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芃
作品数: 29被引量:149H指数:10
  • 所属机构: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语言文字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田海龙
作品数:75被引量:1,116H指数:25
供职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批评话语分析 话语 话语研究 批评性语篇分析 社会语言学
苏祺
作品数:30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信息检索 自然语言处理 词性标注 信息检索系统 向量空间模型
从“再情景化”到“指向秩序”——批评话语研究概念性工具的新发展被引量:10
2021年
“再情景化”曾被范柳文认为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新工具,但是,当批评话语分析进入批评话语研究的新阶段,“指向秩序”则成为更具解释力的概念性工具。基于此,本文讨论“指向秩序”这一批评话语研究新发展出的概念工具,包括其含义、应用及应用价值。之后讨论“再情景化”和“指向秩序”这两个概念的异同,指出“指向秩序”和“再情景化”对于剖析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间接联系具有同样的价值,但在借助语言分析揭示社会范畴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方面,“指向秩序”更具分析潜力。讨论表明,概念性工具的更新代表着批评话语研究的新发展,同时,一定的概念性工具对于批评话语研究的案例研究非常必要,不仅可以体现理论原则和辅助分析框架,还可以增强阐释话语与社会辩证关系的可信性和专业性。
赵芃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话语
批评话语分析再思考——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语言与社会关系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批评话语分析关于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可以发现二者的观点侧重不尽相同。然而,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法兰克福学派寻根,还在经典马克思主义那里问祖,将马克思也说成是批评话语分析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这些论点进行思考,我们认为,如果说批评话语分析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有所联系,那便是辩证唯物主义为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批评话语分析回归马克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意识第二,以及认识的基础是实践的观点,认为这样可以使批评话语分析对话语建构作用的强调不走入极端,不脱离社会实在对于话语建构的基础和决定作用这一根基,同时可以使批评话语分析在实现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来自现实世界的挑战和机遇。
田海龙赵芃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性别与语言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举行
2011年
2011年10月15日~16日,“性别与语言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举行。该工作坊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承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以及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工作坊,
赵芃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工作坊性别语言学研究
话语秩序的动态特征:“价格垄断”的话语建构及其启示被引量:14
2013年
批评话语分析对话语秩序的关注在于话语秩序被看作是话语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连接体。以往对话语秩序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它所反映的话语主体间差异的社会地位方面。与此不同,本文通过分析两个媒体对"价格垄断"不同的话语建构及其相互博弈,试图说明话语秩序的不确定性和动态特征。研究表明,话语秩序在"主体隐形替换"话语策略的作用下,其对社会秩序的制约性受到挑战。
赵芃
关键词:话语秩序话语建构动态特征话语策略批评话语分析
专家知识的话语建构及其合法化——一档电视节目中药品推广的话语策略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通过分析一档电视节目中关于某药品专家知识话语建构的策略,讨论不同论题的惯用语句如何通过逻辑推理形成专家知识,进而分析专家知识通过合法化被观众接受的机制。研究发现,专家身份的权威性和传播机构的社会认可度是专家知识被观众接受的主要原因,而专家知识则是专家通过话语策略建构的具有一定价值倾向的话语再现。
赵芃
关键词:专家知识话语策略话语建构合法化批评话语分析
权势中的部分等同关系——高等学校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的批评话语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以2019年我国30所高等学校校长在本科毕业典礼致辞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结构特征、语义特征及其与网络流行语的互文关系,揭示了毕业典礼致辞话语的社会属性,即致辞的话语实践过程构建了校长的多重身份:无需选择的权威身份和主动选择的网民身份。研究发现,位于话语秩序顶端的校长主动调用网络话语的行为,使得校长致辞在规约中实现了有限的微观自由,这样的话语互动以及话语杂糅引起了校长与学生之间话语秩序的改变,帮助校长于权威中与学生建立了部分等同关系,从而使得校长致辞成为了一种新话语,而话语秩序的动态开放性与话语的对话性正是话语秩序改变和新话语产生的话语原因。
赵芃尚成燕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话语秩序
互文的抄袭潜势与抄袭的互文掩饰——学术引用的批评话语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抄袭现象作为一种违反学术规范的引用可以从社会角度分析,也可以从语言角度分析,前者涉及学术道德问题,后者涉及引用不当及互文表达的扭曲与隐藏。运用Fairclough对互文性的阐释和分类,从语言的角度观察并分析学术论文中互文与抄袭的关系,发现引用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隐性,为学术写作带来了挑战,也为抄袭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空间。抄袭通过互文表述的扭曲或隐藏掩饰他者声音,不能如实呈现他者声音的意义与地位,也是作者失声的一种体现。抄袭不仅对他人学术成果造成损害,也是作者个人声音建构的失败,影响成果的学术性和可靠性。
赵芃刘璇
关键词:学术抄袭互文性批评话语分析
话语的技术化与权力的合法化——医药电视节目中权力合法化运作的探究被引量:3
2019年
话语与权力关系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与以往的研究多注重权力如何通过话语被创造和抵制不同,本研究注重考察权力如何被认可和接受。观察的语料来自一档电视谈话节目,理论依据是费尔克劳关于"话语技术化"与"霸权"的相关论述。通过观察这档电视节目中话语技术者(专家和主持人)设计和利用的话语技术(如访谈、授课、问诊等活动以及语体杂糅),发现专家将医学领域的专家知识悄无声息地植入大众传媒领域,并在新的领域形成常规性话语表达,完成其权力合法化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强调,来自专家话语的技术化过程,使得专家权力合法化并赢得观众的认可,进而保证了这档电视节目对所谈减肥药的推销效果。这一观点较相关研究更有助于认识"话语技术化"在实现技术者"霸权"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赵芃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2016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2017年
基于以研究者为工具的'质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度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五个方面对2016年度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的特点进行评述,即:持续深入的理论性思考、成为热点的身份建构研究与权力关系研究、具有鲜明政治立场和时代感的政治话语研究、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的民族志话语研究、以及专栏团队性研究,以期勾勒出2016年度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相对全面的图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赵芃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语体结构的跨时空变异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语体在本研究中被视为一种体现一定语言结构、实施一定社会功能的言语活动。本文对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不同机构围绕戴口罩议题发布的两个"指南语体"进行分析,发现其语体结构从"程序型"向"规约型"变异。借助批评话语分析关于语体链的分析方法,文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这一语体变异现象,发现语体变异与其产生的社会语境和发布者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相关。这在印证语体内部结构具有"流动性"、在社会功能方面具有"动态性"的同时,也在"社会文化"语境中研究了语体跨场合、跨领域和跨层级移动等问题,对新修辞学语体研究具有一定启示。
赵芃
关键词:语体变异批评话语分析新修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