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旭
作品数: 6被引量:62H指数:5
  • 所属机构: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宁波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吴志伟
作品数:29被引量:34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丰林自然保护区 LANDIS 生物量 林火 气候变化
梁宇
作品数:45被引量:25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LANDIS 林火 碳储量 森林景观
贺红士
作品数:120被引量:1,866H指数:23
供职机构:密苏里大学
研究主题:LANDIS 森林景观 气候变化 林火 空间直观景观模型
张庆龙
作品数:7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LANDIS 地上生物量 火干扰 气候变化 遥感估算
蔡龙炎
作品数:2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丰林自然保护区 林火行为 可燃物模型 森林可燃物 丰林保护区
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呼中林区地上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基于野外样点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烈度火烧对大兴安岭呼中林区地上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烈度的火烧会对地上死木质残体碳储量产生显著影响.兴安落叶松林和针阔混交林(落叶松与白桦)中死木质残体碳储量大小为重度火烧>轻度火烧>未火烧,而白桦林中死木质残体碳储量大小为重度火烧>未火烧>轻度火烧.火干扰能显著改变森林中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的组成百分比.随着火烧烈度的增加,枯立木比重显著增大,枯落物比重显著减小,而不同火烧烈度下倒木和树桩的碳储量比重变化不显著.不同烈度的火烧对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特征的影响不同,轻度火烧下死木质残体碳储量的空间变异性最高,重度火烧下空间变异性最弱.不同火烧烈度下大兴安岭森林死木质残体碳储量差异显著,在进行森林死木质残体碳储量估算时,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
杨达贺红士吴志伟梁宇黄超罗旭肖江涛张庆龙
关键词:火干扰碳储量
气候变化和林火干扰对大兴安岭林区地上生物量影响的动态模拟被引量:7
2018年
预测森林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变化和林火干扰的响应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气温、降水等因素的改变和气候变暖导致林火干扰强度的变化将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库动态.东北森林作为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和林火干扰的响应逐渐显现.本文运用LANDIS PRO模型,模拟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气候变暖对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直接影响与通过林火干扰强度改变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暖和火干扰增强情景下,森林地上生物量增加;当前气候条件和火干扰下,研究区森林地上生物量为(97.14±5.78)t·hm^(-2);在B1F2预案下,森林地上生物量均值为(97.93±5.83)t·hm^(-2);在A2F3预案下,景观水平第100~150和150~200年模拟时期内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均值较高,分别为(100.02±3.76)和(110.56±4.08)t·hm^(-2).与当前火干扰相比,CF2预案(当前火干扰增加30%)在一定时期使景观水平地上生物量增加(0.56±1.45)t·hm^(-2),CF3预案(当前火干扰增加230%)在整个模拟阶段使地上生物量减少(7.39±1.79)t·hm^(-2).针叶、阔叶树种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存在差异,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生物量随气候变暖表现为降低趋势,而樟子松、云杉和山杨的地上生物量则随气候变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气候变暖对针阔树种的直接影响具有时滞性,针叶树种响应时间比阔叶树种迟25~50年.研究区森林对高CO2排放情景下气候变暖和高强度火干扰的共同作用较为敏感,未来将明显改变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树种组成和结构.
罗旭王聿丽张金荃
关键词:气候变暖LANDIS
丰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可燃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5
2012年
从潜在林火行为的角度出发,依据可燃物的关键参数,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在丰林自然保护区建立标准森林可燃物模型.结果表明:丰林自然保护区可建立3个标准可燃物模型,代表性植被类型分别为阔叶红松林(模型FL-Ⅰ)、云冷杉林(模型FL-Ⅱ)和杨桦林(模型FL-Ⅲ).依据可燃物的林分结构与组成、地表覆盖类型、水平与垂直连续性等,本研究建立的FL-Ⅰ、FL-Ⅱ和FL-Ⅲ模型与加拿大CFBPS可燃物分类系统中的C-5、C-2和D-1模型相似.3个标准可燃物模型的地表和垂直结构特征,可为野外工作者判定可燃物模型提供帮助.
吴志伟贺红士梁宇罗旭蔡龙炎龙静
关键词:森林可燃物可燃物模型林火行为丰林自然保护区
样地数量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树种分布预测的影响
2013年
基于不同景观破碎化程度下的中性景观,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样地数量对景观尺度树种分布预测的影响.采用模型耦合的方法进行树种分布预测,设置了3个样地数量预案与1个参考预案.分别在每一破碎化程度下检验3种样地数量预案的预测结果与参考预案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样地数量会影响树种分布预测结果,具有不同生活史属性的树种对样地数量的需求不同,对普适性树种进行分布预测需要的样地数量较多;除极度特异种外,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也会影响样地数量对树种分布预测的影响;随着模拟时间的增加,样地数量对景观尺度树种分布预测的作用会发生变化,对于一些普适种树种来说,长期模拟需要较多的样地.
梁宇贺红士吴志伟李晓娜罗旭
关键词:气候变化环境异质性景观破碎化
林火干扰对大兴安岭主要林分类型地上生物量预测的影响模拟研究被引量:21
2016年
林火干扰是北方森林最主要的自然干扰之一,对北方森林地上生物量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预测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时需要考虑林火的影响。运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 PRO,模拟大兴安岭林区林火对不同树种地上生物量预测的影响。选取研究区5种主要树种林分(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白桦和山杨),以无干扰情景为参考预案,在验证模型模拟结果的基础上,模拟林火在短期(0—50a)、中期(50—150a)和长期(150—300a)对地上生物量的定量化影响,及其对不同立地类型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基于森林调查数据参数化的2000年森林景观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代表2000年真实森林景观,模拟的2010年森林林分密度和胸高断面积与2010年森林调查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前林火干扰机制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与样地调查数据匹配,说明林火模拟能够代表当前研究区林火发生情况;(2)与无干扰预案相比,整个模拟时期内景观水平上林火减少了1.7—5.9 t/hm2地上生物量;(3)与无干扰预案相比,林火预案下主要树种生物量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变化显著(P<0.05);(4)在不同模拟时期,林火显著地改变了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其中以亚高山区地上生物量降低最为明显。研究可为长期森林管理以及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罗旭贺红士梁宇吴志伟黄超张庆龙
关键词:LANDIS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地上生物量
基于FARSITE模型的丰林自然保护区潜在林火行为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0
2012年
将FARSITE火行为模型应用于丰林自然保护区林火行为预测,并根据Rothermel和Rinehart制定的林火行为等级标准,编制潜在林火行为空间区划图,以探讨林火行为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有可能、易发生和极易发生3个森林火险等级下,丰林自然保护区林火行为主要分布在Class I和ClassⅡ等级上,使用手工工具可能从火头控制火势蔓延;林火行为等级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ClassⅢ等级的火行为主要分布在区域中东部,ClassⅡ主要分布在区域中部,而Class I则主要分布在区域四周;高强度林火行为主要分布在可燃物模型为FL-Ⅰ和FL-Ⅱ,海拔为300—400 m、坡度为平坡和缓坡、坡向为阳坡上。高强度林火发生在接近道路与居民点500 m的区域内分布面积明显高于分布在距离道路居民点500—1000 m和1000—1500 m区域。
吴志伟贺红士梁宇罗旭蔡龙炎
关键词:林火行为丰林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