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林
作品数: 108被引量:518H指数:13
  • 所属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罗正荣
作品数:206被引量:1,800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甜柿 柿属植物 亲缘关系 柿属 脱涩
郭大勇
作品数:102被引量:391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甜柿 脱涩 柑橘 原花青素 附和
徐莉清
作品数:38被引量:91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甜柿 脱涩 原花青素 跨膜转运 可溶性单宁
杜晓云
作品数:15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柿属植物 亲缘关系 逆转座子 IRAP 柿属
谢枫
作品数:9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可溶性物质 CU2+ PB2+ 摇床 改性方法
完全雄性柿种质‘雄株8号’作为中国甜柿育种亲本的可能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雄株8号’是中国中部大别山区分布的完全雄性柿种质,可能源自中国原产完全甜柿(中国甜柿)的杂交后代或是其自然变异,其作为完全甜柿专用授粉品种的可能性已有研究报道,但其作为完全甜柿育种亲本的应用潜力尚不明确。以‘华柿1号’(不完全涩柿)ב雄株8号’的杂交后代单株为试材,以常见中国甜柿、日本甜柿和非完全甜柿为对照,对其果实进行可溶性和不溶性单宁含量、单宁细胞大小等指标测定,确认杂交后代单株H8-2为具中国甜柿自然脱涩特点的完全甜柿类型。现有完全甜柿自然脱涩性状遗传特点的研究结果认为,只有日本甜柿相互杂交,或者是亲本之一为中国甜柿时,F_1才可能出现完全甜柿单株。该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中国原产完全雄性柿种质‘雄株8号’带有控制自然脱涩性状的显性基因,因此其在完全甜柿遗传改良中具有作为育种亲本的应用潜力。
张娜莫荣利张青林罗正荣
关键词:可溶性单宁单宁细胞
罗田甜柿Ty1-copia类逆转座子RNaseH-LTR序列的分离和特性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逆转座子序列信息的获得,对了解其在基因组中的行为及系统学研究有重要价值。本试验从罗田甜柿(Diospyros kaki Thunb.‘Luotian-tianshi’)基因组中分离出31个RNaseH-LTR(long terminal repeat,长末端重复)序列,并利用逆转座子间扩增多态性(inter-retrotranspos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IRAP)技术对部分序列相应的逆转座子家族在柿属植物中的转座活性及分布情况进行初步探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至少有10个Ty1-copia类逆转座子家族得到扩增;其家族间普遍表现高度异质,碱基替换、插入或缺失突变,以及翻译成氨基酸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终止密码子突变、氨基酸取代和移框突变等,是产生高异质性的原因;此外,其家族内部某些序列间的相似性极高,可能是寄主基因组与逆转座子间互惠关系的体现。应用部分逆转座子引物的IRAP分析结果表明,相应的逆转座子家族在柿属植物中普遍存在,其分布广泛,拷贝数高,转座活性强,具有进一步开发为多种逆转座子分子标记的潜力。
杜晓云张青林罗正荣
柿原花青素前体跨膜转运基因DkMATE5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柿原花青素前体跨膜转运基因DkMATE5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转录组数据库首次筛选获得DkMATE4和DkMATE5基因,并发现DkMATE5蛋白具有原花青素转运功能。通过大肠杆菌...
徐莉清刘颖罗正荣张青林陈文兴郭大勇
文献传递
君迁子休眠芽及叶片离体培养体系优化及植株再生被引量:12
2016年
以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inn.)休眠芽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基础培养基种类和外植体基因型对休眠芽初代培养的影响,比较叶片放置方式、TDZ浓度、ZT与TDZ不同浓度组合及暗培养时间对叶片愈伤组织形成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然后对再生芽进行生根。结果表明:君迁子休眠芽初代培养中,DKW培养基最适合其生长发育,休眠芽生长势最佳;初代培养中,不同基因型的外植体在DKW培养基中生长势基本相同,说明外植体基因型对其初代培养没有影响,但对继代培养影响较大。叶片下表面朝上放置在MS+ZT 0.1 mg/L+TDZ2.0mg/L中暗培养20d,愈伤组织形成率达100%,在(1/2N)MS+2.200 mg/L TDZ上愈伤组织形成率为81.4%;叶片下表面朝上放置在MS+ZT 1.0mg/L+TDZ 2.0mg/L中暗培养0d,不定芽再生率和外植体平均不定芽数最高,分别为34.4%和2.1±0.3。组培苗在1/2MS(1/2N)+IBA 1.0mg/L中培养5d后,转入1/2MS(1/2N)+1g/L活性炭培养20d,生根率为58.14%,平均根数为4条。
李晶罗玉洁张青林罗正荣刘继红
关键词:君迁子叶片愈伤组织不定芽植株再生
柿果脱涩机理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9
2016年
从柿品种分类新体系出发,结合柿果发育特点,尤其是单宁细胞发育和原花青素代谢研究近况,重点从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柿果脱涩机理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系统评述;比较完全甜柿和非完全甜柿,以及中国甜柿和日本甜柿脱涩方式、特点及其分子机理的差异,旨在阐明完全甜柿的商品优越性以及中国甜柿在柿遗传改良中的特殊作用。
徐君驰张青林徐莉清郭大勇罗正荣
关键词:脱涩
从生物学特点和产业趋势看柿产业技术的革新被引量:7
2021年
目前柿的主产区有从传统的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以及向中西部扩展的趋势。随着果品市场国际化和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柿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柿的生物学特点和产业趋势的角度,针对甜柿遗传改良,砧木筛选和繁殖,标准化建园和轻简化田间管理,以及柿单宁功能扩展和多元化产品开发等问题,对我国柿产业技术的改进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供相关研究者和生产者参考或借鉴。
罗正荣张青林郭大勇徐莉清
关键词:生物学特点生产技术
DlSx-AF4S标记在柿及其杂交后代性别鉴定中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柿(Diospyros kaki Thunb.)优良品种一般仅开雌花且单性结实能力强,早期剔除雄性后代是提高育种效率的重要措施。在柿的近缘种君迁子(D.lotus L.)中已经筛选出一个与雄性性状紧密连锁的DlSx-AF4S标记,但其在包括栽培柿及其杂交后代性别鉴定中的有效性尚不完全明确。利用该标记对268份相关试材进行性别鉴定,并与其花性观察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1)116份柿(D.kaki)种质中除‘罗田甜柿’、‘兴义水柿’、‘甘百目’、‘商城冬柿’外,其余112份试材的DlSx-AF4S标记鉴定结果与其田间性别表现一致,鉴别率96.6%;(2)11个柿(D.kaki)杂交组合共118份F1代中有51份进入成花状态,DlSx-AF4S标记检测与已知花性的46份试材一致,鉴别率90.2%;(3)DlSx-AF4S标记在‘华柿1号’ב罗田甜柿’F_1代中呈现近1︰1分离;(4)DlSx-AF4S标记在柿和君迁子之外的其他供试柿属植物中也表现出良好的通用性。以上结果表明,DlSx-AF4S标记可用于柿及其杂交后代雄性性别的早期鉴定。
张平贤何欢罗正荣杨勇王仁梓张青林
关键词:SCAR雄性性别决定
基于IRAP技术的磨盘柿变异单株鉴定被引量:8
2011年
以已知亲子关系的柿品种、柿近缘种和磨盘柿标准品种为对照,对采自北京市房山区磨盘柿产区的部分变异单株进行了IRAP分析。结果表明,19条逆转座子引物中的4个(rtdk13-f5,rtdk16-r10,rtdk4-p3和rtdk2-p6)可将供试11份变异单株完全区分;供试变异单株间的相似系数在0.90~0.98(平均0.94),与磨盘柿标准品种的相似系数为0.91,大于种间和品种间相似系数,与芽变类型及其母株间的相似系数接近;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变异单株与磨盘柿标准品种紧密相聚,分支模式与种间及品种间明显有别。因此,供试11份变异单株已发生部分遗传物质改变,且可能为磨盘柿芽变。IRAP可区分遗传背景高度相似的种质间的微小变异,可望在果树芽变鉴定中应用。
杜晓云张青林李宝冷平张明德黄建民罗正荣
关键词:亲缘关系芽变UPGMA
幼胚发育阶段对次郎柿胚抢救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迄今对柿幼胚培养的最佳时期尚不完全明确。以完全甜柿品种次郎(Diospyros kaki Thunb.cv.Jirou)为试材,探讨了幼胚发育阶段对胚抢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授粉后40d幼胚处于球形胚期,50d处于心形或鱼雷形期,60d之后处于子叶形胚期;(2)接种授粉后40d幼胚的萌发率(29.3%)显著低于其它时期,其后不同取胚时期的萌发率均为100%,差异不显著;(3)接种授粉后60d幼胚的成苗率(92%)显著高于其它时期,再生植株苗高和生根数与其它时期无明显差异。因此,心形期至子叶期阶段是完全甜柿品种次郎幼胚的最佳培养时期,萌发率和成苗率分别为100%和86%~92%。该时期较前人报道的柿幼胚培养时期提早10 ̄20d。
徐莉清张青林罗正荣
关键词:次郎甜柿胚抢救
利用IRAP技术揭示部分柿属种间遗传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为了明晰柿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和探究逆转座子与该属植物倍性进化的相关性,【方法】以16种24份柿属植物为试材,利用IRAP(Inter-Retrotranspos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技术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采自我国南热带的供试基因型独自成组,与其采集地域相吻合,反映了它们较古老的分类学地位;采自我国北亚热带和温带的基因型独立于南亚热带基因型组,含丰富的染色体倍性,且相互间混聚在一起,无明显地域趋同性,反映了该区域基因型间广泛的基因交流和适应性进化;从UPGMA聚类图反映的不同区域柿属基因型间的相对位置来看,逆转座子活性与其倍性进化及生态适应性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采自我国南亚热带的柿属植物可能更加古老;逆转座子在柿属种间倍性进化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杜晓云宿福园张青林王彦波曾明罗正荣
关键词:柿属植物IRAP逆转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