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珺
作品数: 87被引量:189H指数:7
  • 所属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劲松
作品数:615被引量:2,08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体
曲勃
作品数:40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青光眼 LENSTAR 白内障 视觉质量 硅油
李效岩
作品数:20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白内障 青光眼 英文 非甾体类抗炎药 黄斑囊样水肿
李雪冬
作品数:7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眼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有晶状体眼 纳米脂质载体
刘汉强
作品数:70被引量:34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LASIK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术后 近视眼
人工晶状体作为眼内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2015年
目前眼部给药途径有眼表、结膜下、前房、巩膜、玻璃体腔给药和全身给药,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是一个新型的潜在眼内载药系统。其优点为,药物直接曝露于前房,可以提高药物有效浓度;植入药物无需额外操作;IOL固定在囊袋或者睫状沟内也保证了药物位置的稳定性。目前将药物加载到IOL上的方法主要有浸泡吸附法、眼内植入剂法、等离子体接枝法、离子束注入法、化学交联接枝法、静电层层组装涂层法、高压静电喷涂法、超临界流体法等。IOL给药系统主要用于治疗眼内炎性反应和后发性白内障等白内障术后并发症。
刘金璐孔珺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给药系统表面修饰
染料木黄酮对实验性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染料木黄酮对兔眼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24眼兔眼白内障术后模型,分为对照组12眼和实验组12眼,实验组术中灌注液加入染料木黄酮。观察术后兔眼角膜、前房、后囊膜情况,术后2个月处死实验动物,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裂隙灯下角膜、虹膜等组织无明显差异,术后2个月对照组6只兔眼出现不同程度周边部后囊膜混浊,3只兔眼出现瞳孔中央部后囊膜混浊;实验组2只兔眼出现周边部后囊膜混浊,2只兔眼出现瞳孔中央部后囊膜混浊。后囊膜PCNA染色阳性率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t=3.5,P<0.01)。结论染料木黄酮对兔眼白内障术后后发障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孔珺吴晓芝张劲松
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染料木黄酮后囊膜混浊
bFGF诱导的兔晶体上皮细胞TPK及PKC磷酸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bFGF对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 (TPK )活性的影响 ,及对兔晶体上皮细胞蛋白激酶C (PKC)活性的影响。研究TPK及PKC信号系统在LEC增殖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家兔晶体上皮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 ,应用同位素掺入法检测不同浓度 (0 1、 1、 10ng/ml)bFGF作用 2 4小时后 ,1 兔晶体上皮细胞膜TPK活性的变化。 2 细胞膜PKC及细胞质PKC活性的变化。结果 :bFGF作用 2 4小时后 ,晶体上皮细胞膜TPK、PKC及胞质PKC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bFGF可促进兔晶体上皮细胞膜TPK活性及胞膜、胞质PKC活性升高 ,该机制可能与促进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关。
孔珺张劲松
关键词:晶体上皮细胞酪氨酸蛋白激酶后发性白内障
ICL植入术后ICL移位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分析ICL植入术后发生移位的原因。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利用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于ICL植入术前1周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观察术前及术后眼前节形态变化。结果共观察行ICL植入术患者1...
史铭宇孔珺高尚张劲松
关键词:ICL影像学分析植入术
文献传递
右旋糖酐70对苯扎氯铵引起人结膜上皮细胞损害的保护性实验研究
曲勃孔珺赵江月李效岩张劲松
眼用药物缓释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由于眼部的生理结构复杂和诸多屏障的存在,许多药物在眼科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为了使药物在眼部更好地发挥药效,新型给药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成为研究热点。近年出现的眼科药物缓释系统包括:(1)药胶粒系统如脂质体、微乳等;(2)微粒系统如微球、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等;(3)凝胶系统包括生物黏附性凝胶、原位凝胶等;(4)眼部植入系统包括插入剂和眼内植入剂等。
李雪冬杨娜孔珺
关键词:眼部给药剂型给药系统
角膜散光对干眼患者泪膜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角膜散光对干眼患者泪膜的影响。方法对临床确定为干眼的患者(除外其他任何眼病)进行电脑验光,筛查出存在散光的干眼患者和无任何散光的正视眼干眼患者,分别对其进行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DR-1)、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reak-up time,BUT)。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散光的干眼患者与正视眼干眼患者DR-1及BUT结果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SⅠ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光患者的DR-1及BUT、SⅠt结果与散光的屈光度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近视散光、远视散光患者的DR-1检查及BU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逆规和顺规散光患者相比其DR-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斜轴和顺规散光患者相比其DR-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逆规散光与斜轴散光的DR-1和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角膜散光对干眼患者泪膜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影响;(2)逆规散光患者的泪膜稳定性较顺规散光和斜轴散光差。
宁琳孔珺张劲松
关键词:散光泪膜干眼
金雀异黄素对永生化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C-B3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抑制人类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增殖的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Gen作用12,24,48,72h后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P53及P2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和P53及P21的蛋白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Gen浓度的增大,S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阻滞在S期。各浓度Gen作用12,24h诱导凋亡不明显,处理48h后12.5mg/L浓度组出现凋亡峰,50mg/L浓度组凋亡明显。处理72h,6.25mg/L浓度组凋亡达12.7%,12.5mg/L浓度组凋亡达51.8%,25mg/L浓度组凋亡达59.3%。RT-PCR检测结果显示随金雀异黄素浓度逐渐增高,晶状体上皮细胞P21mRNA的表达逐渐下调,cyclinD1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p53的mRNA表达水平一致。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随Gen作用浓度增加P21蛋白表达逐渐减少,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P53蛋白表达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但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Gen能够抑制HLEC的增殖,是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诱导细胞凋亡前它使细胞阻滞在S期,机制可能与Gen引起P21的表达降低有关,而且这种降低是非依赖P53途径的。
刘芳孔珺张劲松
关键词:晶状体金雀异黄素细胞周期P21
口服转移因子胶囊辅助治疗丝状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周洋李效岩孔珺曲勃张劲松
波前像差仪测量近视患者低阶像差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通过波前像差仪与自动验光仪、综合验光仪3种方法测量近视患者屈光状态结果的对比观察,探讨波前像差仪对低阶像差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2005-06/2005-09来我院进行LASIK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67例100眼,分别应用波前像差仪、自动验光仪、综合验光仪对其球镜度数、柱镜度数、散光轴向测量后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波前像差仪、自动验光仪、综合验光仪3种方法测得的球镜度数分别为-6.18±2.77,-5.80±2.80,-5.88±2.72D;柱镜度数分别为-0.73±0.57,-0.75±0.59,-0.72±0.56D;散光轴向中位数分别为66.00°,45.50°,27.50°,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62.75° ̄11.25°,160.00°~4.25°,161.00°~5.00°;等效球镜度分别为-6.55±2.90,-6.17±2.91,-6.24±2.81D;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波前像差仪在准确测量眼高阶像差的同时,能够准确地测量近视患者的低阶像差。
秦宇张劲松曲勃孔珺王欣玲
关键词:屈光不正波前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