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书月
作品数: 164被引量:534H指数:12
  • 所属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王实
作品数:86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间歇低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血清瘦素 饥饿
李男
作品数:19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MIR-155 PM2.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大鼠肺组织
姜彦多
作品数:105被引量:41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
研究主题: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 肺癌 P53蛋白
赵龙
作品数:14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PM2.5 汉族人群 遗传易感性 COPD易感性
李云霞
作品数:18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MIR-155 肺部疾病 IL-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PM2.5
生物标志物在评价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肺栓塞是指来源于机体的各种栓子将肺动脉或其分支阻塞,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的疾病,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心血管病死因。由于急性肺栓塞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且需要通过特定的检查方法,因此该病漏诊率高。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困难性。因此,快速地做出诊断并给予合适的治疗方案决定了急性肺栓塞的预后。国内外研究显示,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其使用价值更是不可估量的。本文对生物标志物在急性肺栓塞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及预后评估进行简要综述。
张妍夏书月
关键词:肺栓塞预后生物标志物
第3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对轻度肺损伤及早期治疗的意义
李男夏书月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第六秒用力呼气容积比值及第六秒用力呼气容积在阻塞及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中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第6秒用力呼气容积(FEV6)替代用力肺活量(rvc)用于阻塞性及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对470例行肺功能检查的门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6)/FVC〈70%及FEV,/FVC正常而FVC占预计值百分比〈80%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最大为标准,分别确定FEV1/FEV6及FEV6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最佳诊断界值及灵敏度与特异度。采用交叉列联表方法计算准确率,采用Kappa检验判定一致性。结果以FEV。/FVC〈70%为金标准,FEV1/FEV6诊断阻塞性及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最佳诊断界值为71%,灵敏度为97.5%(154/158),特异度为98.7%(308/312),准确率为98.3%(462/470),Kappa=0.962(P=0.000);以FEV1/FVC正常而FVC占预计值百分比〈80%为金标准,FEV。占预计值百分比诊断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最佳诊断界值为82%,灵敏度为96.1%(73,76),特异度为95.7%(222/232),准确率为95.8%(295/308),Kappa=0.890(P=0.000)。结论FEV6可以有效替代FVC用于阻塞性及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的诊断,FEV1/FEV6诊断阻塞性及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最佳诊断界值为71%,FEV6占预计值百分比诊断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最佳诊断界值为82%。
仲昭双王冉夏书月
关键词:呼吸功能试验肺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
肺鳞癌发生过程中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被引量:8
1995年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含有肺鳞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标本上观察了P53蛋白和PCNA在肺鳞癌发生过程中出现表达的时间和频率。结果在癌旁正常和鳞状化生的支气管上皮未见p53蛋白表达,在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逐渐升高,阳性细胞也逐渐增多。在p53阳性的不典型增生的支气管上皮,其相应的鳞癌p53蛋白也呈阳性。PCNA的表达也呈现上述特点,但出现表达的时间早于p53蛋白。结果表明p53蛋白和PCNA可作为判断肿瘤发生可能性的有用的标志物,在肺鳞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夏书月姜彦多何安光王实朱继江
关键词: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癌前病变肺肿瘤鳞癌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的脑血流频谱变化被引量:1
2000年
王实夏书月吴艺红马火星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CT肺动脉栓塞指数与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CT肺动脉栓塞指数(pulm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index,PAOI)与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右心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行CT肺动脉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的患者98例,其中APE患者68例[分为轻度组(22例)、中度组(28例)、重度组(18例)],将无APE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PAOI与左右心室最大短轴内径比(right ventricular/left ventricular maximum short axis diameter ratio,RVd/LVd)、左右心室最大截面积比(right ventricular/left ventricular maximum cross-sectional area ratio,RVA/LVA)、右心室短轴最大直径(maximum diameter of short axis of right ventricle,RVMSA)、左心室短轴最大直径(maximum diameter of short axis of left ventricle,LVMSA)、主肺动脉直径(main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MPAd)、上腔静脉直径(superior vena cava diameter,SVCd)、奇静脉直径(odd vein diameter,AZd)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对APE患者预后进行评价。结果各组PAOI指数、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重度组APE患者死亡率逐渐增高(P<0.05),中、重度组APE患者RVd/LVd、RVA/LVA、RVMSA、MPAd、AZd参数水平显著增高(P<0.05),LVMSA显著下降(P<0.05),SVCd参数水平无变化(P>0.05)。与中度组相比,重度组RVd/LVd、RVMSA参数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RVA/LVA、LVMSA、MPAd、SVCd、AZd差异无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AOI与RVd/LVd、RVA/LVA、RVMSA、MPAd、SVCd、AZd呈正相关,与LVMSA呈负相关,与SVCd不相关。ROC曲线显示,PAOI与右心功能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均在0.5以上,约登指数为10.29,敏感度为0.8219,特异度为0.7634。结论PAOI与APE患者右心功能各参数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赵龙谢红英张玲玲夏书月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右心功能预后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和尿中内皮素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内皮素 ( ET)在急性肺栓塞中的代谢情况及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 1 2例急性肺栓塞 ( APE)和 9例急性肺损伤 ( ALI)患者以及 9例对照组动静脉血和 2 4小时尿中 ET水平。结果  ( 1 ) APE和 ALI患者动脉血中ET( ETa)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 P <0 .0 1 ,P <0 .0 1 ) ,该两组患者之间ETa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 2 ) APE患者动静脉血 ET的比值 ( ETa/ETv)与对照组比明显增高 ( P <0 .0 1 ) ,二者之间 ETa/ETv比无显著性差异 ;( 3) APE与AL I患者 2 4小时尿 ET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而两组患者 2 4小时尿 ET水平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P <0 .0 1 )。结论  ( 1 ) APE患者 ET代谢异常主要与肺清除下降或产生增加有关 ;( 2 )血浆
高鸿美夏书月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内皮病理
噬血细胞综合征6例分析
1996年
噬血细胞综合征6例分析曲维新,李淑芳,艾丽梅,刘秀杰,夏书月121001锦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噬血细胞综合征(HS)是一组从骨髓细胞学角度提出的综合征。此综合征的临床过程和细胞形态学特点类似恶性组织细胞症(MH),而两者的治疗和预后大多截然不同。近两...
曲维新李淑芳艾丽梅刘秀杰夏书月
关键词:骨髓病噬血细胞综合征病例分析
无创通气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支气管扩张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支气管扩张症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0例,A组30例,无机械通气指征,给予常规治疗及氧疗。B组60例,具有机械通气指征,分为两个亚组,B1组(无创通气治疗组)30例;B2组(对照组)30例;观察A、B两组病人对无创通气治疗的接受率,依从性,耐受性;观察B1、B2组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PaCO_2/PaO_2变化,气管插管率、病死率、气胸发生率、排痰障碍发生率、误吸发生率。结果 A组病例均不接受无创通气;B组接受无创通气30例,接受率50%。B1组与B2组比较,治疗后24 h PaO_2提升更高;PaCO_2下降、PaCO_2/PaO_2更低(P<0.05);治疗后第4天上述差异仍旧存在(P<0.05);而出院前上述指标不再具有差异(P>0.05)。B1组比B2组气管插管率低(3.3%;26.7%),病死率低(0%;20%),差异显著(P<0.05);B1、B2两组间气胸发生率(0%;0%)、排痰障碍发生率(6.7%;20%)、误吸发生率(6.7%;13.3%)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症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并具有机械通气指征患者,及早无创通气治疗对预后更有益,能够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并且不增加误吸、气胸及排痰障碍的风险。
高鸿美黄建宁鲍春英刘泽宇夏书月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呼吸衰竭无创通气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血栓形成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和血栓形成的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争论的话题。新近的实验数据揭示了中性粒细胞在血栓性事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中性粒细胞源性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参与这一过程中。此外,在败血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恶性肿瘤的疾病模型中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中性粒细胞源性的血栓形成过程担当重要角色。
夏书月郭丹许小杨刘放王实
关键词:血栓形成中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