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钦勇
-

-

- 所属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福建省 福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郑安

- 作品数:126被引量:461H指数:1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脑出血 急性 体感诱发电位 脑电图 诱发电位
- 黄华品

- 作品数:188被引量:667H指数:1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癫痫 脑电图 癫痫患者 诱发电位 海马
- 刘楠

- 作品数:139被引量:592H指数:1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脑缺血 脑缺血大鼠 脑出血 康复训练 白介素10
- 陈晓春

- 作品数:114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PGC-1Α 雷公藤氯内酯醇 人参皂苷RG1
- 蔡国恩

- 作品数:31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运动症状 匹罗卡品 癫痫 长时程增强
- 12项气味识别能力测试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评估
- 嗅觉障碍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十分常见,70-90%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嗅觉障碍,且多早于运动症状的出现,是帕金森病最早出现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嗅觉检测在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国内对嗅觉的研究相对较少...
- 余凤黄丽玉叶钦勇
- 关键词:帕金森病嗅觉障碍
- 文献传递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黑质致密部(SNpc)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引起的一种进展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在PD发病相关的众多环境与遗传因素中,线粒体功能障碍是一个共同点[2]。PD相关毒素,如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和鱼藤酮,
- 李东竹叶钦勇
- 关键词:帕金森病黑质致密部鱼藤酮线粒体呼吸链帕金森综合征
- 结核性脑膜炎脑电图特点分析
- 1999年
-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有所上升,结核性脑膜炎病人随着增多,我们将1992年10月—1998年10月检查2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电图(EEG)作总结,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4例病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CT(或...
- 庄晓芸郑安刘楠黄华品叶钦勇江芳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异常脑电图过度换气试验继发癫痫发作脑电图改变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 短期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合并代谢性脑病患者血清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
- 2014年
- 近年来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在救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取得了很大进展,而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对改善合并有代谢性脑病的重症患者的脑功能是否有帮助,目前文献罕有报道.研究表明,血浆S100蛋白是脑损伤的早期指标,是迄今最能反映脑损伤程度的异性蛋白[1].我们对入住我科的合并有代谢性脑病并行高容量血液滤过的危重症患者的血清S100蛋白水平进行了系统的前后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邹志强郑世翔叶钦勇翁钦永
- 关键词:血液滤过S100蛋白质类
- 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析格林-巴利综合征进行血浆置换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观察组进行血浆置换疗法,对照组进行静注丙种球蛋白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及血浆补体、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补体、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有降低,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林-巴利综合征进行血浆置换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可靠安全,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许志辉翁钦永叶钦勇
-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血浆置换
- 慢性脑缺血白质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 2010年
- 白质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近年研究表明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痴呆有着密切联系,有关白质损伤的研究正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慢性脑缺血是血管性痴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状态,是造成白质损伤的重要原因。现就慢性脑缺血白质损伤在模型、行为学、病理、机制和药物干预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詹增土叶钦勇
- 关键词:慢性脑缺血白质损伤
- 人工寒潮促发脑卒中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索建立人工寒潮环境;探讨人工寒潮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观测用经改装的冷藏柜及人工气候箱模拟寒潮时所需条件及达标情况;分别将复制成功的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及正常大鼠置于人工寒潮环境中,观察大鼠的血压...
- 解龙昌黄如训刘冰陈立云李常新温红梅王新廖松洁叶钦勇施晓耕林健雯
- 文献传递
- 中老年性激素与氧化抗氧化系统关系研究被引量:10
- 1999年
- 目的探讨中老年性激素与氧化抗氧化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766例健康体检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5例,女性331例,同步检测血清T、E2、T/E2、LPO、Mn-SOD、Cu,Zn-SOD、T-SOD。结果中老年男性T与LPO,E2与T-SOD,T/E2与T-SOD均呈显著负相关;中老年女性T及T/E2与T-SO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中老年性激素内环境紊乱是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的重要危险因子,维持性激素内环境稳定对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 叶钦勇邱山东邱山东郑安
- 关键词:中老年人性激素LPOSOD衰老
- 缺血再灌注脑区环加氧酶异形体基因的表达研究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比较脑缺血及再灌注期环加氧酶异形体 (COX- 1和 COX- 2 )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 RT- PCR技术 ,检测大脑中动脉 (MCA)线栓闭塞再通不同时相 MCA供血区皮质 COX- 1与 COX- 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再灌注 12 h后 COX- 1m RNA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 ,但单纯缺血及再灌注各组总体检验并无显著差异 (P>0 .0 5 )。单纯缺血 90 m in时 ,缺血皮质 COX- 2 m RNA表达含量无明显变化 ,密度比值为 0 .2 72± 0 .0 5 1;再灌注 6 h显著升高 (0 .82 6± 0 .12 2 ) ,12 h最强 (1.2 16± 0 .192 ) ,至 4 8h仍较假手术对照组高 (0 .4 90± 0 .0 75 )。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时 COX- 2基因表达增强 ,提示 COX- 2在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选择性抑制 COX- 2基因或蛋白高表达 ,可能有助于增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效果。
- 张雄黄如训曾进胜聂亚雄叶钦勇王新
- 关键词:COX-2环加氧酶COX-1再灌注皮质脑区
- 会走路的中风病人186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静止性脑卒中的可能危险因素及发病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186例无症状脑血管病患者,对可能危险因素及临床各项指标阳性例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高血压与无症状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最为密切,糖尿病、慢性房颤更易于发生...
- 郑安叶钦勇庄晓芸陈建珍
- 关键词:中风发病特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