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明强
-

-

- 所属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相关作者
- 李有宁

- 作品数:75被引量:340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合浦珠母贝 通径分析 形态性状 企鹅珍珠贝 生长性状
- 王雨

- 作品数:61被引量:37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通径分析 合浦珠母贝 形态性状 盐度 企鹅珍珠贝
- 吴开畅

- 作品数:94被引量:49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方斑东风螺 合浦珠母贝 盐度 养殖 通径分析
- 邓正华

- 作品数:76被引量:14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合浦珠母贝 通径分析 饵料 单胞藻 形态性状
- 赵旺

- 作品数:79被引量:28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方斑东风螺 通径分析 形态性状 体质量 幼鱼
- 企鹅珍珠贝抗氧化系统对铜暴露的响应被引量:4
- 2018年
- 在水温(27.6±1.0)℃下,容积为0.2m3玻璃钢水桶中,采用静态法研究了五水硫酸铜配制的Cu^(2+)质量浓度为10、20μg/L和40μg/L对体质量(88.24±13.32)g企鹅珍珠贝的肝胰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对企鹅珍珠贝抗氧化酶活性均有诱导作用;在Cu^(2+)较低质量浓度作用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较快,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在较高质量浓度组活性提升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早期均呈缓慢上升的趋势,高质量浓度组在试验结束时仍然保持较高活性;以上3种抗氧化酶均对重金属Cu^(2+)较敏感,可作为海水环境中Cu^(2+)含量的监测指示物。
- 严俊贤李有宁于刚吴开畅马振华陈明强
- 关键词:企鹅珍珠贝抗氧化酶铜重金属
- 合浦珠母贝不同壳色选育系F6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被引量:26
- 2018年
- 为深入了解不同壳色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形态性状与体重间的关系,为亲贝的选择提供策略,本研究使用合浦珠母贝传统壳色、金壳色、白壳色、红壳色和黑壳色5种壳色选育系F6各1000只个体的性状数据进行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测量的性状包括壳长(SL,mm)、壳高(SH,mm)、壳宽(SW,mm)、绞合线长(HL,mm)和体重(BW,g)。结果显示,5种壳色合浦珠母贝所有形态性状与体重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P<0.01)。通径分析表明,壳长对传统壳色和白壳色贝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壳高对金壳色和红壳色贝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壳宽对黑壳色贝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构建不同壳色合浦珠母贝形态性状与体重(BW,g)间的回归方程,其中传统壳色:BW=-24.999+0.467SL+0.387SH-0.259SW+0.244HL;金壳色:BW=-38.661+0.305SL+0.477SH+0.242SW+0.375HL;白壳色:BW=-4.130+0.332SL+0.300SH-0.307SW+0.088HL;红壳色:BW=-27.307+0.327SL+0.321SH+0.252SW+0.305HL;黑壳色:BW=-40.921+0.278SL+0.335SH+1.076SW+0.269HL。聚类分析显示,传统壳色与金壳色形态特征相近,而白壳色、红壳色和黑壳色形态特征相近。
- 王祎哲邓正华王雨李有宁于刚黄桂菊陈明强
-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壳色形态性状通径分析
- 合浦珠母贝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感染多毛类寄生病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对合浦珠母贝12个全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和才女虫寄生病的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快速生长家系F10、F11、F3和F12与生长最慢的家系F7相比,壳高分别大16.01%、14.93%、10.51%和10.16%,体质量分别重35.72%、28.02%、25.98%和17.61%。筛选出的抗病家系F8、F9、F11和F10,其才女虫寄生病的总感染率与感染最高的家系F3相比,分别降低了48%、34%、27%和23%,表明这4个家系初步提高了合浦珠母贝抗才女虫寄生病的能力。筛选出的快速生长家系和抗病家系可作为选育的核心育种家系,为培育生长速度快和抗才女虫寄生病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 陈明强刘宝锁谭才钢吴开畅严俊贤李有宁
-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选择育种
- 猛虾蛄卵巢发育特征及其纳精囊内容物超显微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该研究收集了168尾雌性猛虾蛄(Harpiosquilla harpax)并逐一解剖,比较了不同个体猛虾蛄卵巢和纳精结构的发育特征,对乳白色纳精结构内容物进行了超显微观察。结果显示,猛虾蛄具成对的卵巢,位于围心窦和消化道之间,从头胸甲后部延伸至尾节。卵巢发育颜色变化为无色-灰黄色-土黄色-浅黄色-橘黄色,成熟的卵巢呈橘黄色或粉红色。性腺指数分别为1.62±0.53、2.73±0.44、3.82±0.48、6.84±1.04和11.63±2.11;雌性虾蛄第6、第7、第8胸节腹部有3条平行带,为储存精子的器官,其表观颜色也有变化(无色透明-浅白色浑浊-乳白色),性腺成熟度越高,纳精结构乳白色越明显。其内容物具集群状态的精子,群外被包膜,精子间充满丝状间质,精子近球形,无鞭毛,无顶体,大小为1~3μm。研究结果可为猛虾蛄的繁殖生物学和人工育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赵旺杨其彬杨其彬陈明强陈旭
- 关键词:卵巢纳精囊精子
- 棕带仙女蛤数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被引量:18
- 2019年
- 为确定棕带仙女蛤(Callista erycina)壳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以从广西北海采集的477只野生棕带仙女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壳长、壳高、壳宽、前缘长、后缘长、生长线数和体质量,对其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棕带仙女蛤各表型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壳长和前缘长的相关系数最高(0.886),后缘长和生长线数的相关系数最低(0.180);对于棕带仙女蛤的体质量,壳宽与其的相关系数最高(0.865),后缘长与其的相关系数最低(0.474);建立了棕带仙女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其中R^2=0.812。对棕带仙女蛤体质量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壳宽,通径系数为0.665,其次是壳长和壳高,通径系数分别为0.154和0.117;对棕带仙女蛤体质量间接作用最大的是前缘长(0.586),其次是壳高(0.580)和壳长(0.504);对棕带仙女蛤体质量决定系数最大的是壳宽(0.442),其次是壳长(0.024)。结果表明以体质量为选育目标选育棕带仙女蛤时,应主要选择壳宽,同时加强壳长和壳高的协同选育。
- 魏海军邓正华陈明强陈明强李有宁王雨
- 关键词:通径分析数量性状
- 凸加夫蛤(Gafrarium tumidum)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探索凸加夫蛤(Gafrarium tumidum)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凸加夫蛤优良性状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以野生捕捞的凸加夫蛤为试验对象,通过测量获取其活体质量(Y_(1))、软体质量(Y_(2))和3个(X_(1)-X_(3))形态性状,围绕其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相互影响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凸加夫蛤的质量性状与各形态性状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发现壳高(X_(3))对活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0.468),其次为壳长(X_(1)),而壳宽(X_(2))主要通过X_(1)和X_(3)间接影响活体质量;壳高(X_(3))对软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0.337),其次为壳宽(X_(2)),而壳长(X_(1))主要通过X_(2)和X_(3)间接影响软体质量;决定系数分析显示,这3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之和为0.957,进一步表明体质量主要受以上性状的影响;经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凸加夫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并筛选出最优拟合曲线模型。在实际生产作业中,针对凸加夫蛤以体质量为目标亲本选育时,应以壳高(X_(3))作为主要性状参照,壳长(X_(1))和壳宽(X_(2))等为辅助性状参照。
- 方伟陈明强李有宁李有宁赵旺马振华邓正华赵旺王雨
- 关键词:形态性状质量性状通径分析
- 日本珍珠贝人工繁殖苗在热带海区的养殖生长观察被引量:6
- 2006年
- 日本珍珠贝引进海南陵水热带海区养殖,人工繁殖幼贝苗1.5~2.0mm下海养殖。经1年的养殖生长观察,结果为:平均壳长59.2mm、壳高59.7mm、壳宽20.7mm,平均个体重34.8g;养殖90d,生长速度较快,壳长平均增长值为11.9mm,相对增长率为55.4%;壳高平均增长值11.2mm,相对增长率61.2%;壳宽平均增长值5.9mm,相对增长率为190.3%。壳长、壳高和体重增长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该贝在海南热带海区养殖的生长速度快,是适宜引进的养殖对象。
- 李有宁吴开畅喻达辉陈明强邢孔武王雨
- 关键词:养殖
- 卵形鲳鲹仔稚鱼异速生长的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以传统的理论生物学研究方法,对孵化后卵形鲳鲹1~36日龄仔、稚鱼各器官测量和分析,研究其在早期环境适应上的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含义,以期为卵形鲳鲹的人工繁殖、育苗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卵形鲳鲹仔、稚鱼的感觉、呼吸、摄食和游泳等器官快速分化,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在头部器官中,吻长、口宽、眼径和头高在仔鱼期均为正异速生长,稚鱼期头高为等速生长,吻长、眼径和口宽为负异速生长。在身体各部位中,仔鱼期头长、体高和尾长为正异速生长,躯干长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各部分皆为等速生长;在游泳器官中,仔鱼期卵形鲳鲹胸鳍长、尾鳍高和臀鳍长为正异速生长,尾鳍长为等速生长,背鳍长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背鳍长和臀鳍长为正异速生长,胸鳍长、尾鳍长和尾鳍高为等速生长。卵形鲳鲹这些关键部位的快速发育,使外源性营养开始后以最小的代谢损耗获得了生存能力的显著提升,对适应复杂的生存压力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 杨其彬马振华程大川江世贵李有宁陈明强
- 关键词:卵形鲳鲹早期发育异速生长
- 合浦珠母贝C-型凝集素基因的序列特征和功能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通过EST筛选结合重测序法获得合浦珠母贝一种C-型凝集素cDNA的全长序列(命名为PoLEC1)。PoLEC1全长988 bp,5'-UTR为33 bp,3'-UTR为101 bp,开放阅读框为86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1.68 ku,理论等电点约5.83。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信号肽(Met1-Ser19)和糖结合位点。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PoLEC1与其它物种C-型凝集素的的糖识别结构域序列的同源性在18.8%~28.6%,相似性在28.9%~50.0%之间。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oLEC1与栉孔扇贝聚为一支。组织表达分析表明,PoLEC1 mRNA在消化腺、外套膜、性腺、闭壳肌、肠、鳃和血淋巴组织均有表达,在消化腺中的表达分析表明,经溶藻弧菌刺激后2 h表达显著下调,而在4和24 h后表达显著上调。利用PoLEC1成熟肽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重组表达。制备包涵体后,用IDA HisBind树脂纯化得到单一的重组蛋白,凝菌试验表明该蛋白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凝集作用。
- 胡钰婷张殿昌崔淑歌郭华阳陈明强江世贵
-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RT-PCR原核表达
- 合浦珠母贝不同生长阶段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研究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不同生长阶段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从2012年1月在海南构建的家系中选取生长快、中、慢3个典型家系(分别编号为 F1、F2和 F3),于海南陵水黎安、广东湛江覃斗和广西防城白龙3个不同海区进行养殖试验,每个海区每个家系的放养数量为800个,养殖1年。采用方差和加性主效应乘积交互作用(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 AMMI)模型对各家系不同生长阶段壳长、壳高、壳宽和体重4个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海区间合浦珠母贝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其中海南黎安的生长较快,广西白龙较慢;家系间, F2家系的壳长、壳高、壳宽生长速度最快, F1家系体重生长速度最快。整个试验阶段总体上4个性状的基因型方差占变异总方差的比例为72.47%~88.55%,环境方差占9%~24.13%,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占3.32%~4.04%。随着生长的进行,4个性状的基因型方差所占比例由最早阶段的92.32%~98.66%下降到最后阶段的32.45%~68.10%,环境方差由0.11%~1.27%增加到24.41%~62.26%,家系×环境互作方差由0.79%~3.9%增加到3.84%~7.51%。AMMI模型双标图分析表明, F1家系与覃斗、F2家系与黎安存在一定的互作,而F3家系的稳定性最好。上述结果显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较小,家系对表型变异的贡献较大,表明家系的选择非常重要。该结果对合浦珠母贝优良品系的选育与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吴曼刘宝锁黄桂菊陈明强范嗣刚喻达辉
- 关键词:合浦珠母贝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多因素方差分析AMM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