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和军
作品数: 28被引量:33H指数:3
  • 所属机构:天津外国语大学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曹艳春
作品数:21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古诗教学 审美教育 侦探小说 高等师范院校 美育
“自由联想”与“兴”的可通约性
2010年
本文认为在中国长期的文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与西方"自由联想"相通的艺术手法——"兴",并对这一文学实践进行了初步追溯,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兴"与"自由联想"具有概念内涵的相似性、发生机制的一致性和表现内容的相通性,集中体现了中西文学的可通约性。
周和军曹艳春
小说文体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考辩——以王蒙意识流小说为例
2009年
新时期小说采用意识流文体进行创作,一方面是人的主体意识的复苏和觉醒,另一方面也是文学自身的艺术创新和发展趋势的一种体现,"向内转"成为新时期文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和创作倾向。本文认为,经历了"文革"精神创伤的新时期作家采用意识流文体应该是一种叙事策略,通过描绘人的意识流动、情绪感受、知觉印象这种艺术形式间接表达作者对于社会现实、人生经历、意识形态的反省和思考。
周和军
关键词:意识形态叙事策略
先秦至金元时期“情性”说述评被引量:1
2016年
情性问题自先秦以来受到诸多先贤的关注,对于"情性"的阐释从最初哲学层面的观照发展到诗学内涵的聚焦,逐步超越了美教化、厚人伦、淳风俗的诗教传统,肯定和强调了"情性"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正视了诗歌自身的艺术特征,丰富和发展了诗歌创作理论和文学情感理论的内涵,切近了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本质,因此,对于"情性"说的发展与内涵进行梳理,意义深远,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抒情传统。
周和军
关键词:情性中国诗学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文主义内涵再阐释被引量:1
2015年
迟子建在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给当代文坛提供了一批温情、唯美而又充满希望的佳作。《额尔古纳河右岸》蕴含着深邃丰富的人文主义特征,小说站在民族视野和人文主义的高度对鄂温克民族的过去历史和未来变化进行了深刻思索,竭力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冲撞中、在独立坚守与迅速适应的矛盾中寻找一条属于鄂温克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同时对现代都市文明进行了检视与反思。
周和军
关键词: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文主义文明
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研究的“西化”倾向与问题
2015年
学界普遍认为新时期意识流小说是外来文艺思潮影响的产物,是对西方意识流小说进行观念移植、技巧模仿的结晶。在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研究中存在着"西化"倾向,新时期意识流小说应该有两个"源头",一是西方意识流文学,发挥着外来因素的启发和诱导的作用,决定了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的名称和表述方式;一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资源,影响了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的内容和实际,是新时期意识流小说产生的内在依据和土壤基础。
周和军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
从三大期刊评价体系谈国内语言类期刊的建设
2023年
热烈祝贺《当代修辞学》创刊40周年!此前多位语言学期刊的主编分享了各自的办刊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的期刊建设具有振聋发聩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
周和军
关键词:办刊经验期刊评价体系当代修辞学
论《致无尽岁月》中的“汉味情结”
2015年
作为"汉味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池莉的小说中充溢着"汉味文化"与"汉味精神"。在《致无尽岁月》中,这种传统的"汉味"书写发生了新变,呈现出陌生化的特征。论文从叙事方式的转换、不同城市的对比以及主要人物的比照等方面来剖析《致无尽岁月》中的"汉味情结"。
周和军
文化经典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传播研究的现实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传播是文化发展演进、传承扩散的途径和手段。文化经典的传播主要指文化的要素、内涵和精神的流传、播散。在实践过程中,不但整体形态的文化必含传播,就是单项的文化要素也必有传播这一运动形式,而任何传播行为必运载着相应的文化则更是显然的事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主要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宗教、道德、教育、艺术等元典。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当代传播,不仅有利于发扬、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振兴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增强国家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周和军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新时期意识流小说与民族化的再认识
2010年
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的创作者在小说文本的实验中,不仅仅是吸收、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在审美意蕴上彰显了共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积淀,他们的文体实验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观念、审美机制和接受心理,集中体现了作家民族化的尝试和努力。
周和军
关键词:意识流小说
文本与帝国——后殖民主义视野下的《曼斯菲尔德庄园》被引量:6
2009年
简.奥斯丁19世纪的经典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突破传统的男女青年恋爱婚姻小说的拘囿,体现出欧洲高雅文化与帝国主义殖民事业的一致性和契合性。由《曼斯菲尔德庄园》可以见出,文化是怎样与帝国主义殖民事业合谋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小说文本与帝国海外殖民实践暗合的具体层面。
周和军
关键词:文化帝国文本简·奥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