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婷婷
作品数: 29被引量:55H指数:5
  • 所属机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王群
作品数:16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研究主题:法律制度 保护区 公海 海洋能 大陆架
王琦
作品数:28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研究主题:公海 海洋保护区 法律制度 海洋能 黑潮
李金蓉
作品数:24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研究主题:划界 大陆架划界 大陆架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大地线
姜丽
作品数:26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研究主题:保护区 公海 城市 灾害防御 立场
万芳芳
作品数:24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研究主题:大陆架 海洋数据 收益分享 数据共享 中国-欧盟
南海油气共同开发制度关键问题探讨——以其他海域共同开发经验为鉴
2010年
在南海岛礁争端和划界问题尚难解决的情况下,推进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是缓和南海紧张局势、和平利用资源的必由之路;而南海油气共同开发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制度设计来规范各方的权利义务。本文旨在通过对其他海域共同开发协议制度的比较研究并结合南海局势的特点来讨论南海油气共同开发制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可能的解决方式。
罗婷婷
海底地形命名背后的权益争端及其法律效力之辨被引量:4
2012年
文章从海底地形命名活动的发展及其标准化进程入手,阐述了现有通用海底地形名称的产生程序,进而分析作为一项科学工作的海底地形命名可能引发的权益争端及其原因,并借助传统国际法理论和相关判例探究海底地形命名与主权及主权权利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我国海底地形命名的工作近况提出相关的维权建议。
王琦罗婷婷
关键词:法律效力
《旧金山和约》之于南沙群岛主权效力辨析被引量:2
2017年
《旧金山和约》是迄今为止第一份涉及南沙群岛主权问题的国际条约。虽然中国政府并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对华法律效力,但是我们必须重视其在南沙群岛争端问题上产生的影响。根据《条约法公约》的解释规则,并不能从《旧金山和约》得出南沙群岛主权归属某个国家的结论,与中国存在南沙岛礁主权争端的越南和菲律宾所作出的所谓条约解释均有悖国际法规则;而《旧金山和约》之后的《日台和约》在论证中国对南沙群岛主权问题上的作用应予重视。
罗婷婷姜丽
关键词:《旧金山和约》南沙群岛主权条约解释
美国智库近期南海问题研究成果评述被引量:5
2017年
2015—2016年南海地区形势发生了质的变化,南海争端从地区性的领土主权和权益之争向大国间的地区主导权竞争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智库围绕着南海仲裁案、美国的南海利益、中美关系、南海形势发展趋势四个重要议题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并形成了几个试图影响美国南海政策的倾向性意见。通过对美国智库近期南海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美国南海政策的风向和趋势,为南海权益维护提供有益参考。
罗婷婷白蕾
关键词:美国智库航行自由
海洋经济学理论对海域资源配置的指导价值研究——以区域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海洋生态经济学基础理论为视角被引量:1
2014年
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作为海洋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理论对海域资源配置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在进行海域资源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区位特色优势进行资源开发利用;要构筑清晰性、排他性、可转让性的海域产权结构,坚持海域产权分离机制;要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平衡和功能稳定,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曹英志桂静杜琼玮罗婷婷徐建华
关键词:海域资源区域经济学产权经济学
南海油气共同开发制度关键问题探讨——以其他海域共同开发经验为鉴
在南海岛礁争端和划界问题尚难解决的情况下,推进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是缓和南海紧张局势、和平利用资源的必由之路;而南海油气共同开发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制度设计来规范各方的权利义务。本文旨在通过对其他海域共同开发协议制度的比...
罗婷婷
文献传递
公海保护区问题初探被引量:11
2013年
公海自由原则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立的重要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管辖范围以内海域确权的完成及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问题的不断出现,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洋的保护问题被广泛讨论。公海保护区就是一种全新的公海保护方法。尽管目前在公海建立海洋保护区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各国关于公海保护区建设的立场也不尽相同,但公海保护区作为一种全新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形式已经付诸国际实践。我国历来重视公海事务,也在公海保护领域做出诸多努力。在公海保护区问题上,我国应当加强公海保护区制度研究,促进公海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既能履行一个负责任大国在国际海洋事务中应尽的义务,又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在公海的利益。
姜丽桂静罗婷婷王群
关键词:公海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九段线”法律地位探析——以四种学说为中心
"九段线"作为我国南海传统疆域线,自1948年公布以来,在半个多世纪得到了包括南海周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默认。但是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和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加剧,近年来,周边国家却对"九段线"的法律地位提出了质...
罗婷婷XIE Hongyue
关键词:历史性水域
文献传递
南海争端背景下印尼对华政策的变化及成因被引量:6
2018年
印尼在南海争端中虽以"调停者"自居,但实际上是一个无法置身事外的温和"争端方"。近年来,印尼自我定位角色和实际角色的冲突集中体现为对华政策的强硬化。这种变化是印尼内部战略考量和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使南海各方力量的博弈结构更加复杂,中国的南海维权形势更加严峻。中国应该重视这种变化,通过运筹印尼对南海争端的特殊角色来"撬动"其东盟领导者的角色发挥,并借助南海周边安全关系的强化来推动南海争端的解决。
罗婷婷毕文璐
关键词:南海争端角色冲突
英法德南海政策的调整及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英法德作为重要的欧洲国家,是影响南海局势不可忽视的域外因素。近三年来,英法德的南海政策作出了重要的调整,包括选边站队、军事跟进、反华鲜明等内容。这种调整既是出于其自身利益考量,又是对美国印太战略和南海周边国家对冲战略的回应。国别层面,英法德与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对接程度、自身印太战略的转型方向、国家角色定位等因素导致其调整方式和动机存在一定的差别。英法德南海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助推了南海问题的国际化与军事化进程。然而,鉴于英法德三国仍需在中美竞争中寻求微妙平衡,其实际行动也受到域外国家身份、自身综合实力、中欧经贸关系、共同协调机制等因素的限制,其产生的影响也必然止于一定限度。对于英法德南海政策的调整,中国应多管齐下采取应对措施,通过稳定周边关系、深化中欧经贸合作、管控中美分歧等措施严控其干预南海事务的范围和力度,充分限制和减轻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罗婷婷王群
关键词:南海局势欧盟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