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华琼
-

-

- 所属机构:四川理工学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自贡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相关作者
- 杨征征

- 作品数:20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新自由主义 马克思主义 女性权益 权利 意向性
- 娄明会

-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黄河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儿童社会化 儿童 家庭 社会化 慈善事业
- 范东翠

-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理工学院政法学院
- 研究主题:公民教育 社会矛盾 行政权 公民意识 公民道德
- 周立

- 作品数:32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人民内部利益矛盾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人民内部矛盾 教学改革
- 潘志新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意识形态 方向性 范式 就业 教育本质
- 《易经》中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
- 2012年
- 《易经》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的学者认为《易经》本为卜筮之书,而笔者认为《易经》虽然有卜筮、宗教方面的内容,但不是它的主要内容。从全书来看,《易经》的宗旨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所以,《易经》是一本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书,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自身的发展,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理想人格,并不断地实现它,完善它。《易经》阐述了人的发展思想,其内容是:第一,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三,人自身的发展;第四,人的理想人格的建树和理想社会的构建。
- 代华琼
- 关键词:《易经》
- 对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 2014年
-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之间争论的焦点在于新自由主义注重权利,而新保守主义注重秩序,两者各执一端,不能保持权利与秩序之间的平衡。文章认为权利是秩序的主体基础,秩序是实现个人权利的有效保障。坚决反对权利至上主义和秩序至上主义,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代华琼
- 关键词:权利秩序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
- 卢梭的权利与秩序思想
- 2012年
- 法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卢梭在批判洛克和孟德斯鸠的政治秩序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为了保护人民权利,建立新的政治秩序的思想。在我看来,卢梭主要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自由而平等的权利,设计出了一整套政治秩序:公民通过社会契约,结成一个政治共同体,在这共同体内,第一,最高的指导原则是公意;第二,人民享有主权;第三,在政治体内保持权力平衡;第四、人民有权反抗暴政。这样的政治秩序不仅能保障人民的财产与安全,而且能保障人人享有的自由而平等的权利,是一个自由而平等的理想社会。
- 代华琼
- 关键词:公意主权
- 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权利思想的批判
- 2015年
- 新自由主义主张权利政治,强调个人权利具有优先性,认为权利优先于功利,优先于权力,优先于善。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立场,对新自由主义权利思想从理论基础、哲学前提、权利的内涵、权利的实现途径和目的等方面展开批判。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权利思想的哲学前提是现实的人而非个人主义;出发点从经济根源和阶级关系分析权利而非抽象的权利;权利的实现途径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而非正义原则,其目的在于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而非保护最不利者的权利。
- 代华琼杨征征
- 关键词:个人主义
- 教育本质的追问
- 2012年
- 本文通过中国要派万名中小学校长出国学习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声称要学习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两则新闻的简单对比,分析教育中存在的机会均等、就业等问题,突出教育本质在资本的逻辑中发生了异化,使塑造人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培养的对象只能满足资本需要的工具,而产生异化的根源在于大写的主体消失,用福柯的话说"人死了"。
- 代华琼潘志新
- 关键词:教育就业
- 在权利与秩序之间: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政治哲学批判
- 真正的哲学总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活的灵魂。哲学中的问题总是来自问题中的哲学,总是回应时代的重大问题。权利与秩序的关系问题就是如此。正在快速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域,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各种差异性权利主体相继出现...
- 代华琼
- 关键词:公民权利社会秩序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
- 试论哈耶克的政治秩序思想
- 2012年
- 哈耶克认为政治秩序思想的来源有两个传统:一是建构理性主义;另一是进化理性主义。建立在建构理性主义基础上的政治秩序是社会主义,走向了乌托邦;建立在进化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政治秩序是自发的秩序,走向了法治。哈耶克认为理想的政治秩序是法治。法治预设前提是保护私域;法治的依据真正的法律,其实现途径:宪政;法治的价值诉求:法律下的自由。由此,哈耶克建立了自己的理想政治秩序。
- 代华琼
- 关键词:建构理性主义进化理性主义秩序社会秩序法治
- 在权利与秩序之间:马克思的原初语境与中国化的出场路径
- 2014年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域中打开马克思的权利与秩序思想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的权利与秩序关系思想是建立在批判资产阶级的权利和秩序基础之上的,其权利和秩序思想的理论前提是现实的人。从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认为人的政治权利应是自由而平等的权利,受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平等的权利必须消灭剥削、消除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秩序。马克思主义的权利与秩序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权利是秩序的主体基础,秩序是权利的保障。马克思主义权利与秩序思想对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代华琼
- 关键词:权利秩序
- 试论新自由主义的权利优先性思想被引量:1
- 2015年
- 新自由主义反对功利主义为社会总功利牺牲少部分人的权利,认为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超越功利、权力与善,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性。权利的优先性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在权利体系内部:自由权优先于平等权;第二,在权利体系的外部,就权利与功利、善相比较而言,权利优先于功利;权利优先于权力,新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再分配;权利优先于善。最后,个人权利通过政治参与得以实现。
- 代华琼杨征征
- 关键词:权利功利政治参与
- 罗尔斯权利思想论
- 2013年
- 罗尔斯的权利思想是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权利政治思想。他认为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在他的权利体系中,自由权高于平等权,自尊权是最重要的权利,自由权和平等权是实现自尊权的基础,维护每个人的自尊权成为最终目的。自尊权的至高无上表明了个人权利的不可侵犯性。个人权利需要通过法治来实现。
- 代华琼
- 关键词:自尊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