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德强
-

-

- 所属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刘如恩

- 作品数:89被引量:27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 研究主题:面肌痉挛 中脑神经干细胞 视神经 伽玛刀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邓兴力

- 作品数:104被引量:252H指数:8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中脑神经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小胶质细胞 基因修饰
- 赵洪洋

- 作品数:493被引量:1,83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胶质瘤 伽玛刀 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 NOGO-A
- 冯忠堂

- 作品数:190被引量:493H指数:11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脊髓 BDNF NT-3 挤压伤 脊髓损伤
- 杨智勇

- 作品数:168被引量:345H指数:8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神经干细胞 中脑神经干细胞 NURR1 小胶质细胞
- GDNF基因修饰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的建立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建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方法以RT-PCR扩增GDNF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至质粒pEGFPN1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GDNF,经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后,以FuGENE HD转染试剂介导转染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鉴定GDNF的表达,诱导分化后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其分化能力。结果RT-PCR产物为650bp的特异片段,重组质粒pEGFPN1-GDNF经酶切产生650bp和4.7kb的片段,序列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表明GDNF基因修饰细胞能正确表达GDNF且基因修饰不影响其增殖与分化。结论建立GDNF基因修饰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为进一步应用其开展帕金森病的细胞移植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 邓兴力刘如恩郭京冯忠堂王武雷德强李红艳陈志华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中脑神经干细胞基因转染
- 胎鼠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与诱导分化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传代及鉴定的方法。方法显微解剖分离E14d胚胎大鼠脊髓组织,用机械吹打法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及N2的DMEM/F12(1∶1)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待形成克隆球后进行传代培养。取第3代培养的细胞分别进行Nestin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诱导分化后β-Ⅲ-tubulin、GFAP、CNPase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E14d胚胎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培养72h后可形成悬浮生长的神经球,7~10d后即可传代。经传代扩增后得到大量同源的Nestin免疫阳性的细胞克隆球,经诱导分化后大部分细胞分化为GFAP免疫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和CNPase免疫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少量细胞分化为β-Ⅲ-tubulin免疫阳性的神经元。结论成功从胚胎大鼠脊髓组织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为进一步开展脊髓疾病的细胞移植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 雷德强赵洪洋邓兴力刘如恩张方成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脊髓细胞培养
- 颅内复杂动脉瘤被引量:10
- 2010年
- 颅内复杂动脉瘤不仅包括颅内巨大(传统意义上指直径>25mm)动脉瘤,而且包括形态特殊、部位特殊、瘤颈特别、瘤体穿支血管多、难以定位的小动脉瘤以及多发性动脉瘤;其导致的进行性神经功能缺失、高风险的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血栓脱落,使其治疗变得十分困难,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如何明确定义、优化诊断和选择最佳治疗方式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 赵洪洋雷德强
- 关键词:复杂颅内动脉瘤
- 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2
- 2008年
-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至今仍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据报道,其年发病率为(20~40)/100万。目前因脊髓损伤造成的劳动能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并发症等严重问题日益困扰整个社会。随着人们对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各种治疗方法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文将概括介绍近年来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
- 雷德强赵洪洋刘如恩邓兴力
- 关键词:脊髓损伤INJURY病理生理过程年发病率并发症
- 头痛都要做CT检查吗?
- 2016年
-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好帮手”
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能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以获得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图像,从而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 雷德强赵洪洋
- 关键词:CT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立体图像透过率
- pEGFPN1-GDNF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 2008年
- 目的构建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COS-7细胞内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从U251细胞总RNA中扩增GDNF cDNA,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经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后,以FugeneHD介导转染COS-7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鉴定其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RT—PCR产物为650bp的特异片段,重组质粒pEGFPN1-GDNF经双酶切产生650bp和4.7kb的片段,测序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完全一致。将其转染COS-7细胞后,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DNF蛋白能在COS-7细胞中正确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EGFPN1-GDNF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开展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 邓兴力刘如恩杨智勇冯忠堂郭京雷德强李红艳陈志华
-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
-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应用6-羟多巴胺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行为学评估。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6-羟多巴胺注入大鼠前脑内侧束和腹侧被盖区,观察阿朴吗啡诱发大鼠旋转行为的变化。结果 50只大鼠中有39只(78%)经阿朴吗啡诱导后恒定向健侧旋转(旋转速度>7 r/min),帕金森大鼠模型复制成功。结论成功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为进一步开展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 邓兴力雷德强刘如恩杨智勇冯忠堂
- 关键词:帕金森病动物模型6-羟多巴胺
- 荧光蛋白、超顺磁氧化铁双标胎鼠神经干细胞建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EGFP)、超顺磁氧化铁(SPIO)双标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方法以质粒pEGFPN1转染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后用SPIO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表达情况;普鲁士蓝染色、透射电镜鉴定SPIO标记;体外诱导分化,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其分化能力。结果基因转染12h后EGFP开始表达;普鲁士蓝染色显示SPIO标记满意,透射电镜显示SPIO位于吞饮小泡和胞质内;体外诱导分化研究表明EGFP、SPIO双标不影响其增殖与分化。结论成功建立了EGFP、SPIO双标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
- 刘如恩邓兴力郭京冯忠堂王武雷德强李红艳陈志华
- 关键词:超顺磁氧化铁中脑神经干细胞
- IL-10对脊髓损伤后NF-κB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研究IL-10对脊髓损伤后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脊髓半切损伤模型;每一小组在伤后半小时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在不同时间点快速取出伤段脊髓液氮冻存;常规方法提取脊髓组织核蛋白完成核蛋白定量;通过TransAMTMNF-κBP65试剂盒检测NF-κВP65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脊髓组织中均存在NF-κBP65表达且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各小组NF-κBP65的活性较对照组均不同程度受到抑制;IL-10对各时间点(1,4,6,12,24h)半切损伤后脊髓组织中NF-κBp65表达的抑制率分别是12.0%,28.4%,23.8%,15.2%,17.4%。结论IL-10对脊髓损伤后炎症介质核因子NF-κB表达有抑制作用。
- 雷德强赵洪洋张方成刘如恩邓兴力
- 关键词:白介素-10脊髓损伤早期炎症核因子-ΚB
- BDNF、EGFP基因修饰大鼠胚胎腹侧中脑神经干细胞的建立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建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修饰大鼠胚胎腹侧中脑神经干细胞(mNSCs)。方法以FuGENE HD转染试剂介导质粒pcDNA3-BDNF、pEGFPN1共转染第三代E14大鼠胚胎mNSCs。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表达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鉴定BDNF的表达;体外诱导分化后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其分化能力。结果基因转染12 h后EGFP开始表达;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BDNF能在细胞中正确表达;体外诱导分化研究表明BDNF、EGFP基因修饰不影响大鼠胚胎mNSCs的增殖与分化。结论成功建立了BDNF、EGFP基因修饰大鼠胚胎mNSCs,可为进一步开展帕金森病的细胞移植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 邓兴力刘如恩冯忠堂郭京杨智勇雷德强李红艳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中脑神经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