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凤
作品数: 23被引量:149H指数:5
  • 所属机构:上海体育学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相关作者

李建国
作品数:80被引量:90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 城市 社区体育 体育公共服务 社会体育
段丽梅
作品数:69被引量:365H指数:12
供职机构:运城学院体育系
研究主题:武术 传承 学校武术 身体 武术传承
严爱平
作品数:15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体操运动员 优秀体操运动员 竞技健美操 教学情况 教学
孙馨
作品数:9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花样跳绳 团队精神 中学生 培养中学生 教学
张程
作品数:1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空竹运动 空竹 体育参与 社区中老年 宅男
体育院系社会体育专业健身秧歌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以在社会体育专业开展健身秧歌课程的教学研究为例,结合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特点和专业需要,通过健身秧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健身秧歌教学内容和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
杨小凤卫志强李建国
关键词:健身秧歌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方法
空竹运动对社区中老年“宅男”体育参与促进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空竹运动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空竹运动不仅具有体育运动所具有的一般价值,而且还具有自身的独特魅力。空竹运动是集健身,娱乐,观赏与表演,交际与宣传价值于一身的一项体育项目。该研究从空竹对这些中老年"宅男"体育参与兴趣、项目优势和情感体验三方面进行阐释,促使更多的中老年男性朋友了解,喜欢,并参与空竹运动,也为社区体育开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张程杨小凤
关键词:空竹体育参与
体育院系体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趋势被引量:20
2003年
在广泛阅读近10年体操教学与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80年代末与90年代以来国内有代表性的体操教学方面的文献的分析研究表明:以竞技体操为中心的体操教学已不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应贯穿终生的余暇时间,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打好基础。在安排基本体操、竞技体操教学内容的同时,应加入健美操、艺术体操、实用性体操、体育游戏和体育舞蹈等教学内容。
杨小凤葛新光谢向干
关键词:体育院系体操教学教学内容竞技体操终身体育教学改革
青少年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培养被引量:2
2019年
结合花样跳绳的技能学习特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厘清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内涵以及重要性,通过访谈概括目前花样跳绳表现力的培养思维惯性,最终明晰花样跳绳表现力的构成要素,制定灵活多变的培养机制,旨为提高青少年花样跳绳表现力水平以及比赛成绩提供参考,通过此类研究为花样跳绳表现力的训练提供有益参照。
王杨尹杰文杨小凤
关键词:花样跳绳表现力心理因素
FMS测试为体育院校花样跳绳专项学生提供选项依据的实证研究
<正>1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上海体育学院休闲与艺术学院的花样跳绳专项课学生进行FMS测试,目的是利用较为成熟的FMS测试为花样跳绳专项学生在选择专项技能课提供一种科学化的选择依据;另一方面,同过FMS测试为花样跳绳专项课...
赵栋辉杨小凤段丽梅
变迁、塑造、发展——非遗空竹文化的现代化传承途径探索
2018年
空竹是一项以健身娱乐、休闲观赏为特点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已被列为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文主要从现代化相关理论出发,以空竹现代化的变迁历程为主线,结合非遗空竹运动的科研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得出空竹在现代化发展中的矛盾关系及解决办法,顺应国家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加强我国民间传统体育的文化生命力,拓宽非遗空竹文化的传承途径。
韩雨杨小凤
关键词:传承
FMS测试为体育院校花样跳绳专项学生提供选项依据的实证研究
<正>1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上海体育学院休闲与艺术学院的花样跳绳专项课学生进行FMS测试,目的是利用较为成熟的FMS测试为花样跳绳专项学生在选择专项技能课提供一种科学化的选择依据;另一方面,同过FMS测试为花样跳绳专项课...
赵栋辉杨小凤段丽梅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
文献传递
花样跳绳对培养中学生团队精神的研究
合作与竞争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团队精神'成为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个人与集体价值认同的综合素质基础.近年来,国家教育部越来越重视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在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培养中学生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时代的命题,突出...
杨小凤孙馨
传承与俱进: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现代化路径分析——以非遗项目花棍舞(打莲湘)为个案被引量:22
2016年
在促进文化认同的体育民俗化与民俗体育化发展背景下,采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民俗体育现代化路径向度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元素的符号化还原与场所关系呈现是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内容认知路径;官、学、民、育一体化的互动治理与身体、空间、时间、关系交合下的身体表演是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技术再生产路径;外源性的媒体传播、内源性的产品开发是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形式传播路径。内容路径、技术路径及形式路径分别对应了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中中国元素能站得住、留得下、传得开之保护与传承困惑,从切身感、生活感与地方感三个维度达成文化认同,服务文化现代化建设。
段丽梅杨小凤张伟张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文化认同
城市民间体育文化传统与文化空间互动共生路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现代城市生活所产生的社会病态现象和社会转型触发人们对城市民间体育文化需求问题,借助系统论和文化生态学理论,来研究城市民间体育文化传统价值在公共文化空间的作用及发挥路径。提出城市民间体育"天人合一"和"以民为本"的传统文化价值是构建公共文化空间的基础,为更好地推动城市民间体育文化发展,城市民间体育文化应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制,社会组织力量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构建互动共生的工作环境中,推动城市民间体育社会组织与企业、政府部门、社会其他组织等多方合作共建,促使城市民间体育文化由"自发散乱"向"有序"发展。
杨小凤李建国
关键词:文化传统文化空间互动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