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
作品数: 26被引量:96H指数:6
  • 所属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那娜
作品数:85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电喷雾 常压 低温等离子体 荧光探针 高通量筛选
欧阳津
作品数:152被引量:364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常压 电喷雾 荧光探针 离子化 化学发光
邵烟雨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研究主题:审前羁押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未成年人保护 司法改革 审查批捕
綦春霞
作品数:148被引量:622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研究主题:数学 八年级学生 数学素养 课程 初中数学
李雨桐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存储介质 水资源配置 预设 遗传算法模型 初中生
2023年数学中考跨学科试题案例分析
2024年
本文对2023年数学中考试卷中的跨学科试题的案例进行分析,重点分析试题中的跨学科类型和跨学科水平。研究发现,所跨学科以科学类、文史类和艺体类为主,与文史类学科融合较多;跨学科类试题主要集中在水平1,水平2与水平3的较少。在未来命题与教学中,要扩大跨学科的学科范围,加强试题的跨学科的水平,关注跨学科教学实施途径,为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推进省级统一命题提供参考。
王一凡付强杜剑南
关键词:中考跨学科数学试题
司法责任制改革中的检察官权限设置
2020年
在深化司法改革的背景下,推进检察官权限的设立及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目前对检察官权限设置缺乏立法保障和统一机制,相关规定亦存在不合理、不规范之处。为进一步优化检察官权限设置,需要赋予"检察一体"以新思维,使其发挥保障检察官独立性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检察官权限清单及机构建设,优化检察官职能设计;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有效防止检察官权力滥用。
付强
关键词:检察官权限设置
一种快速识别汞和甲基汞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快速识别汞和甲基汞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荧光探针的结构式如下:<Image file="100004_DEST_PATH_IMAGE001.GIF" he="298" imgC...
那娜付强欧阳津
当前刑事立案监督工作机制之完善被引量:1
2015年
立案监督权是检察机关享有的诉讼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案件线索来源匮乏、启动标准模糊、监督信息有限、监督效果较差、工作机制不科学等问题。立足现有法律规定,通过健全信息发现机制、细化立案监督启动标准、完善立案监督调查机制、强化后续监督机制等工作机制,走出目前立案监督工作面临的困境。
付强
关键词:人权保障
刑法追诉时效的溯及力原则适用问题分析——以追诉时效延长制度为视角被引量:10
2008年
1997年刑法颁布后,刑法追诉时效延长制度做了重大修改,按照刑法"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新的制度不应具有溯及力。但从刑法第12条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程序问题所遵循的溯及力原则、"有利于被告原则"的正确理解等角度,对发生在1997年刑法颁布前的犯罪行为如果在1997年刑法生效后仍然处于追诉期,则一律采用1997年刑法相关规定处理刑法追诉问题。
付强杨陈炜
关键词:追诉时效
优化我国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几点建议被引量:8
2015年
犯罪行为的刑罚附随后果(下文简称“犯罪附随后果”),是指在刑事法律法规之外,针对犯过罪或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所创设的一种限制性处罚后果。其基本内容是对刑事违法人在获得某些权利或从事特定活动的资格方面进行一定的限制或剥夺。
付强符洪雪
关键词:犯罪行为刑事处罚法律法规刑罚权利
一种快速检测溶剂成分的比色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溶剂成分的比色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比色探针的结构式具体为:<Image file="100004_DEST_PATH_IMAGE001.GIF" he="234" ...
那娜付强欧阳津
文献传递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适用困境与应对
本文结合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通过运用司法技术和法学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困境的解决阐发一己之见。倡导一种以公民个人信息的私密性判断为核心的认定思路。
付强赵康
关键词: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法律适用司法认定权益保护
一种快速检测溶剂成分的比色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溶剂成分的比色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比色探针的结构式具体为:<Image file="100004_DEST_PATH_IMAGE001.GIF" he="234" ...
那娜付强欧阳津
文献传递
认罪认罚案件常见罪名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标准被引量:1
2022年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深入推进为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实践中,认罪认罚案件相对不起诉却存在整体偏低且适用不均衡的问题。总结北京市检察实践经验,可发现认罪认罚案件中相对不起诉适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统一的适用标准。鉴于认罪认罚案件集中在危险驾驶罪、诈骗罪等7种常见罪名,应逐类研究这7类案件的相对不起诉适用标准。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时,综合考量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再犯可能性等因素,充分考虑相对不起诉是否有利于被不起诉人改过自新,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基本要求。
刘惠付强霍晨雪
关键词:相对不起诉不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