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晰
所属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所在地区: 浙江省 杭州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叶有新 作品数:78 被引量:609 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内瘘狭窄 冯剑 作品数:58 被引量:240 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内瘘狭窄 血浆置换 胡卫民 作品数:34 被引量:109 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动静脉内瘘狭窄 动静脉内瘘 球囊扩张 血液透析 内瘘狭窄 蒋欣欣 作品数:45 被引量:497 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护理 李华 作品数:288 被引量:2,428 H指数:2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土壤 植物修复 重金属 土壤修复 动静脉内瘘狭窄
动静脉内瘘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规范化操作流程专家共识(第1版) 2024年 狭窄、闭塞是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是该并发症的一线治疗方法。近年来,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我国逐渐开展,但目前各医院治疗理念与技术操作不统一,有些医生细节掌握不到位、器材应用欠规范,因此治疗效果欠理想,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与此同时,尚有很多医院有开展此技术的需求。鉴于此,本专家共识由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血管通路专业组组成编写委员会,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系统介绍了动静脉内瘘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希望在本共识指导下,我国动静脉内瘘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能够进一步普及、规范并提高,造福广大血液透析患者。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血管通路专业组 王玉柱 刘宗旸 王沛 张丽红 何强 陆明晰关键词:动静脉内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超声 带毡套的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留置致上腔静脉狭窄五例 被引量:10 2011年 带毡套的中心静脉导管长期留置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感染、导管血栓或纤维鞘形成、中心静脉狭窄等,导致导管功能不良,影响血液透析(血透)充分性。现报道带毡套的颈内静脉导管留置致上腔静脉狭窄5例及我们的诊治体会。 熊晓玲 胡卫民 冯剑 蒋欣欣 陆明晰 叶有新关键词:静脉导管留置 颈内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长期留置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抢救吉兰-巴雷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2010年 体液免疫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中起着重要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法阻止其病情进展,但是清除患者体内的致病物质可以达到治疗目的。我们试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抢救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蒋欣欣 冯剑 胡卫民 陆明晰 屠春艳 王本勇 叶有新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抢救 肾上腺皮质激素 病情进展 致病物质 并联式双静脉壶透析管路的设计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设计并联式双静脉壶透析管路,并检测其在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6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120例无肝素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应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双静脉壶透析管路进行透析,对照组采用传统透析管路进行透析。记录2组在透析过程中各管路部件(透析器、静脉管路、动脉管路)预防性更换的数量、因凝血导致整条管路丢弃的数量和第1副管路完成治疗的时间。结果 2组因凝血导致整条管路丢弃的数量及第一副管路完成治疗时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并联式双静脉壶透析管路透析可以减少因凝血导致整条管路丢弃的数量、延长第一副管路治疗的时间。 吴春燕 叶志弘 柴剑丽 施剑斌 陆明晰 李华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液凝固 护理 超声评估联合超声介入治疗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中的应用 急性血栓形成是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tula,AVF)的急性并发症,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和处理是恢复AVF功能、避免导管过渡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探讨超声评估联合超声介入治疗(Ultrasound... 陆明晰 李华 冯剑 胡卫民 张树超 祝成 奚炜炜 陈昊路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 急性血栓 超声评估 疗效评价 CT血管重建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 2009年 动静脉内瘘形态改变是影响透析的首要原因,及早发现能改善血液透析,同时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我们采用CT血管重建评估动静脉内瘘形态,取得较好的效果。 蒋欣欣 叶有新 冯剑 胡卫民 陆明晰 沈洲姬 熊晓玲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 血管重建 CT 使用寿命 中心静脉置管致多处中心静脉狭窄后重建血液透析径路一例 被引量:3 2014年 随着中心静脉置管的广泛应用,置管引发的中心静脉狭窄、闭塞日趋增多.一些患者出现多处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严重影响血液透析(血透)的顺利进行,更有少数患者因透析径路难以维持而被迫退出血透.本文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1例多处中心静脉狭窄后重建血透径路的病例,将其病史资料及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於建根 蒋欣欣 叶有新 李华 胡卫民 冯剑 陆明晰 奚炜炜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狭窄 血液透析 病史资料 血透 短期股静脉置管导致髂静脉狭窄两例报告 2014年 血液透析合并深静脉狭窄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常见的是锁骨下静脉狭窄。目前临床上已较少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为血液透析通路,而较多采用颈内或股静脉置管作为动静脉内瘘的补充。现将我们遇到的两例短期股静脉临时置管导致髂静脉狭窄病例报告如下。 蒋欣欣 冯剑 胡卫民 陆明晰 熊晓玲 奚炜炜 叶有新 李华关键词:股静脉置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通路 动静脉内瘘 病例报告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植入术 外科开放式的腹膜透析导管植入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但由于导管顶端的放置是盲目的,故有一定比率的导管移位发生。近年来应用腹腔镜腹膜透析导管植入逐渐增多。我科近来使用腹腔镜技术植入腹膜透析导管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 李华 陆明晰 王关宇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皮紫杉醇涂层球囊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疗效初步探索 2024年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经皮紫杉醇涂层球囊腔内血管成形术(PCBA)在真实世界中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受PCBA治疗并随访≥6月的患者81例,统计其基线资料、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及初级通畅时间。结果:PCBA技术成功率98.8%,临床成功率98.8%。未出现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靶病变长度2.5(1.15,4.15)cm,扩张后靶病变内径明显改善(4.35±0.82 mm vs 1.65±0.51 mm);靶病变最大内膜厚度明显缩小(0.72±0.19 mm vs 1.73±0.51 mm);肱动脉流量明显增加[813(644,959)mL/min vs 362(267,513)mL/min]。靶病变3月、6月、12月、24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0.1%、83.9%、52.8%、36.7%。自体瘘瘘体静脉靶病变及支架内靶病变3月、6月、12月、24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9.7%、84.5%、59.5%、42.2%及92.9%、85.7%、56.9%、38.4%。结论:PCBA可扩张内瘘狭窄部位内径,明显改善内瘘流量,对支架内狭窄的治疗疗效同样显著。 黄益彪 吴俊男 陆明晰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