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津平
-

-

- 所属机构:南京大学商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吴小康

- 作品数:29被引量:21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比较优势 逃税 出口 产业结构演化 国际贸易
- 赵文军

- 作品数:19被引量:451H指数:9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方式 省际面板数据 中国贸易顺差
- 杨源源

- 作品数:16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 研究主题:凯恩斯模型 DSGE模型 财政工具 结构性调控 数量型
- 杨晓琴

- 作品数:13被引量:2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 东盟出口 编解码 加密模块
- 李猛

- 作品数:82被引量:59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地方政府行为 低碳经济 地方政府 布隆过滤器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 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如何影响一国对外贸易利益被引量:7
- 2023年
- 文章建立了数字贸易发展指标体系,并创新地在增加值分解模型基础上利用2007~2014年WIOD数据库测算各国贸易利益水平,同时构建包含数字要素中间产品联合生产的理论模型,以考察数字贸易发展对一国贸易利益的提升作用。研究表明,数字贸易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一国贸易利益水平,通过增强利益关联抑制价值链分工区域化、本土化趋势。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发展对低贸易成本国家及中、低技术行业贸易利益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发展通过分工深化、产业升级和创新激励效应提高贸易利益水平。上述研究对于把握数字发展机遇,实现双循环畅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王迎纪洁于津平
- 关键词:贸易利益价值链分工
- RCEP时代亚太经贸格局重构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被引量:13
- 2021年
- 历经漫长艰辛、一波三折的谈判,15个成员国凭借坚实的合作基础与经济依赖主动选择了同舟共济应对全球疫情危机以及多边体制滑向低效无序的趋势,在新的区域一体化框架下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RCEP签署的意义不仅在于经济层面,还在于战略层面。RCEP开创了亚太区域多方面合作的新契机,将深刻改变亚太乃至全球经贸格局,也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形成国际、国内新发展格局提供巨大助力。RCEP是中国目前深化亚太区域合作的最佳平台,中国要抓住机遇营造共同的利益愿景,在秉承互惠互利、求同存异、平等共赢的原则上助推RCEP进一步深化发展,巩固并强化与其他成员的利益纽带,对接RCEP与“一带一路”倡议,合纵连横整合资源,在亚太经贸格局重构中确立引领地位,彰显重要影响力。
- 于津平印梅
- 贸易自由化与服务业劳动力配置扭曲被引量:6
- 2023年
- 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纠正服务业劳动力配置扭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中国2003—2019年279个地级市数据,理论和实证分析了服务贸易自由化、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及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对服务业劳动力配置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直接影响机制,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改善了服务业劳动力配置扭曲,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对改善劳动力配置扭曲没有显著效果;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高技术产业集聚和创新两种间接机制纠正服务业劳动力配置,而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并未通过间接机制产生积极作用;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分别存在劳动力配置不足与过度的情况,服务贸易自由化能够显著改善两类服务业的劳动力配置扭曲。
- 纪洁王迎于津平
- 关键词:贸易自由化服务业
- 新发展格局下推进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有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效联动、共同发展,对于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在经历了早期探索、政策引导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后,现已进入新发展格局下的转型升级阶段,呈现出分布广泛、类型丰富、模式多元等显著特点,但也面临着境外投资风险加大、总体布局有待调整、双边协调机制不健全、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发展规划亟待优化、发展模式缺乏创新、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和挑战。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应强化统筹引领、完善政策支持、加强双边协调、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优化发展规划、创新发展模式、加强本土化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 毕朝辉于津平
- 贸易政策、扩大进口与失业被引量:2
- 2016年
- 本文在要素禀赋理论框架内构建贸易与失业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截面数据及面板数据模型对WTO成员国贸易政策、进口与失业关系进行了实证回归。结果发现:贸易对失业存在着显著且持续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关税、进口依存度与失业正相关,而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增加则会降低失业率。同时,各国的要素丰裕度在贸易与失业关系上起着关键作用,资本丰裕国家关税与失业正相关,而非关税贸易壁垒、进口依存度与失业水平负相关;劳动充裕国家反之。最后,本文没有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恶化发达国家就业的证据。
- 占华于津平
- 关键词:贸易政策要素禀赋失业
- 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及政策选择被引量:5
- 2007年
-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纷纷选择加入区域一体化组织。本文以中东欧、墨西哥、东盟和中国四个发展中国家或集团的不同选择为例,初步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本文认为,通过区域一体化融入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合理选择。
- 张雨于津平
-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新新贸易理论的贡献——从贸易所得说起
- 2014年
- 新新贸易理论在过去十年发展迅速,但仍然被相当一部分学者贴上"空洞"和"形式主义"的标签。本文从贸易所得的视角讨论了新新贸易理论的贡献,以期为其正名。本文的主要观点是:首先,衡量某一贸易理论是否有实质贡献,关键在于其是否就贸易原因和贸易所得给出新的答案。其次,在贸易原因方面,新新贸易理论主要继承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原因是企业追求规模报酬、消费者追求产品多样化,不可谓新;但在贸易所得方面,该理论突破传统,发现企业间及企业内资源再配置是新的贸易所得。再次,现有研究还不能确定新的所得究竟是不存在于传统贸易模型中的贸易所得还是对传统贸易所得的分解。最后,无论新新贸易理论所预测的贸易所得是否大于传统模型中的贸易所得,我们都不能否定其贡献。
- 吴小康于津平
- 关键词:新新贸易理论
- 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一直以来,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似乎处在两难境地:一方面,中国封东盟出口的不断增加使东盟认可和支持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言论;另一方面,中国对东盟出口的绝对值仍然处于劣势,面临着如何扩大对东盟出口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证模型对影响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实际有效汇率、东盟国家的收入水平、中国的收入水平和中国吸引的FDI对所研究的问题均原著的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正确处理人民币汇率问题;积极扩大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
- 诸葛彩霞杨晓琴于津平
- 关键词:出口实际有效汇率FDI
- 新质生产力与企业出口产品稳定性
- 2024年
- 本文基于2010—2016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了新质生产力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降低了企业出口风险率,提高其出口稳定性,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异质性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稳定性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机制分析揭示,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提升效应、生产成本削减效应和供应链效率提升效应提高出口稳定性。进一步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引致的出口稳定性增强能够提高企业出口加成率并使出口更加集中。本研究为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出口稳定性提供了证据。
- 于津平李媚媚孙楚仁
- 东道国区位优势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分析被引量:73
- 2011年
- 本文使用2003~2007年中国与74个东道国的数据,采用GMM方法进行动态面板数据分析,考察了对东道国区位优势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相关性。经验研究发现:东道国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是决定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密切的贸易联系也会显著地促进中国的投资,然而东道国良好的制度建设却会产生抑制作用,此外东道国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也不会显著地引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
- 李猛于津平
- 关键词:区位优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态面板模型G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