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培道
作品数: 315被引量:1714H指数:22
  • 所属机构:重庆大学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金属学及工艺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潘复生
作品数:1,276被引量:4,122H指数:3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镁合金 变形镁合金 镁 合金 力学性能
周守则
作品数:76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高速钢 铝合金 稀土 铸态组织 碳化物
石功奇
作品数:54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研究主题:高速钢 金属基复合 失效方式 复合材料 铝合金
蒋斌
作品数:431被引量:981H指数:16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镁合金 电刷镀 镁 镁合金材料 镁合金板材
彭建
作品数:187被引量:588H指数:14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镁合金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镁合金组织 镁
高速钢铸态组织的空间形态
高速钢和深腐蚀试样及电解萃取粉末试样的电镜观察表明:随着高速钢成份的改变,共晶碳化物的成份还有许多种;骨骼状共晶周围有一层碳化物“墙”;羽毛状共晶碳化物的片块上有明显的生长台阶;δ—共析体中的碳化物呈丝束状。(本刊录)
丁培道周守则
关键词:高速工具钢铸态组织碳化物共晶酚醛塑料
Al_2O_3+ZrO_2层状复合陶瓷的表面抗裂纹行为及抗热震性能被引量:6
2004年
用压痕—强度法获得了Al2O3+ZrO2单层和层状陶瓷的表面抗裂纹曲线,用压痕法测试了2种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分析了材料的表面抗裂纹行为、抗热震性与断裂形貌,强韧化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Al2O3+ZrO2层状陶瓷对表面裂纹表现出不敏感性,临界热震温差为400℃,高出单层陶瓷150℃左右。进一步分析表明:2种陶瓷的表面抗裂纹及抗热震性能与材料的强韧化机制密切相关。表面压应力作用强化了相变增韧效果,改善了材料的表面抗裂纹性能和抗热震稳定性等力学性能。
陈蓓丁培道程川周泽华
关键词:抗热震性压痕压痕法
咪唑及其衍生物分子的电子结构与缓蚀性能的关系被引量:5
2002年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 ,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咪唑及其衍生物分子在酸性NaCl介质中对 2 0碳钢的缓蚀性能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结果表明 ,缓蚀效率 η与缓蚀剂分子的EHOMO,ELUMO和偶极矩D之间存在较好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 η =- 5 47EHOMO+10 8 2 1ELUMO- 8 2 8D - 39 90 ,相关系数r为 0 986 .
罗红群李忠彬李念兵彭敬东张胜涛丁培道
关键词:咪唑衍生物分子电子结构缓蚀性能缓蚀效率量子化学
稀土对6063合金均匀化退火组织的影响被引量:5
1989年
本文研究了混合轻稀土(0~0.25%)对6063合金均匀化过程和退火组织的影响,讨论了稀土含量、铁含量与均匀化温度和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稀土(~0.2%)能明显缩短均匀化时间,改善均匀化组织.对6063RE合金而言,过高的均匀化温度和过长的均匀化时间都是不可取的.
周守则潘复生丁培道刘晶元陈家应
关键词:稀土均匀化退火显微组织
新型高速钢及表面热处理的发展现状被引量:2
1999年
高速钢仍然是最重要的工具材料之一。综述了新型高速钢及表面热处理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着重分析讨论了新型低合金高速钢、超硬高速钢、高速钢基复合材料,以及激光表面热处理和PVD涂层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汤爱涛潘复生丁培道雍岐龙
关键词:高速钢金属基复合材料
浸渗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采用廉价SiO2 原料,利用浸渗方法获得了Al2O3/Al复合材料。研究表明:熔融铝合金可在空气中自动浸入SiO2,无需真空或外加压力;自浸渗过程与铝合金成分无关;SiO2 坯体中助渗剂不是浸渗的控制条件。实验还分析讨论了浸渗温度,浸渗时间和SiO2
周正丁培道
关键词:二氧化硅浸渗铝基复合材料
AZ61B镁合金热变形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采用等温压缩试验,测定了AZ61B镁合金材料在热变形条件下的流变应力,分析变形条件对流变应力的影响规律,借助于经验公式描述高温变形动力学,计算了合金的热变形激活参数,探明了AZ61B合金试验变形条件下主要的软化机制为动态再结晶.
于翔丁培道彭健
关键词:镁合金热变形动力学
双辊薄带连铸熔池液面波动及流体混合特征模拟研究
本文按照相拟理论的原理,制作了模拟熔池内液面波动和流体混合的动态物理模型,分别采用超声波浪高仪和电导仪测定了不同结构尺寸的水口和工艺条件下熔池内液面波动和流体混合状况,得到了水口结构尺寸和工艺参数对熔池液面波动和流体混合...
文光华祝明妹何俊范丁培道王纪元
关键词:双辊薄带连铸液面波动
文献传递
浇注温度对双辊薄带凝固组织影响的模拟预测被引量:3
2004年
在已建立的理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以 1Cr18Ni9Ti不锈钢为研究对象 ,模拟预测了在薄带厚度保持不变条件下浇注温度对薄带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区比例、柱状枝晶间距和取向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浇注温度升高 ,1Cr18Ni9Ti不锈钢双辊薄带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区比例首先增大 ,然后又逐渐减小。而柱状枝晶取向度和枝晶间距则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但在较高的浇注温度条件下 ,柱状枝晶间距在凝固结束时有突然增大的趋势。
杨明波潘复生丁培道
关键词:双辊薄带浇注温度凝固组织
高速钢共晶碳化物的金相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石功奇丁培道周守则
关键词:高速钢共晶碳化物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