了蓝本。抛开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从而为我们研究中国公共领域的现实问题提供一些思考。
- 严利华
- 关键词:公共领域理论
- 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失焦现象及其启示被引量:23
- 2016年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广大民众依靠互联网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知情权、话语权,舆论难以被一方主导。因而在突发事件处置和舆论引导中,必须坚持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统一,抢先发布权威信息,整合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及时应对谣言。
- 严利华陈捷琪
- 关键词:突发事件主流媒体
- 大众传播媒介、公共领域与政治认同被引量:5
- 2009年
- 本文通过对哈贝马斯、汤普森、巴赫汀的公共领域思想脉络的分析,考察相关的公共领域对公共性以及媒介的不同论述和观点。对一个政治共同体而言,媒介这个可见性的空间,仍是公众之间交往所不可或缺的公共领域,媒介对这个政治共同体而言,也具有构成性的意义。在全球化的趋势中,现代社会面临着文化和群体之间的冲突,公共领域中自由与平等的沟通,仍是解决冲突和寻求可以共存的协议的首要方式。这种沟通不在于是否是理性的论辩或是可否达成普遍性的共识,而是透过众多不同的公共领域不间断的叙述,和对自我存在的再描述,而能逐渐扩大公民之间的政治认同。
- 张学标严利华
- 关键词:公共领域公共性政治认同哈贝马斯汤普森
- 大众媒介与社会公正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剧烈的社会转型与变革让社会公正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媒介伦理问题作为大众传媒与社会公正关系的实质使得二者有史以来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为社会向更加公正的方向迈进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但也不得不面对其带来的关于社会公正的困惑。尽管如此,我们仍有理由期许,社会公正的基本气质与精神将扩散到更加广泛的角落。
- 严利华
- 关键词:大众媒介社会公正新媒介时代
- 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困境被引量:4
- 2015年
- 伴随着日益频发的突发事件和网络影响力的提升,网络对突发事件的传播和网络舆情对突发事件的聚焦越来越动力十足,这动力是互联网与突发事件契合作用的结果。但也正因为这种契合作用,将我们置于网络舆情治理的困境之中。
- 严利华
-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 新媒介与公共领域构建被引量:5
- 2009年
- 新媒介和公共领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笔者从二者的界定入手,阐述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环境为公共领域的构建提供的可能性和现实障碍。
- 严利华
- 关键词:新媒介公共领域
- 面向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策略
- 规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应对的协同性特点,以及高效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客观要求,决定了有必要在"大应急"理念下加强应急联动建设.结合中国当前的应急管理体系,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联动中存在诸多不足.可从&qu...
- 严利华高英波
- 关键词:政府部门应急联动资源整合
- 大学生网络素养状况调查与网络素养教育对策——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对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生的网络素养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率较高、目的性多样化。但对网络的批判力较弱,使用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对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了解模糊,参与度低。对此,学校应营造网络素养教育氛围,整合资源,重视师资培训,开展实践,强化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 严利华张秋菊王雅莉
-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教育
-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及其自我调整被引量:6
- 2012年
- 文章从网络素养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来自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入侵、技术更新、高风险社会和市场化浪潮等方面的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在此基础上,重点阐明并落脚到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自我知识结构调整。
- 严利华
- 关键词:网络素养教育自我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