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静杰
-

-

- 所属机构:清华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齐庆媛

- 作品数:9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菩萨 观音 卷草纹 牡丹纹 宋代
- 何平

- 作品数:46被引量:436H指数:8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流动性 DSOI SOI 超硬刀具 波动率
- 相宛升

- 作品数:2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东西文化交流 谱系 石榴 《中国的西北角》 《鲁滨逊漂流记》
- 谷东方

- 作品数:20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明代 壁画 北宋 图像 华严
- 范丽娜

- 作品数:4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明代 图像 雕塑 清代
- 清华大学藏北朝晚期道教羽化像考论
- 2023年
- 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一件北朝晚期道教背屏式造像,具有若干定州系统白石造像特征。主尊卧像模仿佛涅槃像而来,又呈现自身独特性,实为罕见的老子羽化造像。十真人依照佛十弟子侍立主尊身后,联排小龛取代娑罗树作为背景。台座上护法狮子、神王造型则一如佛教造像。在效法佛涅槃造像的过程中,教化众生而示现涅槃的用意大概一并转移过来,富于时代色彩的净土往生观念也渗透其中。
- 李静杰
- 关键词:佛教造像羽化
- 金翅鸟图像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佛教以金翅鸟擒蛇比喻修行者制伏其心,具有这种象征意义的金翅鸟图像创始于古印度贵霜朝,伴随着犍陀罗文化获得初步发展,之后在古龟兹地区、汉传佛教文化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再后藏传佛教金翅鸟造像盛行于汉地。金翅鸟图像经历几近两千年岁月,分布在绵长又广阔地域,成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性佛教文化符号。
- 李静杰
- 关键词:龟兹石窟
- 二龙系珠与二龙拱珠及二龙戏珠的图像系谱被引量:4
- 2015年
- 犍陀罗二龙系珠图像传来中国后,较多地用作南北朝隋代菩萨像项链装饰。出现于北朝后期的二龙拱珠图像,在唐代普遍地用于装饰碑碣并稀疏地延续下来。创始于唐代的二龙戏珠和一龙戏珠图像延绵至今,广泛地用作铜镜、碑碣、建筑等装饰,成为深受民间喜爱的图像。这些传统装饰图像,曾经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 李静杰齐庆媛
- 北朝佛传雕刻所见佛教美术的东方化过程——以诞生前后的场面为中心被引量:13
- 2004年
- 本稿着眼于北朝佛传雕刻的托胎灵梦、树下诞生、七步、灌水四个场面,论述了佛传图由西北印度经新疆,向中原北方传播期间呈现的东方化过程。北魏中期的佛传图以吸收西方因素为特征,诸佛传场面的表现大体可以在犍陀罗雕刻中找到祖形,克孜尔石窟壁画反映了佛传图在新疆初步东方化,传播到中原北方以后东方化程度加深。北魏晚期及其以降,佛传图在北魏中期基础上适应汉文化环境进一步东方化。
- 李静杰
- 关键词:北朝雕刻佛教美术东方化
- 明朝天顺年间碑刻弥陀禅寺记与西方极乐世界图述论被引量:2
- 2014年
- 西安碑林藏明朝天顺年间碑刻,其"弥陀禅寺记"载录该寺重修经过和设置,重修施主来自西安的各级官府人员、寺院僧侣以及当地百姓和南京客人,弥陀禅寺名称则反映了当时佛教界禅净双修实践的流行。同碑线刻西方极乐世界图内容丰富、设计精致,一方面大量借用唐代以来西方净土经变因素,另一方面依据《观无量寿佛经》构思,形成一幅融会传统表现和明代精神的西方净土经变宏图。
- 李静杰
- 炳灵寺第169窟西秦图像反映的犍陀罗文化因素东传情况被引量:10
- 2017年
- 永靖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系中国早期佛教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了其中学界没有确定的图像尊格和若干造型因素的由来,认为北壁12号壁画说法图为梵天劝请内容,北壁3号龛泥塑二胁侍应分别为菩萨、执金刚力士像,进而指明其犍陀罗和西域文化渊源,以及在汉文化地区的后续影响情况;继而分析了本窟西秦壁画鲜花、花鬘供养图像及花树庄严图像与犍陀罗和西域文化因素的关联。炳灵寺第169窟西秦遗迹,具体、真实地反映了犍陀罗文化因素东传和新发展情况。
- 李静杰
- 三件新出犍陀罗浮雕造像述论被引量:1
- 2021年
- 新近面世的涅槃与弥勒组合浮雕、舍卫城神变浮雕、佛塔假门浮雕,在几个重要问题点上改变了人们以往对犍陀罗文化的认知。证实涅槃与弥勒图像组合及其象征的末法与传法思想,以及双神变与大神变合成的舍卫城神变图像率先出现在犍陀罗中心地区,佛塔假门则是中印度与西北印度佛教文化的巧妙结合。进而反映了吸收中印度、希腊罗马文化因素,并影响中亚、西域文化的情况。
- 李静杰何平
- 关键词:犍陀罗
- 巴林左旗出土辽代青铜佛板图像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巴林左旗盖家店出土辽代青铜佛板,为便携式类佛龛造像。佛板内容关联北朝以来数百年造像史,还多有牵涉印度造像艺术,反映了基层民众的西方净土信仰情况,不同于寻常所见具有官方性质的辽代佛教造像,有助于深化认识辽代佛教物质文化和社会。
- 李静杰
- 关键词:辽代阿弥陀佛
- 陕北宋金石窟大日如来图像类型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作者等经过历年调查,在延安市所属区县的宋金石窟中发现一批密教大日如来图像。这些图像包括多种存在形式,或属于金刚界曼荼罗成身会内容,或为金刚界与胎藏界大日如来组合,或为金刚界大日如来与《华严经》毗卢遮那佛混合,反映了唐代密教艺术的后续发展情况。其大日如来组织在当地以净土信仰为核心的程式化图像体系之中,密教成就法身思想与显教修菩萨行、往生净土等内涵,共同发挥教化众生的作用。陕北宋金石窟大日如来图像构成中国密教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充并深化了学界以往的认知范围和程度。
- 李静杰
- 关键词:毗卢遮那佛
- 太原永宁寺明代壁画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图像考察被引量:2
- 2010年
- 太原永宁寺明代壁画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图像,为迄今所知唯一的此类壁画遗迹,充实了中国佛教美术史的内容。壁画由太原县和太谷县僧俗供养人出资绘制,是明代西方净土信仰流行和重视佛教修行实践背景的产物。图像基于南宋王日休校辑《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上《四十八愿分第六》表现,将山水画与人物画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画面具体形象,工致精细,是不可多得的明代壁画精品。
- 李静杰肥田路美齐庆媛陈红帅林志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