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琼
作品数: 61被引量:306H指数:10
  • 所属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相关作者

唐芳
作品数:30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地震 护理 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 康复
艾艳
作品数:30被引量:191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康复护理 护理 脊髓损伤 康复 地震伤员
艾艳
作品数:10被引量:105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间歇导尿 依从性 膀胱功能训练
赵素华
作品数:14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 导尿 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
杨月婵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地震 直肠功能 脊髓损伤患者 脊髓损伤 心理需求
综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6
2012年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结合干扰电、膀胱功能训练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SCI)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接受干扰电治疗、膀胱功能训练、针灸及间歇导尿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歇导尿加膀胱功能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测定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的变化以及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测定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间歇导尿结合干扰电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及针灸等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尿动力学结果。
李怡吴莹李雨峰朱世琼刘昌桃艾艳余茜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尿动力学检查
脊髓损伤患者行清洁间歇导尿现存问题及病人满意度分析
2016年
目的:旨在了解脊髓损伤患者在进行清洁间歇导尿时遇到的障碍、担心的问题以及满意度。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行清洁间歇导尿两个月及以上的82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52.4%患者自己导尿,22.0%病人由母亲导尿,22.0%患者由配偶导尿,3.7%患者由其他照顾者导尿。患者不能自行间歇导尿的原因主要为手功能不足(61.5%)、无法采取合适坐位(10.3%)、肌肉痉挛(28.2%)。在男性患者中分别占70.4%、11.1%、18.5%,在女性患者分别占41.7%、8.3%、50.0%,不同性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8%患者表示间歇导尿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与留置导尿相比,97.6%患者更喜欢间歇导尿。结论:间歇导尿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工作中应尽可能减少脊髓损伤患者行间歇导尿的障碍和顾虑,从而有效进行膀胱管理,促进患者康复。
朱世琼
关键词: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满意度
对脊髓损伤间歇导尿患者实施个性化饮水计划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间歇导尿患者实施个性化饮水计划的效果。方法 120例SCI患者按入住病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康复治疗及间歇导尿,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饮水计划,试验组行个性化饮水计划,2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饮水计划依从性、膀胱康复效果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饮水计划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膀胱功能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个性化饮水计划可显著提高SCI患者饮水计划的依从性以及膀胱功能康复效果,同时大大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唐芳艾艳朱世琼
关键词:脊髓损伤间歇导尿依从性
电针联合综合直肠功能训练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直肠功能重建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电针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直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及综合直肠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增加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便秘、腹胀、自主排便、排便次数、依从栓剂或药物等方面情况。结果 2个月后试验组直肠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便秘、腹胀、自主排便、每天排便次数、依从栓剂或药物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在综合直肠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能够增强疗效,更好地促进直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朱世琼唐芳艾艳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针
四川省护理人员对康复护理在职培训内容和方式认同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四川省护理人员对康复护理在职培训的需求,内容及方式的认可程度,确定康复护理培训效果,为康复护理培训;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第一期培训结束后收集学员对康复护理在职培训的反馈意见;结果:绝大多数学员对本次培训的课...
关晋英艾艳朱世琼唐芳
关键词:护理人员康复护理在职培训
地震致截肢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地震致截肢伤员在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康复。方法:将地震致截肢病人的治疗康复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分析不同时期伤员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予以有针...
朱世琼杨月婵唐芳
关键词:截肢患者心理护理
文献传递
地震伤员康复病房的病房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通过对地震伤员康复病房的病人和康复科的普通病人就医需求进行调查,发现地震病人不同于一般康复科病人的特殊需求,探讨地震伤员康复病房病房管理模式,更好地为地震伤员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使用自...
朱世琼杨月婵唐芳金露范小莉
关键词:病房管理
文献传递
延续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31
2016年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2015年1~12月,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行间歇导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出院时及干预3个月后间歇导尿依从性、膀胱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延续护理后,试验组维持间歇导尿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500,P=0.006)。两组残余尿量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t〉12.040,P〈0.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190,P=0.032);试验组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800,P=0.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t〉4.572,P〈0.001),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5.505,P〈0.001)。结论延续护理模式可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出院后间歇导尿的依从性,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尿路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王雪琼朱世琼艾艳付靖李亚梅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延续护理间歇导尿依从性
个性化饮水计划对间歇导尿患者饮水依从性和膀胱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探讨提高间歇导尿患者对饮水计划依从性方法,促进平衡膀胱管理模式的建立.方法 把我中心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两个病区进行间歇导尿的106例患者按病区分成两组,试验组51例采用个性化饮水计划,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饮水计划,比较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尿动力学等.结果 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尿动力学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个性化饮水计划能提高间歇导尿患者对饮水计划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ADL能力,使患者及早建立平衡膀胱管理模式.
朱世琼艾艳唐芳梁艳梅
关键词:间歇导尿依从性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对12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全面的病情观察,采取辅助呼吸机治疗,及时、有效的采取呼吸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双肺通气功能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术后呼吸道管理,可以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病率,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道的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朱世琼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呼吸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