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燕
作品数: 65被引量:666H指数:14
  • 所属机构:国土资源
  • 所在地区:河北省 廊坊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晓煜
作品数:163被引量:2,029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研究主题:酿酒葡萄 霜冻 贺兰山东麓 区划 GIS
张磊
作品数:127被引量:84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
研究主题:酿酒葡萄 霜冻 气象条件 GIS 春小麦
亢艳莉
作品数:26被引量:434H指数:10
供职机构: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春小麦 宁夏灌区 酿酒葡萄 气象条件 气象因子
王连喜
作品数:155被引量:1,805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马铃薯 气候变化 春小麦 沙尘暴 冬小麦
马国飞
作品数:85被引量:733H指数:14
供职机构: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 春小麦 霜冻 酿酒葡萄 苹果
气象条件对酿酒葡萄若干品质因子的影响被引量:77
2007年
根据2004-2005年北方6省酿酒葡萄主要产区葡萄取样和宁夏芦花台园艺场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影响酿酒葡萄主要品质因子总糖、总酸、pH值和单宁积累的气象因子和影响时段,并建立了关系模式,提出了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定量气象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酿酒葡萄品质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因子是降水量、积温和气温日较差等。影响酿酒葡萄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7-8月(幼果膨大-果实着色期),其次是果实着色期-成熟期。7—8月降水量和水热系数对酿酒葡萄总糖含量的影响最大,7-8〉130mm,K7-8〉1.62时,总糖含量不能达到170g/L(酿优质酒所需最低糖度)。酿酒葡萄总酸含量与果实采收前一个月水热系数呈幂指数关系,随水热系数增加,含酸量缓慢增加。因此,要使酿酒葡萄果实中酸含量达到5~6g/L,则果实采收前一个月的水热系数应在0.12~0.63。酿酒葡萄中单宁含量与开花-成熟期积温、8月平均气温、9月l日到果实采收期日较差和采收前一个月平均最低气温呈指数关系,与8月日照时数呈二次曲线关系。酿酒葡萄果实的pH值随开花-成熟期平均最高气温和果实膨大期蒸发量的增加而增加。
张晓煜刘玉兰张磊袁海燕亢艳莉孙占波
关键词:酿酒葡萄气象条件总糖总酸赤霞珠
宁夏南部山区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在不同季节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几种不同类型下垫面进行的小气候观测与考察,分析了该区不同下垫面的主要小气候特征(温湿度)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宁南山区不同下垫面气候特征均具有与大气候相似的变化趋势;封山禁牧后,下垫面随之变化,会产生干旱生态景观下的“绿岛效应”、“湿岛效应”和“热岛效应”,说明封山禁牧措施对脆弱生态的恢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退耕还林还草、进行植被恢复生态建设,对于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连喜闵庆文李凤霞张晓煜闫蓉张学艺袁海燕
关键词:下垫面气候特征分析封山禁牧小气候观测小气候特征脆弱生态
我国北方高酸苹果综合品质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推动高酸苹果基地合理规划,提高产业竞争力,对我国北方高酸苹果综合品质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基于2011—2014年我国8省区多点采样检验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综合高酸苹果榨汁和鲜食两种用途,将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出汁率等主要品质因子根据生理品质、物理品质和外观品质分为3类,构建了高酸苹果品质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对各地高酸苹果综合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宁夏、辽宁两省区采样点上高酸苹果综合评价等级较高,品质相对较好,陕西、河南两省采样区域高酸苹果品质不稳定,甘肃、山西和山东等省采样点上多数年份高酸苹果综合评价等级偏低,品质一般。2011—2012年各地高酸苹果品质多为良好,2013—2014年各地苹果品质则不稳定。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反映高酸苹果品质地域和年际间的波动,评价结果可为高酸苹果产区结构调整和苹果果汁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李红英张磊张晓煜曹宁袁海燕
关键词:高酸苹果澳洲青苹层次分析聚类分析
宁夏引黄灌区小麦节水灌溉试验被引量:4
2009年
根据宁夏引黄灌区用水率低和用水管理水平低的情况,以引黄灌区主要农作物之一的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试验,进行了节水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内的4种灌水处理中,大水漫灌和灌水4 200m3/hm2水平下,小麦株高、叶面积、干鲜重等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积累效果明显好于灌水3 000m3/hm2、3 600m3/hm2的处理,地上生物量积累效果较好;灌水4 200m3/hm2处理水平下小麦生物量积累效果优于大水漫灌。从节水效益来看,灌水4 200m3/hm2处理下节水效果最好。
马国飞张磊袁海燕李福生杜宏娟
关键词:引黄灌区小麦节水灌溉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Ⅴ.宁夏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被引量:26
2011年
基于1961—2009年宁夏21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宁夏各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宁夏各地气温逐渐升高,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年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为0.4℃·(10a)-1;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年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为4.26mm·(10a)-1;无霜期和作物生长季天数随着气候变暖逐渐延长;≥10℃积温在3200℃·d以上的区域向南扩展,宁夏适宜种植中晚熟水稻的区域有所扩大;2001—2009年,宁夏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冬小麦,全区各地几乎都适宜种植春小麦;宁夏南部山区各地7月平均气温≤20℃的区域面积逐渐缩小,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地域也随之缩小.
袁海燕张晓煜徐华军杨晓光
关键词:农业气候资源气候倾向率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研究综述被引量:6
2006年
综述了近期气候变化研究的内容、重点以及所取得的成就等。大量的气候变化实例表明在过去50年间,中国的年降水量已经呈现出一种略有减少的趋势。近1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气温升高了0,4℃~0.5℃。最有力的证据是冬季变暖。一些专家预测,中国西部将会变暖、变湿。中国的海平面已呈现出某种上升趋势。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6mm。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人类影响全球气候是清晰可辨别的。同时,气候变化给人类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是深刻和全面的。中国作为世界CO2的第二大排放国,从1990年起就已着手综合治理,包括强化节能项目、使用高质量的煤、煤炭燃料的替换,以及全国性的经济改革。目前,这种综合治理已初见成效。
王连喜袁海燕纳丽
关键词:气候变化
宁南半干旱地区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能量通量的季节变化被引量:2
2005年
根据2002~2003年宁南山区不同下垫面小气候考察资料,用能量平衡法计算了不同下垫面不同季节的感热、潜热通量.分析结果表明:(1)宁南半干旱地区夏季农田和草地的净辐射峰值可达到700 W/m2以上,土壤热通量的值比净辐射小1个量级.同类下垫面净辐射通量日积分值夏季>春季>秋季>冬季.(2)宁南半干旱山区感热输送强度以典型草地的最大,其次是禁牧草地,稀树草地的最小.春季各类下垫面地表热量平衡以感热输送为主.在春、夏、秋季的晴天,感热通量日积分值为正,冬季为负.(3)农田在夏、秋季、冬季水汽输送大于各类草地的,其次是稀树草地的,典型草地向上的水汽输送量是最小的.夏季白天农田β在0.2~0.7,稀树草地p为0.2~1.0,能量输送以潜热为主.禁牧草地β为0.2~9.2,典型草地为1.5~13.1,能量输送以感热为主.(4)宁南半干旱地区宜退耕,发展典型草原,在水分充足的山地背阴坡少量发展稀树草地.
张晓煜王连喜袁海燕
关键词:感热土壤热通量退耕还草草地
宁夏灌区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关系初探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对产量与各生育阶段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宁夏灌区气候条件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日较差、≥10℃平均积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总日照等气象因子对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及产量有较大影响。其中,平均相对湿度及平均降水量对玉米生殖生长期的影响较为明显;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总日照等气象要素对玉米全生育期的生长影响非常重要。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日照越充分,玉米产量越高;降水量和相对湿度越大,玉米产量越低。
袁海燕张晓煜亢艳莉侯斌祥
关键词:宁夏灌区玉米气象条件
宁夏主要作物霜冻灾损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利用 1991~ 1996年宁夏霜冻灾害资料和同期NOAA(AVHRR)资料和霜冻遥感监测结果 ,构建了宁夏主要作物霜冻灾损评估模式 ,检验结果表明 :所采用模式方法比较客观、实用 ,应用效果好。
张晓煜刘静袁海燕
关键词:作物霜冻灾害遥感
近50年宁夏霜冻日数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被引量:19
2015年
利用1961—2010年宁夏全区20个气象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霜冻气候指标统计了霜冻日数。采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方法,研究了近50年来宁夏全区及不同区域霜冻日数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宁夏平均每站每年的霜冻日数为10.4日次,其中春霜冻日数占58%,秋霜冻日数占42%;从区域上看,引黄灌区的霜冻日数最少,中部干旱带次之,南部山区最多;宁夏全区近50年来的年霜冻日数、春霜冻日数和秋霜冻日数均呈现明显减少趋势,3个区域的霜冻日数变化趋势与全区保持一致;年代际变化上,20世纪80年代前宁夏全区的霜冻日数多于近50年平均,而之后的两个时代均少于50年平均,3个区域的霜冻日数年代际变化与全区类似,春霜冻日数及秋霜冻日数的年代际变化与全年霜冻日数的变化规律相似;宁夏的霜冻日数突变发生在1986年,春霜冻日数突变发生在1991年,而秋霜冻突变出现在1974年。受气候变暖影响,宁夏的霜冻日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本区合理制定霜冻灾害防御措施提供依据。
张磊杨洋张晓煜袁海燕金飞杜宏娟
关键词:气候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