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丽
作品数: 21被引量:12H指数:2
  • 所属机构: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相关作者

李书安
作品数:13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巢湖学院
研究主题:《国语·晋语》 逍遥 庄子 齐物 生态智慧
陈恩虎
作品数:37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巢湖学院
研究主题:巢湖流域 明清时期 清代 旅游开发 历史文化资源
张飞熊
作品数:9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休谟 巢湖 非理性 情感 道德论
江苏教会女学的二重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19世纪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在江苏境内创办了多所教会女学,以中外两种圣经为主要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教布道,进行文化渗透。但在具体办学过程中,教会女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力求教学方法合乎学习规律、侧重职业与生活技能培养、追求学生文化气质提升等教育理念,成为后来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改革的先声,并延续于当今教育思想中。
王红丽
关键词:传教教学理念
清末民初江苏女子职业教育的历史考察被引量:4
2010年
清末民初,实业界和教育界有识之士在江苏各地创办了许多女子职业学校,向学生传授应用性知识,以培养女子技工和女性实业家。但由于全赖个人捐资办学,疏于统一管理,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学校定位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制约了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尽管如此,当时女子职业教育的兴起仍构成了江苏教育近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改善了女子的生存状态,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江苏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
王红丽李书安
关键词:清末民初
民国时期巢湖匪患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2017年
民国时期,环巢湖地区湖匪横行,正常水路交通运输被阻断,巢湖沿岸民众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初期,各股湖匪依据天然地势划定各自活动范围,统一指挥,按级服从,分散活动。抗战末期,湖匪之间矛盾迭生,难以并存,湖匪队伍在各种政治力量的打击和争取下逐渐分化。纵观民国时期巢湖匪患问题,与环巢湖地区社会生态的严重失衡息息相关。
王红丽张飞熊
关键词:民国时期匪患水运
清末民初环巢湖地区水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
2016年
清末民初,环巢湖地区水上运输网络渐趋复杂完整,区域市场开放程度得到提升,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而有力地推动了环巢湖地区社会近代化的进程。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从整体上看,清末民初,环巢湖地区由传统向近代的演变表现出较大的艰巨性。
王红丽张飞熊
关键词:清末民初水路交通区域经济
江苏教会女学的教学理念
2009年
19世纪中后期,为实现高效传教目的,西方传教士在江苏境内创办了多所教会女学,向学生宣教布道,进行文化渗透。然而,在具体办学过程中,教会女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诸多方面体现出的教育理念,却成为后来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改革的先声,并延续于当今教育思想中。
王红丽
关键词:宣教教学理念
戊戌维新制宪思想被引量:1
2009年
19世纪末,当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局逼迫人们思考中国应去往何处的问题时,戊戌维新派从政治体制入手,发出了建立宪政国家的呐喊,形成了自己的制宪思想体系:制宪的先导为改革立法,制宪的核心为制定宪法,制宪的依托为开启民智。但因时势、认识水平等条件所限,其制宪思想未能实现。
王红丽
关键词:维新派
民国时期巢湖流域陆上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被引量:1
2010年
民国时期,伴随近代陆上交通网络的形成,巢湖流域区位优势愈发彰显,区域经济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近代陆上交通在农产品商品化的提高、近代工矿业的兴起和商业贸易的繁荣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巢湖流域的工业化进程。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陆上交通的运输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欠佳,未能迅速纳入现代经济的运行轨道。
王红丽陈恩虎
关键词:民国时期巢湖流域陆上交通经济发展
淮南铁路与巢湖流域近代矿业的兴起被引量:3
2010年
民国时期,巢湖流域成为淮南铁路交通网络的重要结点,沿线矿业随之兴起。淮南铁路的运行,促进了巢湖流域矿产品近代贸易体系的形成,推动了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但由于局势不靖,铁路的运输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加之铁路支线缺失、社会工业化程度较低等,矿业发展态势欠佳,未能引导巢湖流域经济步入现代经济的运行轨道。
王红丽陈恩虎
关键词:民国时期巢湖流域矿业
庄子的生态智慧
2009年
庄子尊"道",尚"自然"。"齐物"、"逍遥"、"自然"等思想中表现出的生态智慧,为面临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的人类的自救,为我们建设生态式的和谐社会提供着丰富的思想资源。
李书安王红丽
关键词:庄子齐物逍遥生态智慧
清末江苏女子教育发展与社会风俗变革
2009年
清末,江苏女学兴起,创办了各种类型的女子学校.使西方的科技文化知识、男女平等观念、文明礼仪与生活习俗等在女性群体中广泛传播.女性思想观念日渐变化.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诸如婚姻、缠足、溺婴等方面的陋习.社会风俗得以更新,从而推动了江苏近代社会的文明进步。
王红丽
关键词:清末社会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