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绍宗
-

-

- 所属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学拥

- 作品数:222被引量:1,265H指数:18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创面愈合 神经再生 电损伤 慢性创面
- 李跃军

- 作品数:154被引量:642H指数:1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神经再生 端侧神经吻合 肿胀麻醉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爆炸伤
- 李望舟

- 作品数:99被引量:835H指数:17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创面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 爆炸伤 慢性创面
- 吕小星

- 作品数:75被引量:498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止血剂 穿刺伤 封闭负压引流 创面愈合
- 李金清

- 作品数:96被引量:680H指数:1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创面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 爆炸伤 慢性创面
- 腰腹部大容量肿胀麻醉抽吸术528例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以肿胀麻醉吸脂技术一次性吸出3000ml以上皮下脂肪的手术安全性.方法 本组528例全部为接受腰腹部吸脂手术之女性,年龄18~63岁,一次性吸出皮下脂肪量为3000~7700ml.统计患者手术中肿胀麻醉液的注射...
- 李跃军李望舟李学拥陈绍宗
- 感觉神经植入皮瓣后再生末梢的观察被引量:3
- 1993年
- 以免耳大神经植入颈肩部失神经皮瓣模型,用抗神经丝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再生末梢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密度。结果证明,植入皮下组织层的神经可发出纤维束上行到真皮层,形成网丛,最后以毛囊器和游离末梢形式终止于真皮内接近表皮处,形态结构与正常皮肤者相同。
- 陈绍宗李跃军李荟元
- 关键词:皮瓣神经植入抗体
- 猴手指神经皮下再植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形态学动态观察被引量:7
- 1997年
- 目的:研究神经植入术后,游离神经末梢和触觉小体的再生过程.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感觉神经末梢和触觉小体的再生形态和比例观察.结果:正常皮肤内触觉小体分布广泛,神经末梢均匀分布,失神经后8个月仅在皮下有少量神经纤维.而神经埋置术后1个月可有纤维再生.至5个月逐渐恢复正常.触觉小体的再生开始于神经植入后3个月.12个月时已达90%.结论:神经植入术有利于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功能恢复.
- 程飙陈绍宗
- 关键词:神经再生触觉小体
- 失神经支配皮肤植入神经环层小体的再生过程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观察失神经支配皮肤植人神经与否对环层小体溃变和再生过程的影响,以深入探讨感觉神经植入术的机制.方法:猴手指皮肤造成失神经支配并立即植入神经,观察到期取指腹标本,胆碱酯酶标记银套染,光镜为主观察环层小体溃变和再生过程、程度、小体再生率及再生途径.结果:未植入神经的皮肤环层小体溃变快,不能再生环层小体;植入的神经能延缓环层小体非神经成分演变过程,并可再生环层小体.结论:植入猴手指失神经支配的皮肤内的神经能再生环层小体,再生途径为溃变小体获得神经再支配,术后12mo小体再生率为60%,尚未完成再生过程.
- 程飚陈绍宗李学拥李跃军
- 关键词:神经移植环层小体神经再生皮肤移植
- 端侧神经吻合口轴突再生的形态学依据被引量:10
- 1999年
- 目的:观察感觉神经端侧神经吻合口的轴突再生及生长情况,探索端侧吻合的可行性.方法:以兔耳大神经干端侧吻合模型,采用抗神经丝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加强染色法对端侧神经吻合口进行显微观察.结果:7只动物的切片中均可见相当数量的再生轴突通过端侧吻合口;其数量与吻合口质量有密切相关;再生轴突来自被吻合的正常耳大神经干,长入溃变移植神经段内,原溃变纤维痕迹消失.结论:表明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有轴突再生的可行性.
- 李跃军陈绍宗程飙陈辉
- 关键词:感觉神经吻合术神经再生免疫组织化学
-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慢性创面不愈的方法介绍被引量:10
- 2001年
- 张翠英陈绍宗
- 关键词:慢性创面负压引流技术引流管
- 对Beitz大鼠后肢穿刺伤疼痛模型进行改良的实验研究
- 赵雨千陈绍宗李强吕小星赵聪颖蔡乐
- 兔耳大神经植入颈肩部失神经皮瓣后感觉重建的量化研究被引量:9
- 1996年
- 目的:客观评价感觉神经植入术用于失神经皮肤感觉重建的效果。方法:将兔耳大神经植入颈肩部失神经皮瓣,6~8个月用抗神经丝抗体免疫组化法显示再生的真皮神经网丛及感觉末梢,并用图像分析法测定其表面积密度。以神经单纤维放电引导技术对再生的放电纤维进行计数研究和特征观察。结果:实验组皮瓣中央区再生的真皮神经网丛密度达到正常组水平,而神经放电纤维数量显著超过正常。结论:提示感觉神经植入术具有良好效果。
- 李跃军陈绍宗胡三觉李荟元
- 关键词:失神经皮瓣感觉神经植入神经再生
- 对Beitz大鼠后肢穿刺伤疼痛模型进行改良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对Beitz大鼠后肢穿刺伤疼痛模型进行改良。方法:雄性SD大鼠35只,200±20g。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5只,Beitz模型组(BM),改良Beitz模型组(IM)各15只。按照Beitz大鼠后肢穿刺伤模型要求制作,改良Beitz模型组左小腿外侧距膝关节1cm处做纵行切口长1.0cm,并垂直刺入肌肉达对侧皮肤。其余步骤同于Beitz模型。造模后分别测定各实验组动物的继发机械痛阈、继发热痛阈和脊髓背角Fos阳性蛋白的积分光密度(IOD),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后的动物模型也可反应出急性疼痛的演化过程,较原有模型敏感度提高。结论:改良后的Beitz模型组可以模拟急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适合对局部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价。
- 赵雨千陈绍宗李强吕小星赵聪颖蔡乐
- 关键词:痛觉敏化积分光密度
- 窄蒂邻指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 1989年
- 本文介绍应用窄蒂呈旗形的邻指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术后3-5天断蒂,共15例17个手指,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 吴学军陈绍宗衡代忠吴良贵
- 关键词:皮瓣指端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