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颖
-

-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顾瑛

- 作品数:488被引量:1,385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光动力疗法 鲜红斑痣 光动力学疗法 激光 血卟啉单甲醚
- 曾晶

- 作品数:173被引量:35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血卟啉单甲醚 激光 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学疗法 光动力治疗
- 邱海霞

- 作品数:94被引量:24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学疗法 光动力治疗 光动力 鲜红斑痣
- 黄乃艳

- 作品数:75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鲜红斑痣 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治疗 光动力 光动力学疗法
- 朱建国

- 作品数:47被引量:37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光动力疗法 激光 血啉甲醚 光动力 鲜红斑痣
- 一种用于宫颈和阴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光动力治疗设备
- 一种用于宫颈和阴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光动力治疗设备,其包括伸入管,撑开球囊,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管外侧设置撑开阴道的撑开球囊,撑开球囊上伸出充注管;充注管连接充注结构;伸入管的管内设置发出治疗波长光线的发光结构;...
- 邱海霞顾瑛孟元光谭一舟陈德福赵洪友王颖曾晶
- 文献传递
- 环境激励下的石油钻机模态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针对钻机在一定转速下振动剧烈的问题,运用实验模态分析原理对ZJ70D钻机在工作状态下进行了振动测试。利用谱分析原理对环境激励下单纯利用响应信号参数识别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整个系统的频响函数曲线,并识别出前20阶模态频率。测试结果表明:转盘是引起钻机井架底座振动的主要原因,斜立柱是整个系统的薄弱环节,提出从转盘入手,增加转盘和方补心的同心度的方法缓解当前的振动问题。
- 王颖赵振军宁建国
- 关键词:环境激励模态分析石油钻机函数曲线模态频率钻机井架
- 基于结构动力学的框架结构固有频率估算方法被引量:4
- 2006年
- 对框架结构的一阶固有频率与单门框的一阶固有频率的关系进行了推导,找出一种通过部件模态参数估算整体系统的模态参数的方法.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对该估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在石油钻机井架底座的有限元模态分析中应用该方法对系统固有频率进行了估计,误差均不超过1%.结论表明,该方法对于框架串联结构的固有频率估算是方便且可行的.
- 赵振军王颖宁建国
- 关键词:有限元模态分析固有频率
- Nd∶YAG组织间质内激光热疗中凝固坏死情况与温度的分布:一项体外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王颖
- 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关系被引量:4
- 2021年
- 背景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第四大最常见癌症,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和生殖健康。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持续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和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目的探讨女性HR-HPV感染型别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关系。方法依托解放军总医院大数据中心,提取2009年1月-2019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基于基因扩增及导流杂交技术的HPV分型检测并于180 d内行宫颈组织病理活检,且组织病理学排除宫颈癌的北京地区患者资料。结果1)共纳入28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HPV阳性262例(93.57%);组织病理确诊为SIL279例(99.64%),其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IL,HSIL)的患者125例(44.64%),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IL,LSIL)154例(55%)。2)HSIL和LSIL的年龄分布最高组均为35~49岁。3)HSIL和LSIL中最常感染的5种HR-HPV基因依次为HPV16、HPV58、HPV52、HPV18、HPV56。4)HSIL和LSIL均以单一HPV感染为主,且单一和多重感染HPV的占比在HSIL与LSIL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中,女性HSIL/LSIL发病的高峰年龄为35~49岁。HPV16、HPV58和HPV52是最主要的HR-HPV基因型,以上三型患者应纳入高危人群管理,防止病变进展。多重HR-HPV感染并不会增加罹患HSIL的风险。
- 刘一荻吴欢陈德福赵洪友曾晶谭一舟王颖邱海霞顾瑛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 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剂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Vascular targeted photodynamic therapy,V-PDT)是国内治疗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s,PWS)的首选疗法。如何在术前准确判定PWS病变靶血管特性,术中实时监测V-PDT效应,术后定量评估疗效,对于改善PWS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围绕V-PDT治疗PWS过程中所涉及的剂量参数(主要包括光剂量、光敏剂浓度、血氧饱和度、单线态氧产量和靶血管响应等),全面总结了各种先进的光学技术在这些剂量参数监测上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简要探讨了V-PDT剂量监测技术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陈德福王颖顾瑛
- 关键词:鲜红斑痣光学技术
- 光动力疗法中竹红菌乙素在细胞中含量的检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光敏剂孵育时ECV304细胞和培养液中竹红菌乙素(HB)的含量,以及HB在细胞和培养液中的光漂白。方法体外培养ECV304细胞,HB的孵育浓度分别为10、30μg/ml,每个浓度组再分为照光组和未照光组。未照光组HB孵育2 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HB的荧光分布;然后分别用乙酸乙酯萃取细胞和培养液中的HB后用吸收光谱测定HB的含量。照光组用532 nm激光照射,采用上述方法测量细胞和培养液中HB的含量,并进行HPLC图谱分析。结果HB的孵育浓度为10、30μg/ml,孵育浓度增加细胞中HB浓度并不随之成比例增加,激光照射使细胞和培养液中的HB都发生了光漂白。结论利用HB的浓度吸收光度值的标准曲线,可以估算出细胞中以及光照后HB的含量。
- 丁慧颖王颖顾瑛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竹红菌素
- 一种用于人体腔道及空腔器官内的光动力治疗器械
- 一种用于人体腔道及空腔器官内的光动力治疗器械,其包括主进入导管;主进入导管内设置散出有效波长光线的光线发射体,及主进入导管外侧设置的撑开散射球囊;主进入导管内设置为撑开散射球囊充液的充液管道及与撑开散射球囊连通的管道开口...
- 顾瑛孙圣坤谭一舟邱海霞陈德福赵洪友曾晶王颖
- 文献传递
- 早期食管癌的光动力治疗
- 2009年
-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早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早期食管癌患者1例,静脉推注PSD-007 5 mg/kg后6 h,以激光波长630 nm、功率密度150 mW/cm2半导体激光照射病灶,照射时间30 min,能量密度270 J/cm2。术后1、4和8周胃镜观察治疗局部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4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近期观察显示,患者在一次PDT术后即获得痊愈,且在术中及术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光动力治疗早期食管癌疗效确切,具有安全,微创,选择性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毛永平邱海霞顾瑛王颖朱建国梁洁曾晶
-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光动力疗法
- 鲜红斑痣合并太田痣的临床特点及激光综合治疗策略——附4例报告
- 2009年
- 目的报道鲜红斑痣并发太田痣患者4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激光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例鲜红斑痣并发太田痣患者的皮疹特点、皮疹出现时间、分布情况进行,并与文献报道进行对比,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及皮疹特点,设计治疗方案。结果4例患者均无家族史,其鲜红斑痣出生即有,均为单侧分布。2例患者出生即有太田痣皮损,1例10岁左右出现太田痣皮损,1例患者出生即有部分太田痣皮损,另有部分皮损出现于青春期。2例患者太田痣皮损为双侧分布,2例为单侧分布。1例患者鲜红斑痣与太田痣的皮损无重叠,其余3例患者两种皮损部分重叠。皮疹出现时间与文献报道略有不同,但符合两种疾病各自的发病特点。结论鲜红斑痣并发太田痣的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两种疾病皮损分布特点及病变轻重以及有无重叠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邱海霞顾瑛梁洁曾晶王颖黄乃艳朱建国陈虹霞
- 关键词:鲜红斑痣太田痣激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