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俊
-

-

- 所属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所在地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金泉

- 作品数:427被引量:1,640H指数:2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绒山羊 内蒙古绒山羊 毛囊 山羊 皮肤毛囊
- 张燕军

- 作品数:235被引量:55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绒山羊 内蒙古绒山羊 毛囊 山羊 分子标记
- 张文广

- 作品数:250被引量:74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绒山羊 内蒙古绒山羊 毛囊 山羊 绵羊
- 张俊霞

- 作品数:39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绒山羊 原位杂交 毛囊 酪氨酸 内蒙古绒山羊
- 刘志红

- 作品数:136被引量:34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绒山羊 内蒙古绒山羊 山羊 绒山羊皮肤 毛囊
- 微卫星DNA标记在绒山羊群体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利用 7个微卫星标记对 4个绒山羊品种共计 1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计算了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杂合度、遗传距离等 ,分析了群体相关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 :辽宁多绒山羊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大 ,杂合度最高 ,而辽宁绒山羊的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小 ,杂合度最低 ;奈氏遗传距离说明 :库布旗杂种绒山羊和辽宁多绒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近 。
- 刘迎春张润梧尹俊周欢敏
- 关键词:畜牧学微卫星标记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绒山羊
- 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毛被生长规律被引量:4
- 2011年
- 本试验研究放牧条件下绒山羊绒毛季节性生长变化的规律。选择体重及产绒性能相近的周岁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公、母各5只,对其背部、体侧部和腹部进行染色。每月月初定点采背部、体侧部和腹部的绒、毛,并测量当月生长长度。结果表明:山羊绒、毛生长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部位、不同月份的绒、毛月生长速度不同。绒从每年的7月~8月份开始生长9,月~11月份进入最佳生长期。其中,背部绒毛生长较快,腹部生长较慢。
- 张文尹俊
- 关键词: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绒毛生长形态学
- 枯草杆菌纳豆激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5
- 2001年
- 用 CTAB法从枯草杆菌 (N atto)提取基因组 DNA,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获得约 1.3kp的 DNA片段 ,在 T4DNA连接酶作用下 ,将扩增片段连接到 p UCm- T载体上 ,转化 Ecoli DH5 a感受态细菌。将初步鉴定的阳性细菌提取质粒 DNA进行 PCR鉴定和测序 。
- 尹俊郭军石有斐张树军王铁娟
- 关键词:纳豆激酶PCR枯草杆菌
- 植物甜蛋白monellin基因的合成和克隆被引量:4
- 2001年
- 根据已报道的单链 monellin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5段核苷酸序列 ,利用这些片段末端的碱基互补序列经链延伸、PCR扩增合成双链 DNA,克隆于质粒载体 p U C18的 Bam HI、Sal I位点之间 ,经限制酶切分析 ,序列分析等方法证实获得了 m onellin基因的克隆 ,与报道的 monellin基因的序列完全符合 ,为下一步构建高效表达质粒 ,并将monellin基因转入植物并获得高含量的 m
- 李英尹俊张树军
- 关键词:克隆植物甜蛋白
- 显色法芯片技术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利用显色法芯片技术建立快速鉴定分枝杆菌菌种的方法.方法 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提供的分枝杆菌16S rDNA基因的保守区和突变区(第129~267位核苷酸的A突变区、第430~500位核苷酸的B突变区)分别设计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用地高辛标记引物并制备玻璃芯片.采用双重PCR技术分别对16种分枝杆菌标准株、5种非分枝杆菌标准株和120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非结核分枝杆菌40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80株)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分别与玻璃芯片进行杂交检测,尼龙膜显色,以显现蓝黑色斑点作为阳性信号,并根据其在芯片方阵中的位置判断分枝杆菌种类.根据芯片杂交结果,选取部分经显色法芯片技术检测的临床分离株进行DNA测序.结果 16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和120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经PCR扩增均各产生2条DNA片段,其中1条长度为272~280 bp,1条长度为183~192 bp.16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均与芯片上特异性探针杂交,应用显色法芯片技术分析16种分枝杆菌标准株和5种非分枝杆菌标准株的特异性为100%.120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均与分枝杆菌属探针a杂交,其中79株确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38株确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不产色分枝杆菌17株,胞内分枝杆菌8株,猿猴分支杆菌6株,瘰疬分枝杆菌5株,偶然分支杆菌2株),另3株只与分枝杆菌属探针a杂交,没有鉴定到种.选取的26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8株,不产色分枝杆菌5株,胞内分枝杆菌、猿猴分枝杆菌、未鉴定到种的分枝杆菌各3株,瘰疬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各2株)DNA测序显示,未鉴定到种的3株分枝杆菌中,1株为结核分枝杆菌突变株,1株为 Mycobacterium lentiflavum,1株为 Mycobacterium arupense,芯片上无后2种菌株的特异性探针;其余23株菌株测序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显色法芯片技术能简便、快速、灵敏、特
- 赵源胡忠义景奉香刘志辉王洁郑瑞娟陆俊梅赵辉尹俊
- 关键词:芯片分析技术分枝杆菌属聚合酶链反应
- 籽蒿的地理分布与遗传分化被引量:21
- 2005年
- 对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的分布地点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籽蒿在浑善达克沙地的新分布,绘制了籽 蒿的分布图。在籽蒿集中分布的地区取了5个种群,新分布点取了一个种群,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 法进行了遗传分化的研究。15个引物共扩增出255条带,其中多态带232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1%。各种群以 乌海流动沙地种群最低,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6.7%,沙坡头种群最高,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3.4%。籽蒿种群间有 着一定的遗传分化,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34 8,表明76.5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聚类分析显示,籽蒿种 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而相隔很远的浑善达克沙地的锡林浩特种群与毛乌素沙地的 榆林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较小,且被聚到了一起,表明两个草原区沙地籽蒿种群间的关系密切。
- 王铁娟杨持马静乔淑军尹俊
- 关键词:地理分布遗传分化RAPD
- IGFBP-5 mRNA在绒山羊皮肤中表达的研究
- 为了进一步研究毛囊发生和凋亡的分子机制.本文通过组织原位杂交的方法,研究了IGFBP-5在绒山羊胚胎期115天和成年期10月皮肤毛囊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GFBP-5在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的毛干皮质表达强烈,在连接组织鞘有...
- 刘志红尹俊李金泉刘羿羿李荣张燕军张俊霞席海燕
- 关键词:绒山羊蛋白表达毛囊发育绒毛生长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绒山羊Hox基因家族成员在毛囊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7
- 2010年
- Hox基因作为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胚胎发育组织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索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ox基因家族成员Hoxa4、Hoxa5、Hoxa6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Hoxa4、Hoxa5、Hoxa6基因分别在绒山羊胚胎期和兴盛期毛囊的不同部位表达,说明Hox基因在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张燕军李金泉尹俊高爱琴张文广赵艳红
- 关键词:绒山羊HOX基因毛囊
- 16SrDNA结合显色法芯片技术鉴定分枝杆菌的方法学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建立16SrDNA结合显色法芯片技术(玻璃芯片转尼龙膜显色法)鉴定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利用GenBank中细菌16SrDNA保守区序列,设计两对分枝杆菌属特异性通用引物,采用双重PCR法同时扩增16SrDNA的2个不同片段;根据已知16种分枝杆菌的16SrDNA序列,设计合成对应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先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所有标准菌株DNA,PCR产物分别与16种分枝杆菌探针的玻璃芯片杂交,通过尼龙膜显色进行分析。结果应用显色法芯片技术分析16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5种非分枝杆菌菌株,对其双重PCR、杂交、洗涤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双重PCR最佳退火温度为52℃,在该温度下除5株非分枝杆菌外均产生2条DNA片段,大小分别为272~280bp和183~192bp;杂交温度32℃、2×SSC洗涤5min、0.2×SSC洗涤1min,16种分枝杆菌的杂交效果最好,特异性达100%。结论用显色芯片法检测16SrDNA,可准确鉴别16种分枝杆菌。
- 赵源景奉香刘志辉王洁郑瑞娟陆俊梅赵辉尹俊胡忠义
- 关键词:分枝杆菌
- 毛囊形态发生和分子调控及其在绒山羊上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9年
- 毛囊是皮肤重要的附属器官,它是由上皮细胞和真皮细胞间相互作用发育而形成的,有很多信号分子控制着这一过程。毛囊相关性状对于绒毛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人和小鼠的研究现状着手,详细阐述了毛囊形态发生的规律以及它们的分子调控机理,并与绒山羊毛囊的变化作了比较,同时对近年来绒山羊毛囊分子调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有关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刘志红李宁任立明胡晓湘张文广尹俊李金泉
- 关键词:毛囊形态发育分子调控绒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