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四平
作品数: 91被引量:172H指数:6
  • 所属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陈默
作品数:12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红楼梦》 管窥 卡箍 实验室 三角瓶
张锦池
作品数:28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儒林外史》 《西游记》 《水浒传》 取经故事 沙和尚
陈砚平
作品数:1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
研究主题:悲剧 《水浒传》 侠义 皈依 忠君
刘敬圻
作品数:21被引量:70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红楼梦》 林黛玉 但明伦 薛宝钗 《聊斋志异》
陈墨
作品数:1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金瓶梅》 爱情悲剧 《西厢记》 红楼 文化超越
唐代科举题材小说文化意蕴探微
科举作为一种取士制度,始自隋,至唐太宗时得以固定下来,这是唐代意义重大的新鲜事,士人们自然要用诗歌、散文与唐代新兴起的小说等各种文体表现之。相比之下,能够达到全面深刻、生动形象地表现科举制度给社会生活尤其是给士人带来的巨...
关四平
唐代仕宦小说官民关系的文化批判
2010年
唐代仕宦题材小说的官民关系包含有不同层次的多种形态:理想形态是爱民清官之美政,其中寄寓了士林与民众企盼官清民安的美政理想;扭曲形态是害民贪官之恶政;官场常态是误民庸官之失职,其中又含形异而质同的两种类型:一是"不谋其政"的误民者,二是"好烦其令"的扰民者。
关四平
关键词:唐代小说官民关系
论贾雨村形象在《红楼梦》艺术结构中的作用被引量:4
1990年
本文认为,贾雨村在《红楼梦》艺术结构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作用。首先,从虚构的形象系列看,贾雨村与甄士隐一正一反,相映成趣,相反相承;从现实社会形象系列角度看,贾雨村与贾宝玉构成鲜明的正反对举;在官场世界的形象系列中,贾雨村与贾政、贾赦形成相得益彰的衬托关系。其次,贾雨村在作品的情节链的跃进中,起着重要的贯穿首尾、穿针引线、提纲挈领、转换时空的艺术作用。作者对曹雪芹与高鹗在贾雨村的结局处理上的差异进行了对比性的分析。
夏麟书关四平
关键词:红楼梦艺术作用甄士隐思想性格
封建帝王与士人关系的优化模式——《三国志演义》中刘氏父子与诸葛亮关系的文化透视被引量:5
1994年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回首历代王朝的兴衰递嬗,封建帝王与士人群体的微妙关系,无疑是贯穿其始终的引人注目的核心问题.历代的有识之士,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般地探究苕二者关系的真谛,寻求二者关系的最佳模式.作为“有志图王”的一代文学巨匠——罗贯中,当然也不能不关注这一课题.他集中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历代士人思想的结晶,建构起了帝王与土人关系的优化模式。
关四平
关键词:《三国志演义》罗贯中帝王民本主义二者关系
全方位的关照多角度的透视——读孙玉明博士著《红学:1954》
2005年
关四平
关键词:《红学:1954》红学史红楼梦研究奇文整体观照红学研究
论唐代仕宦小说对官吏恶政的批判
2010年
唐代仕宦题材小说描写官与民二者的关系,可约略归结为三种形态:最高层次是为民谋利、爱民重生的清正贤明官吏,中间层次是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平庸误事官吏,最低层次是以权谋私、害民虐生的贪官酷吏。唐代仕宦题材小说对官吏恶政的批判,其中主要包括:枉法曲断、横取人财、弄权凶暴等表现形式。这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有着某种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官僚体制的某些规律性,反照出人性劣根性及在仕宦领域的异化形态。从中国小说史思想承传的层面说,这些作品思想层次之高,思考问题之深,思维方式之独特,惩治方法之多样,对后代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当代文化角度观照之,其丰厚内涵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关四平
关键词:唐代小说
论《三国志演义》的悲剧与悲情被引量:2
2003年
《三国志演义》是一部史诗性的悲剧作品,书中各色人物的悲情倾泻,既加重了作品的悲剧氛围,又冲刷掉了他们身上的神性光环或鬼域色彩,显露出活生生的"人"的鲜明个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书中人物悲情与认识内容此呼彼应,珠联璧合;人物悲情与道德观念表里互衬、水乳交融;人物悲情与悲剧题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等诸多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具有典范的理论意义。
关四平陈默
关键词:悲剧悲情审美价值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国志演义》虚实艺术新论被引量:1
2001年
对《三国志演义》虚实问题的评价 ,迄今仍众说纷纭 ,褒贬不一。本文从七个方面多角度透视了其虚实艺术模式 ,认为 :作为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其虚实艺术成功的奥秘 ,关键在于宏观总体实与微观具体虚的和谐统一。宏观上与史实合拍 ,切合历史小说的个性特征 ;微观上的虚构成分 ,又充分发挥了其艺术创造力 ,体现出小说艺术的共性特征。宏观与微观的交融 ,形成了其实中有虚、寓虚于实的总体特征 ,成为中国历史小说虚实艺术的典范。
关四平
关键词:《三国志演义》虚实艺术历史小说情节小说艺术
以雅融俗 传神写意——从三国戏看元杂剧的人物美学特征被引量:3
2005年
元杂剧三国戏的人物形象塑造中寄寓着元代士人的独特文化心理与人物美学理想。元剧家通过以雅融俗的思维方式和智能化、儒士化、道士化等理想化重寻途径,使笔下三国人物较之“说三分”及《三国志平话》增加了雅化的色彩,更多了写意的成分,形成绘形、传神、达意三位一体的人物美学特征,显示出特有的时代文化意蕴与超时空的审美价值。从中可管窥元杂剧乃至中国传统戏曲的人物美学特征,对当今的戏剧及影视创作亦有借鉴意义。
关四平
关键词:元杂剧戏剧艺术题材三国故事
论红楼之情的文化超越与人性深度被引量:3
1998年
论红楼之情的文化超越与人性深度关四平陈墨《红楼梦》是明清以来中国古代“人情小说”的光辉总结,其对笔下人物情感世界的展示与开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层次,实现了对前代文学乃至文化的多重超越,因而谱写出至真、至善、至美之至情乐章,具有空前的人性深度,将“传统的...
关四平陈墨
关键词:文化超越爱情悲剧人性深度《西厢记》《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