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宇
所属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所在地区: 北京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汪洁 作品数:137 被引量:960 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失语症 直流电刺激 脑卒中 语言治疗 吞咽障碍 袁英 作品数:63 被引量:493 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直流电刺激 失语症 脑电描记术 非线性动力学 脑卒中 宋为群 作品数:244 被引量:1,609 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卒中 康复 直流电刺激 卒中后 脑卒中 尹岭 作品数:377 被引量:2,052 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肝气郁结证 针刺 针刺足三里穴 非线性动力学 贾宝森 作品数:43 被引量:277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脑电描记术 内隐记忆 麻醉 脑氧饱和度 脑电非线性
应用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探查深层失读的朗读加工损害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应用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探查失语症深层失读的朗读加工损害及其特点,为深层失读的语言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低频词朗读、高低表象词朗读、实词(与图命名测验内容相同的高表象词)朗读、虚词朗读、形声字家族读音一致性判断等测验,对1例脑卒中后深层失读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患者除了在朗读时出现大量高表象语义性错语外,词频相当的低表象词朗读较高表象词朗读更困难(P<0.05),显示表象性效应;虚词朗读较实词朗读更差(P<0.001),显示词类效应。形声字家族读音一致性判断与图命名比较,形声字家族读音一致性判断更困难(P<0.05)。高频词与低频词朗读、图命名中的高频词与低频词命名比较未见显著差异。结论:该患者脑卒中后深层失读的原因是朗读时字形输入词典→语音输出词典的联结严重减退。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可以探查汉语深层失读的主要特点和语言损害的加工路径,为深层失读的诊断和语言治疗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汪洁 李薇 刘昱南 宋为群 吴东宇关键词:失语症 语言加工 汉字阅读中语音加工的神经机制 2021年 阅读能力是人类后天学习获得的。阅读既有语义加工,即理解文字;也有语音加工,即朗读。汉字是表意文字。表意文字是一种图形符号,只代表语素,不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汉字基本单位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字母文字记录的是音素,字母本身并没有意义。在语言认知加工模型中,从字形到语音提取存在着两条通路,词典通路和非词典通路[1—2]。真词以词条的形式存储在心理词典中,阅读时经字形辨别、字形输入词典到语音输出词典通达语音,或经语义中介通达语音输出词典,这是词典通路。 汪洁 宋为群 吴东宇 袁英关键词:表意文字 语音加工 神经机制 语音输出 语义加工 心理词典 应用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失语症恢复过程的皮层兴奋性变化 目的: (1)应用脑电非线性分析观察与语言任务相关的两半球皮层兴奋性变化; (2)动态观察语言治疗过程中语言改善与两侧大脑皮层电活动的联系,从而揭示失语症语言恢复过程皮层电活动规律.方法:利用脑电非线性分析方法(近似熵)... 吴东宇 王秀会 汪洁关键词:失语症 皮层兴奋性 脑电非线性分析用于静吸复合麻醉下吸入麻醉药物脑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研究围术期吸入麻醉药对脑区的作用。方法 4 5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异氟醚组、七氟醚组、地氟醚组。记录围术期近似熵与关联维数。常规监测MAP ,HR ,SpO2 。结果 与入室后相比 ,3组患者在麻醉后表现为额叶与颞叶区的脑电抑制程度较高。 3组患者入室后与麻醉后相比较 ,关联维数、近似熵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术中与复苏、觉醒相比较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在复苏与觉醒后 ,患者各个脑区的脑电变化表现为 :额叶、枕叶、颞叶的脑电活动度较高。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下 ,吸入麻醉药对各个脑区的抑制程度不同 ,以额叶、颞叶的抑制程度较高 ,额叶、枕叶、颞叶区在复苏、觉醒时兴奋程度较高。 贾宝森 张宏 吴东宇关键词:脑电非线性 脑区 近似熵 关联维数 吸入麻醉药 案例教学法在康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17年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的情景案例教学课,其基本的实施过程是教师首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综合考虑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选择一些具体的案例,组织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阅读、思考、查阅文献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讨论提出点评,从而教给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袁英 黄小波 汪洁 张大华 张甜甜 宋为群 吴东宇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失写症书写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失写症书写功能的影响,为tDCS治疗失写症提供依据。方法:对1例左顶叶梗死后(7个月)Gerstmann(综合征)失写症患者进行10次书写训练和10次书写训练加tDCS治疗。tDCS阳极刺激部位为左侧顶叶(国际脑电图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P3导联位置),阴极放置于对侧肩部;每日一次,每次20min。治疗前后应用汉语失语证心理语言评价对患者进行语言功能检查。结果:书写训练前语言评价显示患者的字形输出词典和字形输出缓冲模块受损。单纯书写训练前后,患者的听写、看图书写、自发书写的正确率无明显改变。书写训练加tDCS治疗后,患者的听写、看图书写、自发书写的正确率显著改善(P<0.05);书写错误,如部件替代、遗漏,笔画遗漏和无反应明显减少(P<0.05),延迟抄写接近正常。结论:tDCS阳极刺激左侧顶叶可以提高Gerstmann综合征失写患者的书写能力,即改善患者的字形输出词典和字形输出缓冲的功能。tDCS为失写症的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技术。 汪洁 陈滟 吴东宇 袁英关键词:失写症 GERSTMANN综合征 吞咽障碍的电刺激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009年 脑血管意外及脑外伤等脑损伤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很高。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50/10万,病死率为120/10万。吞咽障碍是脑损伤后常见并且可能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在某些患者是唯一或者突出的症状。大约有34%的脑卒中死亡患者是由于吸人性肺炎所致。研究发现吞咽障碍是造成吸人性肺炎的首要原因。目前在临床上,吞咽障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法治疗。近年来,国外的一些研究已将吞咽障碍的治疗扩展到电刺激。临床上常用的电刺激方法有三种:咽部电刺激、肌肉内电刺激和经皮电刺激。 汪洁 吴东宇关键词:电刺激治疗 吞咽障碍 脑损伤后 脑血管意外 经皮电刺激 左外侧裂后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失语症动作图命名的作用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前期研究结果提示左外侧裂后部周围区(PPR)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可以提高失语症患者物体图命名能力。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左侧PPR区阳极tDCS对失语症患者动作图命名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A-B期设计。对接受2周常规语言治疗+tDCS假刺激(A期)后,动作图命名无明显变化的8例脑卒中后(>3个月)失语症患者进行2周常规语言治疗+tDCS治疗(B期)。结果:A期治疗前后动作图命名非治疗项和治疗项均无明显改善,提示患者语言功能处于"平台期"。B期治疗后较治疗前动作图命名的非治疗项和治疗项均明显改善(P<0.05),提示动作图命名有泛化作用;动宾结构非治疗项未见明显变化,治疗项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左PPR区实施阳极tDCS,可以促进失语症患者动作图命名的能力,并对动词命名有泛化作用。 汪洁 吴东宇 宋为群 袁英关键词:失语症 脑卒中 经颅磁刺激与言语产生和感知 被引量:3 2008年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Barker等人于1985年创立并应用于人脑和人体其他部位的非侵人性刺激器。它将磁刺激器的线圈置于头骨上,磁场对神经组织引起物理反应,在大部分脑区可以导致语言任务反应期延长或错误增多。因此,TMS常被用于研究个体特定脑区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 汪洁 吴东宇关键词:经颅磁刺激 感知 神经组织 TMS 颅脑损伤后神经行为障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2021年 神经行为障碍是一类脑损伤后可能出现的器质性行为障碍。本文就脑损伤后神经行为障碍的分类、流行病学、神经损伤机制、康复评估和治疗等进行综述。 张旭 崔璇 吴东宇关键词:颅脑损伤