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节祥
-

-

- 所属机构:上海财经大学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探视权的尴尬与反思被引量:9
- 2003年
-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9月,刘某和杨某协议离婚,双方对夫妻财产、子女抚养权、探视权达成了协议。协议约定,其子刘风归刘某抚养并单独负担刘风的抚养费,杨某不承担刘风的抚养费,但无权探视刘风。几个月以后,刘风因十分思念母亲杨某,遂要求与母亲见面,其父刘某以协议为由拒绝他与其母杨某会面。此案的问题是,子女是否享有探视权?探视权是一种权利抑或也是一种义务?
- 陆云虎吴节祥
- 关键词:夫妻财产抚养权探望权亲权婚姻家庭关系
- 关于警察出庭作证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1
- 2002年
- 警察出庭作证是深化庭审方式改革的新的突破点,它有利于增加法庭质证力度,抑制警察违法行为,在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同时,不应当回避警察出庭作证,我国应该尽快建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 吴节祥
- 关键词:警察出庭作证制度证人出庭作证庭审方式改革质证回避
- 对探视权的反思被引量:14
- 2002年
- 吴节祥陆云虎
- 关键词:探视权父母子女婚姻法
- 关于警察出庭作证的几点思考
- 2001年
- 随着对抗制的导入,我国审判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相对英美法系国家成熟的证据立法和严密的证据规则,证据立法的幼稚和证据规则的粗糙、简单已是我国乃至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个通病。在实践操作上更令人尴尬的是.证人、鉴定人不出庭作证使得“对抗制”无法实现真正的法庭对抗,这种“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现象不禁令人想起朱苏力极力提倡的“法治本土资源论”。
- 吴节祥
- 关键词:警察出庭作证对抗制审判方式刑事诉讼
- 诉讼判决与当事人情绪、动机反映——对一个判决的归因分析
- 2002年
- 经过一系列耗时长久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序之后,法官最终作出了载有双方权利义务的一纸判决书。当事人将会对其作一个基本的评价——成功或失败。如果判决对当事人有利或者与其预期相符合时,他将会产生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如愉快、兴奋、满意之类的情绪。如果判决对当事人不利或与其预期相去甚远时,他…………
- 吴节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