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坤
-

-

- 所属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 张贺秋

- 作品数:259被引量:51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HCV 抗原 克隆表达 丙型肝炎
- 宋晓国

- 作品数:151被引量:3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抗原 HCV 克隆表达 丙型肝炎
- 王国华

- 作品数:155被引量:333H指数:9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抗原 HCV 克隆表达 丙型肝炎
- 凌世淦

- 作品数:163被引量:43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HCV 丙型肝炎 抗原 表位
- 冯晓燕

- 作品数:121被引量:176H指数:6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结核分枝杆菌 抗原 克隆表达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体外培养细胞模型的初步探讨
-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随着丙型肝炎病原学的确定、抗HCV抗体及HCV-RNA检测方法的建立,国内外对丙型肝炎的研究日趋深入。但目前尚无特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研究丙型...
- 张贺秋王国华陈坤徐元基夏芳凌世淦陈德蕙
- 关键词:HCV感染细胞丙型肝炎病毒体外培养细胞
- 文献传递
- 甲型H1N1流感血凝素抗原及其在抗体检测试剂中的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型H1N1流感血凝素(HA)抗原,还公开了该抗原在制备甲型H1N1流感血凝素抗体检测试剂中的用途。本发明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现有甲型H1N1流感HA序列进行分析,筛选出5个抗原区段进行克隆表达,并通过甲...
- 修冰水张贺秋房涛宋晓国王国华陈坤冯晓燕朱翠侠何竞
- 文献传递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双抗原夹心法酶联免疫试剂的初步临床评价被引量:24
- 2006年
- 目的对研制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检测试剂进行临床评价。方法以克隆表达的HCV多表位嵌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多表位嵌合蛋白修饰后用于标记抗原,研制HCV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检测试剂;检测血液筛查阴性标本440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标本90份,HIV抗体阳性标本10份,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90份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标本259份。结果对259份HCV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时,有3份标本未检出,应用ChironRIBA确认试剂检测后,结果为阳性。其余标本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采用HCV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检测试剂共检测889份标本,其中只有3份标本结果不一致,总符合率99.7%,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
- 张贺秋王国华陈坤宋晓国冯晓燕王祎查祎邱艳李少波
- 关键词:酶免疫分析丙型肝炎病毒
- 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功能区抗体与病毒核糖核酸的相关性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不同功能区抗体的免疫应答及与HCV RNA浓度的关系。方法 克隆表达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功能区优势表位抗原蛋白(HCV-C、NS_3、NS_4、NS_5和HVR1),建立单片段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并以定量HCV RT—PCR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CV RNA浓度。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HCV不同功能区抗体检出有较大的差异,HCV-C、HVR1检出最高,其次为NS_3、NS_4和NS_5。结论 HCV—C、NS_3、NS_4、和HVR1抗体滴度与HCV RNA浓度均有较好的相关性。
- 张贺秋王国华陈坤修冰水宋晓国刘荷中凌世淦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病毒核糖核酸免疫应答ELISA法RT-PCR法
- 检测血管生长因子作用的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被引量:154
- 1993年
- 采用改良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技术,探讨血管生长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是将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或某些细胞因子,置于孵育9d鸡胚的CAM膜上,继续孵育3d后取膜,观察新生毛细血管的数量、长度与粗细,发现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培养上清液促血管生长作用较强。
- 付生法陆应麟张朝山陈坤
- 关键词:绒毛尿囊膜肿瘤血管生长因子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不同功能区抗体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功能区抗体的免疫应答。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克隆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 c、NS3、NS4、NS5和HVR1抗原 ,分别包被酶联板 ,以间接ELISA法检测 1991~ 2 0 0 2年采集的 5 8名丙型肝炎患者的 14 4份血清不同功能区抗 HCV。结果 其中 5 0名 (86 .2 0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 5种相应抗 HCV呈持续阳性。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HCV c、NS3、NS4、、NS5和HVR1抗体无明显变化 ,未发现这 5种抗体与自愈的关系。
- 张贺秋王国华陈坤宋晓国修冰水凌世淦
- 关键词:随访研究
- 梅毒螺旋体优势表位抗原嵌合表达蛋白对国家参考品的反应性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采用含梅毒螺旋体 (Tp)不同优势表位抗原连接嵌合表达 ,筛选用于ELISA试剂检测梅毒抗体的多表位抗原。方法 筛选Tp优势抗原表位 ,进行不同的连接嵌合表达 ,用于ELISA试剂检测 3 0份国家参考品血清。结果 不同抗原组合连接 (Tp15 47、Tp42 15 47、Tp17 42 15 47)对血清的反应性不同。结论 含有多个抗原表位的嵌合抗原 。
- 陈坤张贺秋宋晓国王国华朱翠侠刘荷中邱艳凌世淦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
- SARS病毒不同基因区抗原与SARS患者血清反应性的研究
- 2004年
- 目的 研制非典型肺炎病毒 ( SARS病毒 )不同基因区抗原 ,探讨 SARS病毒感染机体不同基因区抗体免疫应答。方法 根据目前已知 SARS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质 ,运用计算机抗原表位预测技术 ,筛选 4种 SARS病毒主要抗原表位。合成抗原表位基因 ,克隆到表达载体 p BVIL1 ,在 E.coli中表达 S蛋白和 N-蛋白 ,E-蛋白和 M-蛋白为合成肽。结果 用 SARS病毒编码的 S( Spike)蛋白、M-蛋白、N-蛋白和 E-蛋白分别与 46份 SARS患者恢复血清反应 ,检测血清中 Ig G抗体 ,结果 S蛋白、N-蛋白、E-蛋白和 M-蛋白检出率分别为 71 .7% ( 33/4 6) ,89.1 3% ( 4 1 /4 6) ,30 .43% ( 1 4/4 6) ,5 2 .1 7% ( 2 4 /4 6)。结论 感染 SARS病毒病人血清中 S蛋白、M-蛋白、N-蛋白和
- 陈坤张贺秋王国华宋晓国于继云邱艳朱翠侠凌世淦
- 关键词:SARS病毒反应性
- 抗-HCV不同功能区抗体滴度与HCV RNA相关性的研究
- 本文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不同功能区抗体的免疫应答及与HCVRNA浓度的关系;克隆表达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功能区优势表位抗原蛋白(HCV-C、NS3、NS4、NS5和HVR1),建立单片段ELISA法检测抗HCV抗体,并以...
- 张贺秋王国华陈坤修冰水宋晓国刘荷中凌世淦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滴度抗原蛋白免疫应答
- 文献传递
- 丙型肝炎病毒T细胞表位的筛选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在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Cvirus,HCV)不同变异株中 ,筛选高保守的能涵盖多种MHC限制类型的T细胞表位 ,并构建重组表位抗原的原核表达质粒。方法 :检索文献并结合MHC限制型 ,从中遴选出功能明确的T细胞表位 ;利用Goldkey软件 ,建立HCV全长蛋白序列数据库 ;从中分别截取各个表位所在区段 ,对所选取的表位进行同源性比较 ;从中选取保守性强的部分表位 ,用化学法合成表位基因 ,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VIL1中 ,构建多个融合表达质粒并在E .coli表达。结果 :从文献中获得HCV免疫优势性T细胞表位 18个 ,在由 5 5条全长HCV序列组成的数据库中进行比较 ,获得了大量有关表位保守性的信息 ,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所构建的 5个表达质粒pBVIL1_T1~T5经鉴定后 ,在大肠杆菌中均获得了高效表达。结论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HCVT细胞表位的特性 ,为表位的筛选提供了方法学依据 ,所选取的表位及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 ,为HCV治疗性疫苗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候选抗原。
- 阎瑾琦凌世淦宋晓国张贺秋陈坤朱翠侠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T细胞表位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质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