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笑雷
作品数: 66被引量:266H指数:9
  • 所属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温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闫竞一
作品数:36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胃肠间质瘤 大肠癌 胃肠道间质瘤 生长抑素 NS-398
姚建高
作品数:121被引量:336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肠内营养 术后疲劳综合征 胃癌 诊断与外科治疗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黄颖鹏
作品数:50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 GIST 胃肠间质瘤 外科手术
余震
作品数:200被引量:1,17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术后疲劳综合征 肠外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胃肿瘤
余作黔
作品数:42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术后疲劳综合征 肠内营养 参麦注射液 胃癌患者 胃癌病人
术前骨骼肌质量减少对胃肠间质瘤病人术后伊马替尼治疗副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术前骨骼肌质量减少对中高危胃肠道间质瘤病人术后辅助伊马替尼治疗1年期间副作用的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7年我院中高危病人胃肠道间质瘤病人111例。根据术前L3SMI,分成肌肉质量减少组(S组,n=60例),无肌肉质量减少组(C组,n=51例),比较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术前1月至服药后3月、6月和1年的血白蛋白,肌酐和CT第3腰椎骨骼肌指数的变化以及伊马替尼药物副作用。结果:S组术前和术后3月血白蛋白水平较C组低,(P <0.05);两组血肌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术前较本组术后3月,术后6月和术后12月偏低(P <0.01);S组第3腰椎骨骼肌指数在术前及术后均较C组偏低(P <0.05)。同时,S组水肿,疲乏,腹泻和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比例较C组高(P <0.05)。结论:合并肌肉质量减少的中高危胃肠道间质瘤病人伊马替尼的药物毒副反应更加明显,术后辅助治疗期间第3腰椎骨骼肌指数恢复更加缓慢。
董千铜陈琛斌陈伟哲张昭闫竞一陈笑雷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被引量:53
2001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11例均行CT平扫 ,8例加做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层距均为 10mm。结果  11例肿瘤 ,发病部位以回肠最常见 ,占 10例。肠壁环形增厚型 7例 ,其中 5例见肠腔呈动脉瘤样扩张 ;肠腔内息肉样肿块型 4例 ,3例继发肠套叠。该2型同时伴有肠系膜淋巴结多发肿大 7例 ,其中 1例见“夹心面包征” ;受累肠段显著较长或呈多发节段性分布 4例。CT初诊肿瘤检出 9例 ,定性诊断准确 7例。结论 肠壁增厚型和肠腔内息肉样肿块型是小肠原发性淋巴瘤的 2种主要CT表现类型。伴有肠系膜淋巴结多发肿大的肠壁增厚或肠腔内分叶状肿块、“动脉瘤样肠腔扩张征”、“夹心面包征”、受累肠段较长及呈多发节段性分布是小肠原发性淋巴瘤的主要特征性CT表现 ,具有较可靠的定性诊断价值。
郑祥武吴恩福程建敏陈笑雷朱启建
关键词:小肠肿瘤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
p14<'ARF>抑癌基因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
【目的】p14<'ARF>基因是一种新的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它主要使细胞阻滞于G<,1>期和G<,2>—M期.许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和p14<'ARF>基因的变异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研究p14<'ARF>、p53蛋...
陈笑雷
关键词:胰腺癌P53基因生物学行为
文献传递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新进展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是一种源于胃肠道原始间质细胞,缺乏分化或未定向分化的非上皮肿瘤,以梭形细胞为主要成分,它不同于典型的平滑肌和神经源性肿瘤,是消化道独...
黄智勇陈笑雷
文献传递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耐力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后,大鼠的耐力和氧化应激的变化,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SAP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SAP等渗盐水组(NSG),SAP鱼油治疗组(FOG)和对照组(CG)。NSG组和FOG组均应用3.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法诱导SAP模型。模型制备后,NSG组和FOG组分别注射等渗盐水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连续注射7 d,并于第1、3、5和7天进行改良大鼠鼠尾悬吊试验,观察大鼠的耐力。于7 d后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血清淀粉酶、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浓度的变化和大鼠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FOG组大鼠的耐力明显优于NSG组,仅次于CG组。FOG组与NSG组比,GSH-PX活力明显升高,MDA活力明显降低,且MDA与改良大鼠鼠尾悬吊试验阈上面积及总静止时间有相关性。FOG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轻于NSG组。结论:SAP大鼠经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后耐力明显增强,抗氧化水平有所改善。
陈震余震刘纳新陈笑雷章晓东历金雷黄卡特
关键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重症急性胰腺炎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谷胺与奥曲肽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胃泌素(GAS)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而生长抑素(SS)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可抑制大肠癌的生长。本研究旨在观察研究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及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奥曲肽)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丙谷胺与生长抑素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具体调控机制。
闫竞一沈贤章圣辉陈笑雷周宏众黄颖鹏
关键词:人大肠癌细胞周期奥曲肽对丙谷胺胃泌素受体拮抗剂结直肠癌细胞
丙谷胺联合NS-398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联合环氧合酶-2抑制剂(NS-398)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人大肠癌LoVo细胞株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加入丙谷胺6个稀释度1.0、3.0、5.0、6.0、8.0、10.0 mmol/L及NS-398 6个稀释度0.01、0.1、1.0、10.0、100.0、1000.0μmol/L连续培养24 h后用噻唑蓝(MTT)比色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单用丙谷胺稀释度为6 mmol/L,单用NS-398稀释度为100.0μmol/L及两者的混和液作用24、48、72 h后检测肿瘤细胞抑制率;单用丙谷胺稀释度为6 mmol/L,单用NS-398稀释度为100.0μmol/L以及2者的混和液作用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丙谷胺与NS-398均能抑制LoVo细胞株增殖,丙谷胺与NS-398能协同作用,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且协同作用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两者均能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从G1期到S期的转化,两者联合用药抑制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丙谷胺与NS-398均能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从G1期到S期的转化从而抑制LoVo细胞株的增殖,两者合用具有协同抗癌作用。
闫竞一陈笑雷沈贤章圣辉周宏众黄颖鹏
关键词:大肠癌LOVO细胞丙谷胺NS-398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区域动脉灌注治疗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探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999年8月以来采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12例IPN病人,其疗效与1995年6月以来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22例IPN病人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组的死亡率为36.4%、并发症发生率为72.7%、二(多)次手术率为22.7%、住院时间为(43.0±12.0)d、住院费用为(8.77±3.74)万元,而早期区域动脉灌注组的死亡率为8.3%(P<0.01)、并发症发生率为27.2%(P<0.05)、中转手术率为16.7%(P>0.05)、住院时间为(27.1±4.7)d(P<0.01)、住院费用为(4.09±1.46)万元(P<0.01)。结论 在IPN的早期可采用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在区域动脉灌注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病灶局限化或形成胰腺、胰周脓肿时可中转手术治疗;对于胰周渗出量较多、病情特别严重的病例在行区域动脉灌注治疗的同时可联合早期简化手术引流。
周蒙滔张启瑜陈笑雷余正平郑晓风姚建高施红旗
关键词:感染性胰腺坏死区域动脉灌注手术方法预后
吡格列酮及全反式维甲酸对胃癌SGC-7901细胞株PPARγ基因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PGZ)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以及对PPARγ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PGZ(25、50、100μmol/L)、ATRA(0.1、1、10μg/L)及两者合用(PGZ 50μmol/L+ATRA 10μg/L)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PPARγ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PGZ及ATRA均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两者合用效应比单独使用更显著(P〈0.05)。PGZ(50μmol/L)及ATRA(10μg/L)作用72h后均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PPARγ基因表达,且两者合用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Z及ATRA可能通过下调PPARγ mRNA表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
陈亦明余震陈笑雷张培趁余作黔姚建高
关键词:吡格列酮全反式维甲酸胃癌PPARΓ基因表达
伴有腹内脏器伤的胰腺损伤诊治
2003年
程骏陈哲京陈笑雷姚建高蒋飞照
关键词:腹内脏器伤胰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