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连勇
作品数: 35被引量:92H指数:6
  • 所属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梅举
作品数:641被引量:1,87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心房颤动 微创 心脏外科手术
谢晓
作品数:47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操作孔 电视胸腔镜手术 纵隔肿瘤 全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手术
王明松
作品数:43被引量:135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操作孔 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 外科治疗 漏斗胸
胡睿
作品数:29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操作孔 纵隔肿瘤 胸腔镜手术 外科手术 漏斗胸
胡丰庆
作品数:61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漏斗胸 外科治疗 微创外科治疗 微创 操作孔
免翻转钢板矫治成人复发性漏斗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总结免翻转钢板治疗成人复发性漏斗胸的经验。方法纳入2010~2019年我院使用胸腔镜辅助下放置免翻转钢板治疗复发性漏斗胸27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4例,初次手术年龄3~29(12.81±7.79)岁,本次手术年龄18~29(21.74±3.56)岁。手术采用双侧腋中线凹陷水平2~3 cm切口,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加用剑突下辅助切口。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下免翻转钢板漏斗胸矫治术,11例辅助剑突下小切口完成。25例使用1根钢板,2例使用2根钢板,手术时间28~45(33.00±6.44)min。术后胸部CT扫描提示Haller指数较前明显改善(术前vs.术后:4.63±1.03 vs. 2.95±0.40)。术后住院时间4~6(4.00±0.32)d。术后随访1~8年,并发症包括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钢丝断裂移位。随访期间未发现固定片滑脱或钢板移位,14例已经拆除钢板,距离放置钢板时间29~84(40.36±13.93)个月,拆除钢板时Haller指数2.43~3.61(2.86±0.35),截至2020年6月未见漏斗胸复发病例。结论免翻转钢板治疗成人复发漏斗胸疗效满意,肋间肌保护以及牢靠的固定是保证手术成功以及远期效果的关键。
谢晓梅举李国庆肖海波毕锐蒋连勇
关键词:成人手术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小儿后纵隔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后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2月对36例患儿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患侧卧位,腋中线第7~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3~5肋间做2~3 cm 操作孔,选择电钩或超声刀沿肿瘤边缘分离组织,避开周围重要血管、神经、乳糜管等结构,完整切除肿瘤。结果所有患儿均在单操作孔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56~133 min,平均82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25 ml;术后住院时间3~10 d,平均6.2 d。住院期间无死亡,2例术后出现霍纳综合征,其余患儿恢复顺利。术后病理:单纯囊肿3例,畸胎瘤1例,神经纤维瘤2例,节细胞神经瘤22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6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所有患儿随访1~43个月,平均19个月,无肿瘤复发,1例霍纳综合征患儿半年后恢复正常,1例无明显好转。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治疗小儿后纵隔肿瘤疗效满意。
蒋连勇谢晓胡丰庆胡睿肖海波王明松李国庆丁芳宝梅举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纵隔肿瘤
胸腔镜下双肺多发结节同期手术治疗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双肺多发结节同期手术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新华医院心胸外科24例双肺结节患者同期进行了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亚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15例,年龄33~69(55.0±8.0)岁。其中2例行肺叶-肺叶切除,9例行肺叶-亚肺叶切除,13例行亚肺叶-亚肺叶切除。结果所有手术完成顺利,手术时间135~330(231.4±59.1)min,术后胸腔引流时间2~17(5.4±3.1)d,术后住院时间5~37(8.6±6.3)d,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17例(70.8%)患者恢复顺利,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肺持续性漏气>3 d 3例,单侧胸腔积液持续>200 ml/d 2例。结论经过选择的双肺结节患者同期行胸腔镜下双肺手术可行性好,治疗效果满意。
蒋连勇谢晓胡丰庆王磊胡睿肖海波王明松李国庆梅举
关键词:多发结节胸腔镜手术
一种新型漏斗胸钢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漏斗胸钢板,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使用时容易导致承受压力点出现凹陷,造成患者外观异常,并且由于固定片上端没有肋骨支撑容易发生钢板旋转移位,而一旦钢板...
蒋连勇
一种嵌入式多管道胸腔闭式引流管及引流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嵌入式多管道胸腔闭式引流管及引流方法,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中轴线上设有引流通道,引流管本体侧壁上设有侧通孔,侧通孔与引流通道连通,侧通孔内活动连接侧管道,侧管道一端置于引流通道内,侧管道另一端露出引流...
胡睿毕锐蒋连勇胡丰庆谢晓王磊李国庆肖海波
文献传递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儿童纵隔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总结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12岁以下儿童纵隔肿瘤的经验。方法12岁以下儿童纵隔肿瘤48例,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所有患儿患侧卧位,腋中线第7-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3-5肋间做2—3cm操作孔。结果所有患儿均在单操作孔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其中前纵隔肿瘤8例,中纵隔肿瘤4例,后纵隔肿瘤36例,肿瘤直径2—7cm,平均(3.69±1.19)cm,手术时间56—153分钟,平均(93.45±35.62)分钟,术中出血10-50ml,平均(22.74±14.67)ml,总住院时间5—18天,平均(10.67±2.97)天,术后住院时间3~10天,平均(6.13±1.75)天,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2例术后出现霍纳综合征,其余患儿均恢复。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儿童纵隔肿瘤,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江海峰蒋连勇谢晓胡丰庆王明松丁芳宝梅举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纵隔肿瘤儿童
倒"L"形切口在颈胸交界处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倒"L"形切口在颈胸交界处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8月—2019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21例颈胸交界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3~76岁。11例患者术前穿刺病理检查:神经来源6例,甲状腺组织来源3例,淋巴组织来源2例。均采用倒"L"形切口行肿瘤切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乳糜漏、膈肌麻痹、喉返神经损伤、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1例患者,单纯应用倒"L"形切口切除肿瘤共16例,中转全胸骨劈开1例,应用胸腔镜辅助4例。手术时间130~350 min,平均214 min;术中出血量100~500 mL,平均236 mL;患者住院时间为3.5~10.0 d,平均7.5d。术后1例患者因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出现声音嘶哑,1例患者出现乳糜胸,1例患者出现单侧膈肌麻痹。所有患者术后肩部及上胸部形态满意,无肢体功能障碍,无切口感染,无再次手术。术后病理提示神经源性肿瘤7例,甲状腺来源肿瘤3例,畸胎瘤3例,淋巴瘤3例,支气管源性肿瘤2例,血管瘤2例,脂肪瘤1例。21例患者随访时间3.0~40.0个月,平均20.3个月。在随访期间,15例患者存活且无肿瘤复发及转移,6例患者死亡。结论:在颈胸交界处肿瘤的切除术中,倒"L"形切口能安全、完整地切除肿瘤。此切口特别适用于瘤体大部分位于颈根部的肿瘤。
钟元杨旭晖蒋连勇王磊谢晓胡睿毕锐姜兆磊梅举王明松
关键词:肿瘤手术切口
改良BT分流术治疗法洛四联症患儿的中期随访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法洛四联症患者行改良BT分流术后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改良BT分流术69例法洛四联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4例、女25例,手术年龄2个月至10岁,平均(17.97±24.73)个月;体重4~24(9.00±4.03)kg。所有患者均经右或左后外侧切口行锁骨下动脉-肺动脉分流术。结果该组患者随访6~36个月,其中获得6个月随访57例,同时获得6个月及12个月随访33例,同时获得12个月及24个月随访16例,同时获得24个月及36个月随访11例。法洛四联症患儿行改良BT分流术12个月内Mc Goon比增长显著,术后6个月Mc Goon比较术前明显增长(1.40±0.40 vs.1.09±0.33,P=0.00),术后12个月Mc Goon比较术后6个月Mc Goon比明显增长(1.36±0.33 vs.1.29±0.31,P=0.00)。而术后12个月Mc Goon比无明显增长,术后24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1.19±0.32 vs.1.22±0.31,P=0.14)以及术后36个月与24个月比较(1.23±0.20 vs.1.22±0.23,P=0.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内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LVEDVI)增长显著[术前(29.60±10.12)ml/m2 vs.6个月(49.18±11.57)ml/m2,P=0.00],6个月后无明显增长;改良BT分流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下降。结论改良BT分流术在12个月内可显著促进法洛四联症患者Mc Goon比增长,12个月后Mc Goon比无明显增长。改良BT分流术在6个月内可显著促进左心室发育,而6个月后延长随访时间并不会导致左心室的过度扩张,对法洛四联症患者心功能影响较小。
蒋连勇丁芳宝张俊文黄健兵刘浩吴淑彬梅举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
经下肺韧带方向胸腔镜单向式肺后外基底段切除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享经下肺韧带方向胸腔镜单向式肺后外基底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0月32例行胸腔镜单向式肺后外基底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24例,年龄13~71(52.6±13.7)岁。所有患者健侧卧位,于腋中线第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5肋间做2~3 cm操作孔,经下肺韧带向上依次离断后外基底段静脉、支气管、动脉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包括左下肺后外基底段9例,右下肺后外基底段23例,手术时间80~295(133.4±40.5)min,术中出血量20~300(52.6±33.8)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2~14(4.2±2.3)d,术后住院时间4~15(6.9±2.4)d,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术后肺不张,2例肺持续性漏气长于3 d(分别为4 d和6 d),1例术后乳糜胸,经均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提示原发性腺癌或非典型腺瘤样增生29例,包括原位腺癌5例,微浸润腺癌9例,浸润性腺癌12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3例。切除淋巴结3~21(9.6±4.6)枚,均未见肿瘤转移。肠道转移性腺癌1例,炎性病变1例,支气管扩张1例。结论经下肺韧带方向胸腔镜单向式肺后外基底段切除术操作简便,无需打开段间裂,可更好地保护肺组织,值得临床推广。
梁志刚蒋连勇谢晓励新建毕锐王磊王明松梅举肖海波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微创肺段切除
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现状及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医生经验的不断丰富,大多数心脏外科手术已经基本趋于成熟,而患者对于美观及微创的要求越来越高,微创心脏外科已经成为各大心脏中心研究的热点,从小切口心脏手术到传统腔镜心脏手术再到现在的机器人辅助下心脏手术,正在不断努力以求取得更加完美的治疗效果。
蒋连勇丁芳宝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微创心脏外科心脏外科技术心脏外科手术心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