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建设
-

-

- 所属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广伟

- 作品数:45被引量:36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双差定位 重定位 小震 余震序列
- 孙长青

- 作品数:20被引量:24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研究主题:动力学意义 各向异性特征 地壳各向异性 双差定位 余震序列
- 郭星全

- 作品数:47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地震 震灾预测 震害预测 地震灾害 地震预报
- 查小惠

- 作品数:12被引量:6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研究主题:泊松比 地壳厚度 动力学意义 各向异性特征 地壳各向异性
- 赵大鹏

- 作品数:34被引量:301H指数:8
- 供职机构:日本东北大学
- 研究主题:地震层析成像 成像研究 发震机理 地震活动 地壳结构
- 天山造山带Pn波速度与各向异性成像
- 2015年
- 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我国境内,距离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间碰撞带约2000 km,在东西方向上绵延近2500 km,是世界上最典型的陆内造山带之一,是研究陆内造山带形成机理的理想场所。前人利用对天山造山带的速度结构做过大量的研究,包括利用Pn波对中天山和东天山地区上地幔顶部速度与各向异性成像研究,以及使用三维体波速度成像技术对天山地区的地壳与地幔速度结构进行探讨,大量背景噪声成像方面的工作在天山地区也得到了开展。
- 雷建设周智刚
- 关键词:PN波速度天山造山带成像技术各向异性陆内造山带上地幔顶部
- 川滇地区地壳各向异性的频率依赖性
- <正>已有研究表明,横波分裂结果可能会因其所处频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并且受到双层各向异性介质的影响。当横波穿过双层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时,分裂的快、慢波相互抵消,就可能观测到较小的时间延
- 孙长青雷建设张广伟查小惠李聪
- 文献传递
- 长白山火山下方地幔转换带中滞留的俯冲太平洋板块存在空缺吗?被引量:27
- 2018年
- 针对近年来长白山火山下方地幔转换带中是否存在低波速异常指示的太平洋板块"空缺"而引起的不同科学认识的热烈辩论,本文主要回顾了我国东北地区地幔转换带的体波成像结果。使用相对走时残差的远震体波成像结果显示,长白山火山以西地幔转换带中存在低波速异常指示的太平洋板块"空缺";而使用绝对走时残差的区域成像和全球成像结果,尽管展示出长白山火山以西比以东略低的波速异常,但长白山火山以东至我国东北重力梯度带区域下方的地幔转换带均展示出明显的连续的高波速异常。在接收函数分析时,如果以全球平均值660km而非我国东北地区平均值670km作为基准,来分析660km间断面是抬升还是下沉;以全球平均值250km而非我国东北地区平均值260km作为基准,来分析地幔转换带是增厚还是减薄的话,则可以得到长白山火山以东至我国东北重力梯度带区域660km间断面下沉与地幔转换带增厚的认识。这种与绝对走时残差成像结果展示的地幔转换带为连续的高波速异常结果相一致的结果,说明太平洋板块俯冲前缘已由日本海沟抵达我国东北松辽盆地与大兴安岭交界处。结合高温高压实验、数值模拟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本文并不支持长白山火山以西的地幔转换带存在低波速异常指示的板块"空缺"和地幔转换带"减薄"的认识。长白山火山的深部起源与太平洋板块深俯冲至我国东北松辽盆地与大兴安岭交界处形成的"大地幔楔"结构动力学相关。
- 雷建设赵大鹏徐义刚樊祺诚米琦杜沫霏鲁明文
- 关键词:长白山火山地震层析成像接收函数岩石地球化学
- 生命线工程震害对策的网络分析及实例被引量:4
- 1998年
- 以某市供水管网为例 ,利用网络分析法对生命线工程进行分析 ,提出生命线工程中影响整个网络可靠性的关键元件 ,研究生命线工程的震害对策 ,提出已建城市生命线网络系统抗震加固的最优决策方案 ,以求用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减灾效益。结果表明 ,网络分析法能克服其它方法所带来的不完整性和人为因素大等诸多问题 。
- 撖凤玲郭星全雷建设
- 关键词:震灾预测网络分析供水管网
- 提取多参数无量纲地震前兆信息的均方差方法的物理基础被引量:1
- 1995年
- 本文研究了提取多参数无量纲地震前兆信息的均方差方法的物理基础。该方法的物理基础是地震孕育过程中当破裂应力达到50%以上时,岩石弹性、变形性、电性、磁性和热性等性质都会发生显著变化,结果导致岩体物理参数绝对值及其变化速率和测量误差的改变。利用均方差方法来计算这些变化,一方面消除了前兆参数的季节性干扰,另一方面突出了前兆信息。
- 陈有发雷建设丁卉董奇珍马钦忠康好林
- 关键词:地震前兆信息处理均方误差物理基础
- 2011年盈江地震序列重定位研究
- <正>1.研究背景及意义云南及邻区处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缘,受印度板块的东向俯冲作用,该区构造较为复杂,不仅分布有大量的活动断裂,还曾发生很多的历史强震。尤其是在滇西地区还存在有腾冲活火山。这种断裂、强震和活火山并存的研究...
- 张广伟雷建设
- 文献传递
- 具有间断面的球形地球三维地震射线追踪的伪弯曲法
- 2000年
- 提出了具有间断面的球形地球三维射线追踪的伪弯曲方法。该方法的基础是一阶近似3点扰动,同时曲线坐标中的斯奈尔定律应用到间断面上。我们通过与解析解和弯曲法结果的比较,证实了不同速度模型中伪弯曲方法射线追踪的计算精度和有效性。尽管有效性的改善是明显的,但它将随着间断面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尽管弯曲法精确,但在某些情况下亦可能是计算不稳定的。因此,伪弯曲法在射线自动计算方面还是可取的。
- K.KoketsuS.Sekine雷建设兰丛欣李兴才
- 关键词:射线追踪地球三维地震断面解析解
- 海南地幔柱的新的成像结果
- <正>海南火山被认为是一种热点火山(e.g.,Montelli et al.,2006),是一种与夏威夷热点相类似的板内热点火山。尽管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相关学科对其进行过大量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但是形成地表热点的...
- 雷建设赵大鹏李志雄
- 文献传递
- 中国西南及邻区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被引量:15
- 2002年
- 利用ISC报告以及中国和NEIC基本测震台网报告中的 80 974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地震数为 70 5 3,台站数为 16 5 ,且地震和台站都分布在研究区内 ) ,对中国西南及邻区 (北纬10°~ 36°、东经 70°~ 110°)的深至 4 0 0km的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 ,分辨率达 2°×2° .初步结果表明 :①研究区速度的横向不均匀性 ,虽随深度增加而减弱 ,但至 4 0 0km深度时仍很明显 ;②在北纬 16°和 2 4°的纵剖面上 ,可以看到与印度板块向东和欧亚板块相碰撞挤压相对应的速度结构 ,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速度结构的差异 .在东经 90°的纵剖面上 ,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到欧亚板块 (青藏高原 )之下相对应的速度结构也比较明显 ;③在 90km深度的横剖面上 ,由缅甸的密支那至越南的洞海的低速条带 ,可能与红河断裂带有关 ;
- 雷建设周蕙兰
- 关键词: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分辨率P波横向不均匀性
- 中国及邻区地幔底部横向不均匀性研究
- 地幔底部横向不均匀性的研究,对于了解板块俯冲深度和地幔热柱上升等动力学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及邻区(50°E~160°E、10°S~50°N)位于欧亚板块东部,受印度板块北向俯冲和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影响作用,其深部特别...
- 雷建设赵大鹏周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