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意华
作品数: 137被引量:676H指数:15
  • 所属机构:浙江医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严静
作品数:418被引量:3,749H指数:24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老年 感染性休克 脓毒症患者 高血压
龚仕金
作品数:196被引量:784H指数:16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 感染性休克 脓毒症 机械通气 脓毒症患者
戴海文
作品数:115被引量:313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 感染性休克 脓毒症 脓毒症患者 乳酸清除率
蔡国龙
作品数:207被引量:875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老年 感染性休克 脓毒症患者 脓毒血症
陈进
作品数:129被引量:415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 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脓毒症患者 老年人
充血性心衰时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芦沙坦治疗的影响
该研究的目的是要了解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心衰时是否独立对其他内皮功能的影响因素(如动脉粥样硬化)而存在,以及芦沙坦对CH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论:充分性心衰患者存在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说明CHF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
虞意华
关键词:芦沙坦内皮功能内皮素-1VONWILLEBRAND因子
文献传递
不同目标的早期液体复苏对老年脓毒症血管外肺水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以中心静脉压(CVP)或每搏输出量变异(SVV)为目标的早期液体复苏方案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CVP组和SVV组,根据不同的复苏目标(分别是CVP、SVV达标)进行早期液体复苏,评价两组患者的预后,比较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案对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影响,并分析复苏后EVLWI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复苏后,与CVP组相比,SVV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但两组28d病死率(SVV组357%,CVP组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前EVL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均有增加(均P〈0.05),且复苏后SVV组EVLWI≥9ml/kg的例数较少(SVV组11例,CVP组18例)。回归分析显示复苏后EVLWI≥9ml/kg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基础EVLWI较高、达标时SVV较低、复苏导致的CI增加较少和SVV增加较多。结论早期液体复苏可导致老年脓毒症患者的EVLWI明显升高。依据SVV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比CVP作为复苏目标,达标时EVLWI过高的危险性减小。
颜默磊陈进虞意华蔡国龙龚仕金严静
关键词:血管外肺水脓毒症老年
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100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EGDT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EGDT治疗组予以早期目标指导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分别测定液体复苏前及复苏后第3、7、14天血清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PACHEⅡ评分等。分析cTnI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液体复苏前,EGDT治疗组与对照组cTnI水平分别为0.59±0.66和0.54±0.48μg/L,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且均高于正常值(P>0.05)。经EGDT治疗后,EGDT治疗组7、14d时的cTnI水平分别为0.16±0.22和0.09±0.13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39±0.43和0.29±0.29μg/L)且恢复正常(P<0.05),hs-CRP有相同变化趋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与cTnI呈正相关(复苏前及复苏后3、7、14d分别为r0=0.818,r3=0.858,r7=0.795,r14=0.739,P<0.05);与复苏前比较,复苏后EGDT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5)。EGDT治疗组生存率(76%)明显高于对照组(52%,P<0.05),生存时间延长(P<0.05)。结论EGDT可能通过炎症抑制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起保护作用。
乔松蔡国龙严静虞意华张召才颜默磊胡才宝
关键词:早期目标指导治疗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质
危重病脓毒血症治疗之——胰岛素和血糖控制
严重感染→1.炎症介质2.神经与内分泌物质(应激激素)→代谢紊乱严重感染→胰岛素抵抗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发生机制·抗调节激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增多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失调·细胞...
虞意华
文献传递
联合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的强化营养对改善老年危重病人免疫麻痹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对老年危重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标准的营养支持治疗;B组为谷氨酰胺组;C组为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组。三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
蔡国龙虞意华张召才龚仕金戴海文陈进严静
关键词:免疫麻痹生长激素危重病人强化营养
文献传递
每搏量变异对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反应的预测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评价每搏量变异(SVV)预测机械通气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液体反应性。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共对17例机械通气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31次液体负荷试验。采用脉搏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SVV。将液体负荷后心脏指数(CI)增加值(△CI)≥10%定义为液体反应阳性。观察液体负荷试验前后血流动力学及肺水指标的变化,评价SW、中心静脉压(CVP)与△CI的相关性。结果液体负荷后SVV显著降低[(6.6±2.1)%比(12.1±3.7)%,P〈0.01],CVP显著增高[(12.5±3.6)mmHg比(8.9±4.1)mmHg,1mmHg=0.133kPa,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液体负荷前SVV与△CI显著相关(r=0.447,P=0.012),CVP与5CI无直线相关关系(r=-0.082,P=0.67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示,液体负荷前SVV、CVP与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2[95%可信区间(95%CI)0.463~0.8853和0.336(95%CI0.133~0.539)。SVV为11.5%时对液体反应的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67%。结论SVV能反映机械通气状态下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时的液体反应性,可作为指导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治疗的指标。
虞意华戴海文颜默磊龚仕金蔡国龙张召才陈进严静
关键词:脓毒症每搏量变异老年
容量与压力指标对照监测指导老年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对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 比较以压力指标右房压(RAP)和容量指标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指导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并观察达标过程中其对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45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实验组(23例),对照组的治疗目标为使RAP值达到12mmHg,实验组的治疗目标为经右室射血分数(RVEF)校正后的RVEDVI值达到100~200ml/m2;并记录两组患者经液体治疗前、后的RAP、肺动脉嵌顿压(PAOP)、RVEF、RVEDVI等参数和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 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变化,同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浓度,并计算治疗后6h时的乳酸清除率,后将液体复苏治疗后6h的RVEDVI差值与乳酸清除率作相关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液体复苏达标率(分别为86.9%和81.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液体复苏达标的患者中,实验组的RVEDVI、RVEDVI差值、RVEF、RAP和治疗后6h的乳酸清除率均较对照组增高(均P<0.01),而两组患者的PAOP、APACHE II和SvO2的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液体复苏治疗6h后两组患者RVEDVI差值与乳酸清除率呈相关性(P<0.01);达标患者乳酸清除率与复苏后SvO2呈相关性(P<0.05).结论 以RVEDVI指导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较传统的压力指标RAP更安全、有效,可更好改善氧代谢.
周娟娣龚仕金戴海文虞意华李莉陈进严静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乳酸清除率
老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微循环变化的观察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探讨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舌下微循环特点.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老年脓毒症患者23例及未发生脓毒症的老年重症患者10例,根据病情分成严重脓毒症组(12例)、脓毒性休克组(11例)及非脓毒症组(1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另选取10名体检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旁流暗视野技术(SDF)于入组时及入组后第1、2、3天测定脓毒症患者的舌下微血管(≤25 μm)的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及微血管流动指数(MFI).观察脓毒症患者的28 d病死率,根据28 d是否死亡,将脓毒症组分成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两组的PVD、PPV及MFI.结果 与严重脓毒症组相比,脓毒性休克组的28 d病死率较高(54.6%比33.3%).所有老年患者无论是否发生脓毒症,与对照组相比,入选时舌下PDV、PPV及MFI值均较低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脓毒症组舌下微循环PVD、PPV、MF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VD:(13.7±4.0)比(19.1±4.0),PPV:(64.9%±11.8%)比(79.1%±12.2%),MFI:(2.4±0.5)比(2.9±0.7),P<0.05];严重脓毒症组舌下微循环PVD、PPV、MF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VD:(12.0 ±4.3)比(19.1±4.0),PPV:(59.7%±11.8%)比(79.1%±12.2%),MFI:(2.2±0.6)比(2.9±0.7),P<0.05];脓毒性休克组舌下微循环PVD、PPV、MF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VD:(7.9±4.2)比(19.1±4.0),PPV:(48.5%±12.1%)比(79.1%±12.2%),MFI:(1.7±0.6)比(2.9±0.7),P<0.05].脓毒性休克组舌下微循环PVD、PPV、MFI较非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均明显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而非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舌下PDV、PPV及MF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性休克组较严重脓毒症组入组时及诊断后1、2、3d的PDV、PPV及MFI值均较低并有统计学意义,而乳酸值及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较生存组入组时及诊断后第1、2、3天的�
颜默磊严静陈进虞意华蔡国龙
关键词:脓毒症微循环
老年危重患者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与单纯肠内营养支持的比较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 (EN) +肠外营养 (PN)对老年危重病患者的营养状态、免疫机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5 0例患者分别给予EN +PN(3 5例 )和PN(15例 )营养支持 7天 ,进行支持前后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结果 EN +PN组营养支持后血清白蛋白 (Alb)、前白蛋白 (Prealb)及免疫指标 :IgA、IgG、IgM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 ,且Alb、Prealb、IgA、IgG、IgM水平高于PN组(P <0 0 5 )。胃肠出血发生率EN +PN组低于PN组 (P <0 0 5 )。结论 对老年危重病患者 ,如无胃肠营养禁忌 。
龚仕金严静陈进戴海文蔡国龙虞意华
关键词:免疫机能肠道功能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QTcd、QTd/RR比值变化及意义
1998年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的QT离散度(QTd)、矫正QTd(QTcd)、QTd与心动周期之百分比(QTd/R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回顾性研究了58例AMI患者首次体表12导联QTd、QTcd、QTd/RR,并与42名健康者作对照。结果表明AMI患者QTd,QTcd、QTd/RR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AMI患者中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衰者QTd、QTcd、QTd/RR较未发生心律失常/心衰者明显增加。认为QTd、QTcd、QTd/RR对AMI者早期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及死亡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严静虞意华陈新宇
关键词:心肌梗塞QTDQT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