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科进
作品数: 88被引量:375H指数:11
  • 所属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贵州省 遵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相关作者

刘衡
作品数:149被引量:562H指数:12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表现 病理基础 X线计算机 文献复习
张体江
作品数:183被引量:574H指数:12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病理基础 磁共振 X线计算机 MRI
李邦国
作品数:123被引量:486H指数:13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病理基础 磁共振成像 CT表现 病理学
关晶
作品数:31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CT诊断 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学 CT 脑肿瘤
先正元
作品数:63被引量:236H指数:8
供职机构: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CT X线表现 放射摄影术 CT诊断 多层螺旋CT
浅谈用接口转换维修医疗设备
2008年
在维修医疗设备时很多用户工程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已查明机器故障苦于没有现成备件可替换,需要向设备厂家购买,但价格昂贵,特别是早期的大型医疗设备。这时除了向厂家购买备件外,某些故障其实还可以用转换方式来实现,不但可以缩短停机时间,还能给医院节省一大笔费用。现将我院出现的几例设备故障及转换方法介绍如下。
赵太春冯发文骆科进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接口备件
上皮样肉瘤CT和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ES)的CT、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S的CT、MRI和病理学表现。结果 5例ES中,发生于左前臂、左足、右眼眶、左外耳道、左侧阴茎根部各1例。3例行CT扫描,2例呈类圆形,1例呈铸状。1例边界清楚,1例部分边界不清,侵犯周围组织。CT平扫密度均不均匀,伴有斑片状低密度区,其中1例为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1例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1例中度渐进性强化;1例体积较小,密度均匀。其中2例行MRI扫描,T_1WI:2例病灶以等信号为主,1例病灶内见稍高信号区;T_2WI:2例病灶呈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1例病灶内见少量斑片状等或低信号,MRI增强扫描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强化,内有斑片状坏死区无强化。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阳性率100%(5/5),CK阳性率80%(4/5),EMA阳性率100%(3/3),CD34阳性率50.0%(2/4),HMG45阴性率100%(5/5),S-100阴性率75.0%(3/4),SMA阴性率66.7%(2/3),CD31阴性率50.0%(1/2)。结论 ES的CT和MRI表现均有一定的特点,单发或多发,边界不清,CT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不均匀轻到中度强化,边缘条状或片状强化;MR T_1WI呈均匀等信号,T_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显著强化。
余洪吴博刘衡柏永华骆科进李邦国张体江
关键词:上皮样肉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诊断(附18例分析)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8例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 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主要为 :病变窦腔密度不均匀增高 ,内有砂粒样、小斑片状钙化 ;可有窦壁骨破坏。结论 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 ,CT对该病的诊断有价值。
陈昆涛骆科进韩红
关键词:副鼻窦钙化CT诊断
1+1+2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1+1+2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1+1+2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1+1教学模式,通过影像病例测试评估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优秀成绩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1+1+2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影像判读能力。
陈华王勇朋叶颖骆科进张体江关晶李邦国刘衡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卵黄囊瘤的CT表现
目的探讨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YST的CT表现,其中8例行平扫和增强扫描,1例行平扫检查。结果 YST位于卵巢6例,睾丸2例,胃小弯1例。CT表现...
刘江勇骆科进王亚男刘衡黄可忻
关键词:卵巢卵黄囊瘤
文献传递
肺炎性假瘤CT表现及误诊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分析肺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ung,IPL)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IPL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病变部位:病灶位于右肺20例、左肺6例;形态:19例病灶为扇形团块影,7例为类球状影;边缘:17例边缘呈刀切样改变,5例边缘密度低的晕圈状改变;密度:平扫均匀者14例,不均匀者12例,CT值12~41 HU之间,增强扫描4例明显均匀强化,强化后CT值超过100 HU,9例边缘明显强化伴中央液化、坏死,6例中度强化,强化后CT值在70~80 HU之间。胸膜:14例胸膜增厚、局部形成幕状、线状粘连带。淋巴结:7例淋巴结增大。结论:IPL CT特点:单发病灶、位于胸膜下,多呈扇形团块、增强明显强化,边缘呈刀切样改变。全面分析病史及CT表现,对减少误诊很有帮助。
王勇朋刘衡刘松江余洪操玉萍骆科进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误诊
肺结核瘤的常规胸部螺旋CT与高分辨CT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评价常规螺旋CT(SCT)与高分辨CT(HRCT)对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0例肺结核瘤的SCT及HRCT扫描资料 ,观察其结节的轮廓、边缘、内部特征及周围情况 ,比较两种检查对结核瘤的显示效果。结果 SCT与HRCT显示结节内钙化分别为 2 7.5 %和 6 0 .0 % ,结节周围支扩征分别为 2 .5 %和 42 .5 % ,边缘毛刺征分别为 10 .0 %和 2 7.5 % ,边缘光滑分别为 5 7.5 %和 47.5 % ,卫星病灶分别为 37.5 %和 40 .0 % ,胸膜增厚伴凹陷分别为 37.5 %和 40 .0 %。如以钙化、卫星病灶及周围支扩征作为肺结核的特征 ,SCT的诊断符合率为 45 .0 % ,HRCT诊断符合率为 95 .0 %。结论 肺结核瘤的许多征象在HRCT上的出现率明显高于SCT ;因此 ,HRCT作为SCT扫描的补充手段对于一些结核瘤的诊断是必不可少的。
骆科进先正元
关键词:肺结核瘤CT螺旋CT高分辨CT
卵黄囊瘤的CT表现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卵黄囊瘤(YST)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YST的CT表现,其中8例行平扫和增强扫描,1例行平扫检查。结果 YST位于卵巢6例,睾丸2例,胃小弯1例。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以囊实性为主,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成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并有逐步强化的特征。结论 Y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特别是血清甲胎蛋白(AFP),有助于提高对本病诊断准确率。
刘江勇骆科进王亚男刘衡黄可忻
关键词:卵巢卵黄囊瘤
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分析(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3年
原发性肝脏血管肉瘤(primary hepatic angio-sarcoma,PHA)是起自肝脏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仅占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的0.2~1.8%,但却是肝脏肉瘤中最多见的,约占36%,其恶性程度高,影像表现复杂,术前诊断困难,笔者搜集本院2例经病理证实PHA的CT、MR影像和病理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余洪刘衡刘晔张济王凯张国明骆科进
关键词:文献复习影像学表现病理分析原发恶性肿瘤间叶组织肝脏肉瘤
围产儿脑损伤头颅CT改变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
2003年
目的 了解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和颅内出血新生儿头颅CT改变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脑损伤新生儿进行头颅CT扫描 ,了解头颅CT改变与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HIE患儿头颅CT改变主要表现为大脑不同程度低密度改变 ,其程度与临床症状和患儿预后密切相关 ;新生儿颅内出血部位依次为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周围 脑室内出血、硬脑膜下出血、混合型出血 ,小脑出血等。结论 头颅CT检查对围产儿脑损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曹云涛陈娟谭君梅骆科进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CT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