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林
作品数: 92被引量:193H指数:7
  • 所属机构:武汉科技大学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金属学及工艺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潘成刚
作品数:93被引量:149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压铸模 覆层 高频感应 自蔓延 工模具
李立新
作品数:95被引量:218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研究主题:微合金钢 含硼微合金钢 晶粒尺寸 温度场 CSP生产线
叶传龙
作品数:61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动态再结晶 数学模型 静态再结晶 力学性能 汽车用钢
雷志斌
作品数:13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压铸模 压铸模具 功能梯度 金属陶瓷材料 模膛
常庆明
作品数:104被引量:304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镁合金 激光熔覆 SIC SICP
轮带式连铸机应用于铸铅带的数值模拟
2015年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轮带式连铸机连铸区的三维瞬态分析有限元模型,并对连铸区进行了热-结构耦合仿真,分别得到了连铸区的总体温度场分布、铅-带坯的温度场分布、结晶轮外圈和钢带的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对"铅带连铸装备"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饶刚杨萍周家林冯栋兵张磊董逸君
关键词:温度场应力场
不同Ni60-SiC比例及厚度等离子熔覆层的组织及性能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提高热锻模具的使用寿命,以W6Mo5Cr4V2为模具钢,在其表面通过等离子熔覆制备了Ni60-SiC金属陶瓷层。用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Ni60-SiC配比及厚度的熔覆层进行了物相鉴定;用光学显微镜对熔覆层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用维氏硬度计测定了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熔覆层厚度为3mm、Ni60-25% SiC混合粉末所得熔覆层具有最好的冶金结合和最佳的显微硬度。
潘成刚王华昌王洪福周家林
关键词:等离子熔覆W6MO5CR4V2钢显微硬度
高碳钢线材组织与性能预报模拟软件的开发被引量:3
2006年
为便于研究高速线材轧制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与组织、力学性能之间关系,在物理冶金学原理基础上,开发了针对现场生产的模拟软件。该软件可计算轧制过程中轧件温度的变化、微观组织的演变和最终的力学性能。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张云祥周家林赵嘉蓉张海鸥王桂兰
关键词:高碳钢力学性能软件开发
一种压铸模热疲劳测试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铸模热疲劳测试装置,包括设备框架;加热总成,包括盛有铝液的坩埚,坩埚外设置加热元件;冷却总成,包括水箱、冷却水管路和冷却气体管路;控制总成;定位总成,包括设置在水箱和坩埚上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试样...
潘成刚杨虎群肖琴马文超赵川翔丁紫正雷志斌周家林何鹏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棒材连轧宽展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2001年
采用几何模拟方法,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现有的宽展数学模型进行比较,建立回归模型,并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椭圆-圆孔型系统中轧件的神经网络宽展模型。其预报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宽展数学模型。
贺立红余驰斌周家林赵刚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宽展模型棒材轧制
Cr12MoV模具钢中性盐浴渗钛组织与性能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TD技术在小型井式盐浴炉中对Cr12MoV钢分别进行了渗钛、铬钛共渗、铬钛复合渗中性盐浴处理。测试分析了覆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结构、厚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结果表明,Cr12MoV中性盐浴渗钛、铬钛共渗和铬钛复合渗覆层的显微硬度(HV0.05)都超过了3 000;铬钛共渗和铬钛复合渗覆层的显微硬度呈现梯度变化;渗钛、铬钛共渗和铬钛复合渗覆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较基体有很大提高。
潘成刚程伟伦周家林常庆明王洪福
关键词:CR12MOV钢渗钛
注塑模具技术课程教学实践被引量:3
2012年
介绍了注塑模具技术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及教材选用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尝试,将启发式、互动式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论述了实践教学在注塑模具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把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工程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产品-工艺-模具的思考模式;对相关课程教育教学起到一定引导作用。
潘成刚常庆明周家林叶传龙
关键词:注塑课程改革教学研究
Cr12MoV钢盐浴渗钛工艺研究
2017年
采用TD盐浴技术在小型井式盐浴炉中对Cr12MoV钢分别进行了硼砂盐浴渗钛、铬钛共渗、铬钛复合渗处理。用XRD对渗层的物相进行鉴定,用OM和SEM分析渗层组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渗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经盐浴处理后,Cr12MoV钢表面可以得到厚的渗层,硬度显著提高,硬度梯度不大。铬钛共渗和铬钛复合渗能得到少量不连续的Ti C覆层,而渗钛工艺只能得到渗硼覆层。
潘成刚杨虎群周家林常庆明
关键词:CR12MOV钢渗钛
不同强度级别双相不锈钢激光焊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2024年
目的为了合理制定不同强度等级DP钢同种和异种接头的激光焊接工艺,研究激光焊接工艺对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SEM、硬度试验、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不同强度等级DP钢同种和异种激光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对于同种DP钢激光焊接,由于接头各个区域经历的热循环不同,因此其马氏体体积分数和形态、含碳量等存在明显差异。在焊缝熔合区,由于冷却速度较高,因此马氏体体积分数较高且为细条状,硬度高于母材硬度。在热影响区,由于马氏体发生了回火分解,因此其硬度值低于母材硬度,且软化的程度和范围大小与DP钢的强度级别相关。软化的热影响区成为接头的薄弱区域,降低了接头的拉伸性能。在异种DP钢激光焊接接头中,焊缝熔合区的硬度也明显高于母材硬度。靠近高强度级别母材侧的热影响区范围更大,软化程度更明显,接头硬度分布不再对称。接头的抗拉强度与低等级DP钢母材的抗拉强度基本一致。结论激光焊接工艺对不同强度等级DP钢同种和异种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DP钢强度级别越高,接头或接头对应侧的热影响区软化程度越明显,这在制定焊接工艺以及焊后处理工艺过程中需要予以考虑。
谭海林赖春明周家林莫金竹聂慧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激光焊接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调质钢07MnNiCrMoVDR低温热变形行为研究
2016年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调质钢07MnNiCrMoVDR在变形温度400~750℃、变形速率为0.01~0.1s-1下进行低温热变形模拟试验,获得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动应力-应变曲线。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流动应力的主要因素。通过试验结果计算拟合了模型参数,并根据Sellars-Tegart的方程分别建立低温区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流动应力模型。该模型能预测低温流动应力,完整地表示07MnNiCrMoVDR钢低温流动应力模型。将模型应用于中厚板矫直力计算,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周家林杨光宇张陪毅余茹黄大军代元
关键词:07MNNICRMOVDR钢热变形流动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